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區域深度醫療合作,粵港澳大灣區到長三角的雙向奔赴如何運作?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2024-05-15 00:25:58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侯佳欣 王甯)一個是長江之濱,一個是珠江之畔,這是一次跨區域的雙向奔赴。

5月5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通過專科建設、人才培養、高端人才與技術輸出、平台建設、遠程醫療等與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展開多方位深度合作。

從粵港澳大灣區到長三角,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牽手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開展了一場跨區域醫療合作。跨區域的醫療合作將如何展開?5月12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專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殷曉煜。

殷曉煜副院長在簽約會上做學術講座。吳江區融媒體中心圖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此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的跨區域合作是基于怎樣的考量?爲什麽選擇了蘇州這家醫院?

殷曉煜:作爲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幾個地帶,粵港澳大灣區與長三角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醫療領域的交流合作卻一直是一個短板。作爲“輔導類”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的創建單位,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回應民衆健康需求是我們的初心和職責。這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次在長三角區域開展合作幫扶,我們希望能夠成爲兩地醫療衛生合作的“探路者”,創建合作模式典範,也爲跨區域合作樹立示範作用。

吳江區位于蘇州南部,經濟發達,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是吳江區最大的醫院,目前是一家三級乙等醫院,醫療服務能力與當地經濟增長速度和民衆健康需求仍有差距。在此背景下,兩家醫院的訴求不謀而合,未來三至五年,我們希望通過跨區域醫療合作,加速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專科能力建設,滿足當地老百姓更高的健康服務需求,實現區域醫療衛生與經濟發展的同步提升。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一個是長江之濱,一個是珠江之畔。此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的深度合作與以往的醫共體幫扶有哪些不同之處?是否等同于直接接管?將著重開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殷曉煜:這一次的深度合作,並不簡單等同于以往的醫聯體、醫共體建設,我們並不是要直接接管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而是要幫助它找到自己的發展路徑,並通過自身能力提升而實現質的飛躍。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派駐了頂尖專科團隊,引入優勢學科資源,確立學科建設發展目標。

此外,我們還通過線上線下專家指導進行柔性幫扶,運用“互聯網+醫療”進行疾病遠程指導和教育,推行人員互訪進修制度,促進人才交流與成長。隨著肝膽胰外科、婦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急診科開展合作共建,以及設立名醫工作室、機器人手術合作中心、耳鼻喉科合作中心等,相信臨床技術的水平也會一點一點的提上來。

中山一院專家在蘇州九院門診大廳爲患者診斷病情。吳江區融媒體中心圖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簽訂合作協議時定下的目標是將蘇州九院打造成蘇州南部高水平醫療中心,也能爲中山一院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醫學中心增添動力。這一目標預計需要多久能夠實現?

殷曉煜:在我們的初期規劃中,希望通過三到五年的合作建設,讓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服務能力有一個全面提升,特別是核心醫療服務能力和臨床技術水平。我們還希望通過醫療人才的全方位培養引進,醫院管理體系的全面優化升級,加速推動蘇州九院向三級甲等醫院建設標准靠近,並力爭發展成爲蘇州南部的高水平醫療中心。

從長遠看,隨著蘇州南部地區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對于醫療救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希望能夠將蘇州九院打造成蘇州南部高水平醫療中心,一個能夠滿足當地民衆健康需求的健康之地。從目前來看,距離這一目標仍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仍需付出不懈努力。這是一次粵港澳大灣區與長三角的雙向奔赴,這個目標一年完不成我們就用兩年,五年完不成我們就用八年,相信總會有實現的一天。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