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人全都姓馬?不!還有這個12個姓氏,很多人不知道!

曆史有一林 2024-04-15 02:22:03

回族雖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卻是分布最廣的一個。俗話說“十個回民九姓馬,不姓馬便姓哈” 之說。雖然馬姓未必在回族成員中占十分之九,但毫無疑問是回族的第一大姓。全國各地有許多馬家莊、馬家堡、馬家河、馬家寨一類的地名,其中不少便是馬姓回胞的聚居點。

爲什麽回族姓馬的特別多呢?我們知道,由于族源等原因,回族同胞大多信奉伊斯蘭教,並按教義取名,稱“經名”。“經名"中有許多名字的發音或涵義是與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相關的,表現出回胞對聖人的崇敬之情。

所以自明代初年起回族人士紛紛改取漢式姓氏時,多依經名的譯音來取漢姓。因爲穆罕默德在明代以前的漢譯,多譯爲馬合麻、馬哈德或馬和穆德等,所以回民漢姓中的馬氏自然就多了。

此外,還有不少人即使原先的經名中並沒有帶馬字音的,但在改取漢姓時也選擇了先知的譯音的首字:馬,藉此顯示虔誠的民族與宗教的情感。

馬姓回胞在中國曆史上名人輩出,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影響。如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就是回族人,本姓馬,小名三保,曾參加明初燕王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因在北京鄭村坎立有戰功而改姓鄭。他受當上皇帝的明成祖朱棣之命,先後七次率領龐大的船隊作遠洋航行,經三十余國,創出世界遠程航海史上的壯舉人。

回族姓氏中,一向有“回族十三姓都是先知的子孫”的說法,這還要從元代重臣鹹陽王賽典赤·贍思丁說起。《元史·賽典赤贍思丁傳》中說:“賽典赤·贍思丁,一名烏馬兒,回回人,別庵伯爾之裔。其國言‘賽典赤’,猶華言‘貴族’也。”別庵伯爾是誰?就是伊斯蘭教的至聖先知穆罕默德。

“賽典赤”在阿拉伯語的原意即“榮耀的聖裔”。據著名曆史學者白壽彜考證,“賽典赤”就是“賽義德”的音譯。公元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時,賽典赤率騎兵千人歸順,其後曆經南征北戰,功勳卓著,先後出任陝西、四川、雲南等地的行政首長。

他在任雲南省平章政事期間,努力興修水利,發展生産、舉辦教育,改革行政,爲繁榮當地經濟文化和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做出了積極貢獻,由此贏得人民愛戴。歸真之後,百姓自發爲他立碑,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宣布:“賽典赤雖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誅之!”凡此,都說明他在曆史上的地位。

賽典赤有五個兒子,長子納速拉丁和四子兀默裏及五子馬速忽後來都當過雲南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三子忽辛官至雲南行省右丞,各有政績。他們的後裔取父祖輩的名字爲姓,以銘記先人的豐功偉業,由此形成賽、納、哈、忽、馬、撒、沙、丁、閃、穆、楊保、郝等姓氏,統稱“十三姓”,其中生活在雲南的這部分群體後裔已接近70萬。

十三姓後來逐漸分居全國各地,並演變出他姓,如忽姓後來又分出胡姓、閃姓又分出陝姓等。

0 阅读:0

曆史有一林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