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漢到三國,看袁紹如何“攪亂”天下?

台台君說史 2024-03-26 16:53:55

插科打诨說曆史,有趣又有料有態度。歡迎來到台台君說史。

本期我們來說一個有意思的人物,那就是被譽爲“四世三公”的公子哥兒袁紹了。當然,限于篇幅,我們不再不贅述四世三公的含義了,反正就是家世很牛的意思。

在《三國演義》裏袁紹其實被描述色厲內荏,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亡命。

先不管袁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漢基業確實是從袁紹手裏斷掉的。

爲何說袁紹是導致四百年亂世的元凶呢?這得從整個東漢曆史來看,自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王朝,曆經“明章之治”,到第四任皇帝時,已經過去了整整一百年。

自這時候起,東漢王朝就陷入了一個擺脫不了的怪圈,就是宦官和外戚專權,而且從未間斷。這其中原因咱先不談,但更多是皇帝因爲年幼,甚至有登基一百天的,這麽小的皇帝自然無法執政。

所以皇帝年幼時一般由太後執政,但不是每個太後都有能力,因此就會引入外戚專權。而等皇帝長大後想要奪回權力,就又開始依靠宦官,如此循環。

所以一直到東漢末年,外戚、宦官、士大夫、地方軍閥形成了四種相互制衡的勢力。外戚和宦官代表皇權,雖然平衡裏透露著危險,但也這樣持續了一百年。

到了東漢末年,外戚的代表是大將軍何進,宦官自然是以張讓爲首的十常侍,士大夫就是王允這些人,地方軍閥則是董卓等人。

那袁紹做了什麽呢?其實到東漢末年甚至黃巾之亂時,皇權仍然有效,只是由大將軍何進和張讓等人主導皇權産生的效力。

但袁紹在《三國演義》中出場時,給外戚大將軍何進提了兩個建議,一是殺掉所有宦官,二是調地方軍閥入京除掉宦官。

結果何進還在猶豫,宦官就先知道了,于是假傳聖旨消滅了外戚,何進一死,袁紹就帶兵進宮殺了所有宦官,當然殺得很徹底,連沒長胡須的也不放過。

這導致了什麽後果呢?就是一夜之間,代表一百年皇權的宦官和外戚都消失了,而此時地方軍閥董卓入京,誰說了算就很明顯了。

而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幾乎就無法複制且不可逆的,所以之後的三國亂世,每個割據勢力都在尋找一種穩定皇權的方法,而且到後來,雖然一切都靠戰爭,但已經不限于地方軍閥了。

所以到後來這些階層既然鬥不過軍閥,還不如自己當軍閥,比如代表皇族的劉璋和劉表,代表士大夫的袁紹、袁術,甚至代表宦官的曹操也是大名鼎鼎。

而這種再次尋找皇權穩固的體制,必然是經過無數次試錯的,所以才有了短暫的三國,以及魏晉南北朝,直到隋朝,似乎才重新找到了一條新的路。

各位看客老爺,你覺得是這樣嗎?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