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可移動飛地,位于敘利亞境內

世界縱橫 2024-05-09 18:20:21

飛地指的是歸屬一個國家,卻和本國領土分離開來的土地。世界上很多國家擁有飛地,比如俄羅斯的飛地加裏甯格勒,被歐盟國家圍繞,北部是立陶宛,南部是波蘭。

加裏甯格勒距離波蘭首都華沙約400公裏,距離德國首都柏林約600公裏。雖然加裏甯格勒戰略意義重要,但位置是固定的,不可能移動。不可能現在距離華沙400公裏,改天移動到距離華沙一百公裏。也不可能移動到俄羅斯本土,和俄羅斯本土連爲一體。世界大部分國家的飛地都是位置固定,不可能移動。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土耳其就有一塊可移動飛地,位于敘利亞境內。

第一,土耳其可移動飛地的形成。土耳其是一個地跨亞歐兩個大洲的國家,大部分領土位于亞洲西部的小亞細亞半島,面積約78.3萬平方公裏。敘利亞位于土耳其南部,面積約18.5萬平方公裏。敘土兩國有著漫長的邊界線。

現在的敘利亞和土耳其相比,是一個弱國,而且局勢動蕩,四分五裂。土耳其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存在感比較高,依靠土耳其海峽的重要地位,土耳其在世界大國之間遊刃有余,可以獲取兩邊的利益。

比如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還和俄羅斯保持著微妙的關系,都是因爲土耳其海峽的戰略意義太重要,兩邊都不願得罪土耳其。

現在的土耳其屬于一個地區強國,還擁有恢複大國地位的雄心壯志。曆史上的奧斯曼帝國曾經地跨亞歐非三大洲,讓土耳其人非常自豪。

包括敘利亞在內,西亞和北非很多地區,曆史上被土耳其人控制。現在土耳其經常不經敘利亞允許,越界進入敘利亞打擊庫爾德武裝。這塊可移動飛地,有利于土耳其維持在敘利亞境內的存在。

土耳其飛地的形成始于1236年,當時奧斯曼帝國還沒有建立。當時土耳其人只是塞爾柱帝國旁支羅姆蘇丹國下轄的一個小部落,部落酋長承擔著爲塞爾柱帝國守衛邊疆的重任。

1236年,土耳其部落酋長蘇萊曼沙阿在敘利亞戰死,追隨者將其就近葬在了敘利亞的賈比爾城堡附近。1299年,蘇萊曼沙阿的孫子奧斯曼一世建立了奧斯曼帝國,隨著不斷擴張,敘利亞成爲奧斯曼帝國的土地,土耳其人在原址重新修建了蘇萊曼沙阿的陵墓,並沒有將其遷到小亞細亞。

當時整個敘利亞都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蘇萊曼沙阿的陵墓在敘利亞並沒有什麽問題。到了一戰之後,奧斯曼帝國瓦解,敘利亞成爲了法國殖民地。敘利亞人開始呼籲土耳其將陵墓遷回土耳其。但作爲法國殖民地,敘利亞沒有決定權。

當時土耳其找到法國協商,提出蘇萊曼沙阿是奧斯曼帝國建立者的祖父,在土耳其人的心目中有著特殊地位,他的陵墓被土耳其人視爲神聖之地。而且這座陵墓已經位于敘利亞幾百年,遷徙並不妥當。最終法國認可了土耳其人的說法,于1923年和土耳其簽訂《安卡拉條約》,劃定了土耳其和法屬敘利亞邊境,蘇萊曼沙阿的陵墓保留在敘利亞境內,陵墓所在的土地視爲土耳其領土,土耳其有權根據實際情況改變陵墓位置。就這樣,蘇萊曼沙阿陵墓所在地,成爲了土耳其的可移動飛地。

第二,土耳其飛地的移動。二戰後,敘利亞實現了獨立,獨立後的敘利亞不願得罪土耳其,承認《安卡拉條約》繼續有效。但敘利亞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試圖讓土耳其主動離開。1973年,敘利亞建設泰拜爾蓋水壩,導致土耳其飛地區域水位上漲,蘇萊曼沙阿陵墓有被淹沒的風險。結果土耳其拒絕遷回自己國家,選擇將陵墓遷到了阿勒頗省鄰近的卡拉克科劄克地區,敘利亞無奈,只能默認。

到了2015年,敘利亞局勢動蕩,阿勒頗地區戰況複雜,土耳其再次移動飛地,這次遷到了敘土邊境附近,有利于保護,但仍在敘利亞境內。土耳其向飛地派駐大約40名士兵守衛,而且懸挂土耳其旗幟,顯示這塊土地歸屬土耳其。

其實除了曆史原因,土耳其能夠擁有可移動飛地,主要還是因爲敘利亞國力弱小,如果敘利亞是一個強國,恐怕早就收回這塊土地了。

3 阅读: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