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軍事實力對比,俄媒揭示“真實情況”有兩項中比美強

基建不倒翁 2024-03-03 00:47:02

談到中美軍事實力的對比,這個話題從來就沒有冷卻過,2023年,不是只有美國和俄羅斯的媒體及智庫在比較,好像全世界都在打量這兩個大國之間,究竟誰的軍事力量更勝一籌。

尤其是當咱們聽到俄媒揭示的所謂“真實情況”——聲稱有兩項指標是中國軍隊比美軍強的時候,那簡直是又一場軍迷們的盛宴。

咱們得知道,“中美實力差距到底多大?”這問題,美國人每年都得拿出來曬曬,通過那個《中國軍力報告》,好像是要給世界上對這個話題還保留疑問的人一個“確切答案”:是啊,中國軍力強,亞洲第一,但悄悄話——我們還是那個老大。不過說真的,他們這也不完全是嚇唬人,畢竟有數據作爲根據,解放軍那2200架戰機,459艘戰鬥艦和近5000枚導彈,聽上去就讓人感到不是嚇唬那麽簡單。

我們不妨深入一些細節來更全面地理解中美軍事實力的對比。在海軍方面,衆所周知,美國海軍力量在全球範圍內無疑是處于領先地位的。美國擁有11艘航空母艦,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相比之下,中國雖然在近年大力發展海軍,擁有遼甯艦和山東艦兩艘航母,並且還在建造更多的航母,這標志著中國海軍實力的大幅提升,但與美國的航母數量和技術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當然,海軍實力並非只與航母數量挂鈎,還要看驅逐艦、潛艇以及各類輔助艦艇的綜合實力。中國在這些領域也正在快速發展,尤其在常規動力和核動力潛艇方面,中國已經展示了相當的技術實力。

在網絡戰和太空戰方面,美國長期以來投入巨大,保持著領先地位。美國在全球信息網絡的控制能力,以及衛星偵察、導航和通信系統的覆蓋範圍,都顯著超過其他國家。相對而言,中國雖然近年在這兩個領域加大了研發力度,發展速度驚人,但要達到與美國平起平坐的水平,仍然需要時間。

不過,要論地面部隊的裝備現代化和機械化,中國正在迅速縮小與美軍之間的差距。中國的坦克、裝甲車、遠程火箭炮和導彈系統等,在技術上已經非常接近甚至某些方面超過世界其他國家。此外,中國的網絡戰和電子戰能力,也給了美國足夠的重視。

雖然在一些關鍵領域中美之間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中國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現代化武器裝備和軍事戰略思想上的進步,正在以不可忽視的速度縮小這種差距。

在中美兩國的軍事競爭中,海軍實力的對比尤其引人注目,成爲了兩國較量中最激烈的領域之一。乍一看,從戰艦數量上來看,中國海軍似乎已然成爲了世界上無人能敵的海上力量,跻身世界第一的位置。

然而當我們深入分析更多的維度,比如艦艇的總噸位和技術性能水平時,就會發現美國海軍依然穩坐世界第一的寶座,其綜合實力仍然是不可動搖的。

盡管實力上還有差距,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新型戰艦的加入如同春江水暖鴨先知,連續不斷。

這些戰艦的加入顯著提升了中國海軍的作戰能力,爲實現建設世界一流海軍建設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即便離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尚有一段距離,中國海軍取得的進展是顯而易見、有目共睹的。

需要直面的現實是,盡管中國在不少軍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步,但總體上仍然落後于美國的軍事實力。然而這並非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這種實力差距不會讓中國停下腳步,反而成爲推動我們縮小差距的動力,通過發揮中國龐大的人口資源優勢和強大的工業基礎,聚焦關鍵領域,采取針對性的發展策略,我們完全有能力逐步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中國軍事力量的不斷進步並不是空中樓閣之言,而是實實在在的可能性。長期以來的“硬碰硬”不僅考驗了我們的實力,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深刻理解到,唯有自身強大,才能在國際舞台上有更大的話語權,才能保障國家的安全和發展利益。

這正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真正含義所在,也是中國繼續推進軍事現代化、不斷強化國防力量的不竭動力。

4 阅读:1751
评论列表
  • 2024-03-03 15:06

    說了這麽多東西,一個也沒有講在點子上。當今世界上,在主宰世界軍事格局的六大類型的武器裝備中,中美軍事實力對比沒有代差!美國的電磁炮(槍)比中國先進嗎?美國的激光炮(槍)比中國先進嗎?美國的智能武器又比中國先進在哪裏呢?美國有高超音速導彈嗎?美國的洲際導彈、巡航導彈比中國先進嗎?美國的隱形戰機、反隱形雷達、隱形巡航導彈又比中國先進在什麽地方呢?美國的各種類型的無人機(艇)/巡航導彈(巡飛彈),也只能跟中國打個平手。以上六大類型的武器裝備,誰強誰勝,誰弱誰敗!別的各種類型的重裝武器(包括航母),應該退休了吧!

基建不倒翁

簡介:中國基建不倒,翁叔帶你看眼中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