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發射:來回需要53天,爲什麽美國阿波羅11號只需要8天?

魯老知識分享 2024-05-09 17:35:18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五一小長假”期間,在老百姓們還熱熱鬧鬧出門旅遊,到處玩樂的時候,咱們的國家卻做了不少大事。

“上天、入地、下海、攬月、捉鼈”,有人用這幾個詞,來形容中國在半個月不到,所幹的五件事。

其中攬月指的便是在5月3號嫦娥六號成功發射這件事情,當時有不少人連夜趕往能夠觀看到發射場景的海邊,來了一場沉浸式的體驗。

除了這些人之外,通過電視以及網絡看發射直播的人也相當多,甚至有不少外國的網友。

而在發射成功後的約53天裏,嫦娥六號將會根據設定,進入到環月任務軌道,並完成這一次的探月工程任務。

不過就在大衆爲這個消息感到開心,爲祖國強大感到欣喜的時候,也有人跳出來質疑了:

“爲什麽嫦娥六號來回要53天,當初美國美國阿波羅11號只需要8天就能回來了?”

一、嫦娥六號奔月

實際上,這個問題問的有些沒有水准。

雖然都是對月球進行探索,但嫦娥六號跟阿波羅11號之間的任務有很大的區別,存在時間差距再正常不過。

2024年5月3日17時27分,這是在中國航天史上,值得被載入史冊的時刻。

隨著“十、九、八、七……三、二、一,點火”的聲音剛剛落下,一道火光迅速飛向了天空。

看到這一幕的很多人都心懷激動,甚至有人還流下了說不出來是不是因激動而産生的眼淚。

這道火光是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發出的,而這個火箭運載的便是此次的主角“嫦娥六號探測器”。

作爲一個無人探測器,嫦娥六號的體重可不輕,有8.2噸。

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有足夠快的速度,才能確保在進入到太空之後,它能順利地進入到地月轉移軌道。

而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便有著強大的推力,爲此成爲了嫦娥六號的拍檔。

由于采取了“窄窗口、多軌道”的模式,所以對每一秒的把控都要進精准,避免火箭燃料浪費影響發射。

隨著火箭升空之後,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到了+2218.5653秒,嫦娥六號探測器與火箭順利分離,這也意味著任務進入下一階段。

當地面的遙測信號確認嫦娥六號探測器著陸器的太陽能帆板成功展開,並且還能自行開始供電後,中國航天方面才正式宣布,嫦娥六號發射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

當然了,這個也是階段性的成功,後續嫦娥六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至于完成任務的時間則會超過50天。

按照設定的軌迹,在5月8日上午,嫦娥六號將會成功實施近月制動,接著便是進入到了環月軌道飛行。

到了六月初,著陸/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會分離,接著著陸器會進入到月球背面南極附近的阿波羅環形山著陸,對月球背面的物質進行采樣。

之後則是到6月底,返回器啓動,嫦娥六號攜帶樣本回歸地球。

可以說但凡其中有任何一處步驟存在失誤現象,都會導致這一次的任務失敗。

因此對于後續的進展,任何一位關注中國航天事業的人都在默默關注著。

而從任務的複雜性上來看,無論是到月球背面采樣,還是會進行一些其它的研究,均比阿波羅11號需要更多的技術作爲支撐,同時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這裏面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嫦娥六號開啓了人類首次進行月背“挖土”這一行爲,之前包括中、美、蘇聯在內的月球采樣行爲,均是在月球正面進行的。

作爲地球的衛星,在月球不會自轉的情況下,身處在地球上的人類看到的一直都是月球的正面。

與正面相比,月球背面的地形地貌很不一樣,通過采樣能對月球的地質、行星演化等方面進行更爲深入地研究。

二、阿波羅11號登月

盡管現在的網絡上,有很多質疑阿波羅11號,到底是否真的讓人類首次登上了月球的聲音。

但不可否認出現在課本當中的“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這句話,讓很多人的航天夢想從此就種在了心中。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成爲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

他們身著特制宇航服,在著陸的區域內,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的月表活動,還采集了一些標本。

我國就在1969年,獲得了美國贈送的月壤標本,雖然只有1克,但在當時也彌足珍貴了。

只不過,這個分量實在是太少了,直到我國的嫦娥五號帶回了1731克月球標本,才給了我國科學家更多的研究機會。

在回過頭看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當時的整個過程也許是爲了彰顯美國的航天實力,通過電視進行了全球直播。

1969年7月16日,搭載登月艙的土星5號SA-506在美國的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LC 39A進行了發射。

在發射過去了12如分鍾後,飛船進入到了地球軌道,並且還在環繞地球一圈半之後加速,進行了軌道的轉移,讓阿波羅11號進入地月軌道。

又過了半個小時,指令/服務艙從土星5號分離,隨後與登月艙進行了連接。

到了7月19日,阿波羅11號經過了月球背面,且很快就進入到了月球軌道。

身處于登月艙中的三名宇航員這個過程中發現了按照登月計劃設定的登月點——甯靜海(Mare Tranquillitatis)南部,這是一處相對平整的地點,對于登月艙的降落會比較“友好”。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啓動了呼號爲“鷹號”的登月艙的推進器,開始向月面降落。

由于月球表面並非真正地平整,所以阿姆斯特朗駕駛登月艙找了一番能著陸的地點,之後才穩穩地降落在月球上。

接下來,便是他跟另一位宇航員在離開月球前進行的一系列月面活動。

三、嫦娥六號奔月的意義

實際上,在有很多人爲嫦娥六號成功發射而倍受鼓舞的時候,也有一小部分人卻覺得,月球並沒有什麽好探索的。

有完成探月計劃的錢,還不如用來給貧困群體改善生活。

這樣的想法自然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一個國家不能在高新科技領域展現出實力,從而達到震懾或令人傾慕的程度,則在國際上就會喪失不少話語權。

光是從這些年來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態度的轉變就能看出個一二來。

倘若還是用一副弱國姿態對曾經侵華的“財狼”進行溝通交流,吃虧的還是自己。

因此自強自立是很重要的,而航天領域覆蓋了衆多的高新科技,能在這方面取得成就將會獲得來自于全世界的矚目。

更何況這次的嫦娥六號,要去的地方是月球的背面,預選的著陸地點,以及要進行采樣的區域,是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

這表示一旦能在探索的地方有全新的發現,比如新的礦物質、岩石等,便可以對月球的形成、演變有更多的認知。

這樣的認知,還可以延伸到對整個太陽系的早期起源形態,在進行推測時能有更爲正確的認知。

而且真的有新的礦物資源,說不定還能在被勘察到之後,在未來的某天被利用起來,讓太空資源開發的前景更爲光明。

中國航天能做到突破以往,成爲首個對月球背面進行采樣的國家。

光是這一份殊榮就能讓其他國家意識到,中國的發展是巨大的,中國現有的力量是強勁的!

嫦娥六號的打造,凝聚了中國航天領域的諸多技術,也體現出中國在該領域內堅持創新的自主意識。

在科技決定了國家實力競爭水平的情況下,中國航天勇于創新的精神,也會産生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後續嫦娥六號一旦能成功將樣本帶回地球,在成功完成了探月任務後的便有助于吸引到更多資本對科技創新領域進行投資,令航天産業鏈更加地完善。

隨著航天産業鏈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就職崗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到在航天領域內有專業實力的人才。

並且這方面是有相互作用的,人才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而在有了高端人才力量的凝聚,中國航天行業在發展上也能得到更多動力。

不僅如此,這一次的嫦娥六號探月計劃如果完全地成功,對于提升中國在外的國際形象也有很大的幫助,是一種軟實力的展現。

尤其是中國已經有在國際合作中,表現出有很友好的一面。

單看這次在嫦娥六號上,就有搭載了法國的氡氣探測儀、歐空局的負離子探測儀、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鏡以及巴基斯坦的立方星。

這表示在國際合作上,中國是很願意跟期提供國家攜手並進的,願意用自己現有的實力給其他國家提供幫助,這對于進一步奠定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有所幫助。

結語

從古至今,我國對于月球的“好奇心”就是相當重的,也一直沒有停止過探索的步伐,像“嫦娥奔月”就是很生動的一則故事。

也是因爲這個故事,現如今我國在多項探月計劃用“嫦娥”來進行了命名。

如今嫦娥六號會帶回來什麽樣的驚喜,還是很令人心懷期待的。

且能對月球背面進行探索,也再一次驗證了中國在航天領域中的實力,已經遠不是幾十年前的落後狀態,而是有了能在國際上競爭的力量!

參考資料:

財八公2024-05-06《嫦娥六號發射來回需要53天,爲什麽美國阿波羅11號只需要8天?》

小樂語科技2024-05-03《嫦娥六號:探月新紀元,中國航天的星辰大海之旅》

中國新聞周刊2024-05-03《嫦娥六號首次到月球背面“挖土”,難在哪?》

4 阅读:947
评论列表
  • 2024-05-09 20:45

    也許人跟人真的不一樣,阿波羅登月返回地球後,美國宇航員立馬就能又蹦又跳的,真的有點難繃。

  • 2024-05-09 21:17

    祖國能帶樣本回來 說明帶人也沒問題了 就跟空間站對接一樣 長時間段時間都可以

  • 2024-05-10 06:29

    小便有點常識麽?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進行自轉,它的自轉周期約爲27.32166日,這個周期幾乎與它的公轉周期相同。這種現象被稱爲“同步自轉”,這在衛星世界中是一種普遍規律。因此,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看不到它的另一面。

  • 2024-05-09 21:33

    阿波羅11號從發射到返回只用了8天?越來越覺得這就是一個騙局。試想一下中國嫦娥六號從發射到近月制動就用了5天,也是一次就成功將它送入了地月轉移軌道

  • 2024-05-09 19:38

    小編啥都不懂,69年給了你月壤標本?

  • 2024-05-10 12:30

    沒文化的樣子!還妄自尊大。美國科技宇宙第一,爲什麽不承認中國太空技術落後美國至少500年?而且,美國在西半球,離月球要近的多。

魯老知識分享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