一個古民族的興亡史:巴什基爾人,被時代追捕的弱者

燃竹君 2024-05-12 12:06:49

在閱讀此文前,懇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每日爲您推送精彩內容,不要錯過哦~

在現今的俄羅斯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內,聚居著一大批有悠久曆史的巴什基爾人。

談及他們的存在年代,或許比羅斯人踏入俄羅斯的土地更早,紮根更深。

1.巴什基爾人

公元七世紀三十年代,巴什基爾人在烏拉爾山南端嶄露頭角。

巴什基爾人崛起的地方,正是多民族交彙的熱土。

其左側是彼爾姆人的聚居地,彼爾姆人下方則是巴赫穆延文化的聚集地;右側是曼西人雜居的區域;上方居住著漢特人;而下方則是通古斯突厥人的領地。

作爲多民族彙聚的焦點,這片土地自然成爲了兵家必爭之地,各方勢力在此角逐。

巴什基爾人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逮到了機會,脫穎而出,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國家。

從巴什基爾人的崛起,到最終被俄羅斯吞並,曆經了近千年的時光。

早期的巴什基爾人,一直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生活區域幾乎沒怎麽變化,可它周圍的世界卻在劇烈變動。

在巴什基爾人的南部,通古斯突厥人曾經輝煌一時。

馬爾紮人、佩切涅格人以及庫曼人先後在通古斯人活動的區域馳騁,他們時不時路過把巴什基爾人的土地。

巴什基爾人憑一直過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戰鬥力彪悍,竟然神奇地阻擋住了其他遊牧民族的進攻。

然而,對于巴什基爾人來說,真正的威脅並非來自南方,而是來自更爲遙遠的北方。

2.巴什基爾人慘遭蹂躏

提及巴什基爾人,便不得不回溯至基輔羅斯的曆史。

公元882年,一位諾曼人率領雇傭軍占領諾夫哥羅德,自立爲王,建立了王宮。

後來,諾夫哥羅德人向基輔發起進攻,成功擊敗了另一支諾曼人。

諾夫格羅德人看中了基輔得天獨厚的水陸條件,便以此爲據點建立了基輔羅斯。

此後,基輔羅斯迅速擴張,向西侵略,不久便侵入了巴什基爾人的領地。

基輔羅斯建立之初,其特點便是野蠻而粗暴。

無論是當地的斯拉夫人,還是從北方湧入的諾曼人,其生活方式都充斥著掠奪與征戰。

當基輔羅斯的軍隊入侵巴什基爾人的領土時,巴什基爾人幾乎無力反抗,只能向基輔羅斯低頭稱臣,但依舊維持了相對獨立的自治權利。

這並非巴什基爾人第一次屈服于外族統治,亦非最後一次。

十三世紀初,蒙古人從東方崛起,驅逐了與其相鄰的基馬克-欽察聯盟。隨後,蒙古人向西征伐,途經巴什基爾人的領地。巴什基爾人無力抵抗蒙古的鐵騎,南部領土大片喪失,僅剩北部地區。

蒙古人所到之處,各國無不臣服,包括曾經盛極一時的基輔羅斯帝國也不例外。

此時的基輔羅斯帝國,諸王分裂,自然無力抵抗蒙古的侵略,只能任其宰割。

蒙古的攻勢退去後,在中亞及東歐建立了強大的欽察帝國。

各國紛紛向蒙古帝國繳納貢品,以求其庇護,在這樣的背景下,巴什基爾人最終也被欽察汗國吞並。

3.巴什基爾人被滅國

13至14世紀,欽察汗國的納貢體系建立之後,對各藩屬國的戰爭少了,諾夫哥羅德共和國因此獲得了發展機會,經濟繁榮,其勢力逐漸南下,將蒙古人的影響力向南推移。

與此同時,隨著欽察汗國的衰落,其領土逐漸分裂,形成了多個汗國。

先是喀山汗國,隨後是諾蓋汗國,還有後來的西伯利亞汗國。

這些汗國將巴什基爾人的土地緊緊夾在中間,巴什基爾人因實力不濟,無法與這些強大的汗國抗衡,只能淪爲陪襯。

後來,基輔羅斯湧現出幾代傑出領袖,特別是在某位雷帝的統治下,基輔羅斯的實力大增,最終成功消滅了喀山汗國。

喀山汗國的滅亡,有巨大的連鎖反應,因爲諸如諾蓋汗國、巴什基爾人都失去了保護屏障,遭受俄國的重拳出擊,巴什基爾人的統治區域也因此大幅縮水。

然而,對于俄國來說,西伯利亞汗國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而巴什基爾人只是疥癬之疾。

俄國人很善于把握機會,他們選擇從巴什基爾人與北方楚特人的交界處發動進攻,直接插入西伯利亞的腹地。

這一策略,一石三鳥,不僅削弱了土特人的實力,還使巴什基爾人的領土進一步縮小,西伯利亞汗國更是陷入了嚴重的生存危機。

在滅亡西伯利亞汗國前夕,俄國人消滅了已經遭遇打擊的巴什基爾人以及楚特人,並永久占領了這片土地。

4.寫到最後

有人或許會質疑,在巴什基爾人被俄國人吞並的過程中,他們是否曾有過反抗?

實際上,巴什基爾人曾多次大規模反抗俄國的統治,但遺憾的是,反抗均以失敗告終,其中一次就是葉卡捷琳娜大帝時期的普加喬夫起義,巴什基爾人便深度參與其中。

在蒙古人統治巴什基爾人的時期,即金帳汗國時期,巴什基爾人已經深入接受了伊斯蘭教,這是經過數百年時間積澱的信仰。

然而,俄國統治巴什基爾人之後,卻強行要求他們改變信仰。

巴什基爾人自然無法接受這樣的要求,他們進行了反抗,但這樣的反抗在當時的俄國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彼時的俄國正處于極速擴張的時期,其勢力之強大,周邊任何國家都難以與之抗衡,更何況是原本就非常弱小的巴什基爾人呢?

6 阅读:144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