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全球經濟看哪裏?答案可能是印度

羅sir職話 2024-04-05 16:20:05

印度現任總理莫迪曾說,要在2050年將印度變成發達國家,如今來看這個目標似乎難以實現,這個人口第一大國,盡管有著充沛的勞動力,但國內依然面臨衆多不確定性因素,女性地位、種族問題以及複雜多變的語言文化,都讓印度應接不暇。

但莫迪又無疑是成功的,他講述了一個印度經濟成功的故事,並在一定程度上,希望代替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上的位置,爲此,莫迪不惜多次前往美國的一些頂尖科技公司CEO見面。

特斯拉CEO馬斯克就曾盛贊印度是全球經濟的希望。

今年,同樣也是印度的大選之年,莫迪將會尋求他的下一個任期,從4月19日開始,一直到6月4日結束,如果莫迪成功連任,那麽大概率他將帶領印度創造另一個奇迹:讓印度成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故事。

作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幾個世紀以來按人均GDP計算一直處于貧困狀態,但在過去的30年時間裏,印度的經濟發展勢頭也並不低,目前印度的GDP總量已經達到3.7萬億美元。

而最近幾年,印度也是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2022年,印度超越英國成爲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即使按照印度目前溫和的速度增長,在2030年左右,印度也會超過德國和日本,成爲僅次于美國和我國的第三大經濟體。

在某些方面,印度和我們非常相似。

例如人口,印度的人口紅利可能才剛剛開始,印度的年齡中位數只有28歲,作爲對比我們是38歲,足足比印度老了“十歲”。

除此之外,印度的勞動力也相對廉價,在我們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的今天,印度以龐大的勞動力人口和市場,很有可能扮演過去我們的角色,成爲新的全球新興經濟體中心。

這正是全球化的演變曆史,一個經濟體不可能永遠扮演著供應鏈的角色,因爲勞動力成本會不斷增長,産業就注定需要轉型升級,眼下我們的産業正在升級,而供應鏈也隨著歐美有意識的去風險和多元化。

而印度,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條件,在此刻都足夠成熟。

對內而言,印度的人口紅利遠遠沒有被完全轉化,大部分的人還從事著低端的傳統農業工作,在制造業工作的勞動力相對較少,人力資源利用率很低。

而過去十年,國際宏觀局勢的變化,則給了印度很大的機會,在莫迪上任的時候,油價下跌了一半,這對嚴重依賴進口原油的印度來說,就是一件好事。

此外,莫迪還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舉措,例如“廢鈔令”和大規模的稅收變革,這些大膽的舉措讓印度在2019年增長放緩至不到5%。

新冠病毒的到來也對印度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印度經濟萎縮了23.9%,2021年的病毒也讓印度的醫療體系陷入危機。

印度的機遇源自後疫情時代,當歐美將印度定義爲經濟和戰略夥伴的時候,印度的外部機緣迎來了近幾十年來最高的時刻。

隨著兩個最大經濟體不斷的經濟摩擦,以美國爲首的企業也開始把商業目光放在了印度身上,蘋果是其中最先行動的美國科技公司。

如今蘋果發布的手機、耳機包括電腦,都已經開始在印度生産,根據一些國外媒體的報道,蘋果還計劃在2025年之前,印度生産的蘋果産品占比要達到25%。

印度作爲供應鏈多元化的最大市場,它幾乎是躺贏的。

面對蜂擁而來的外部投資,印度首先要做的事情和過去的我們幾乎是一樣的,那就是先修路。

這也是印度經濟最明顯的改善,印度的建築熱潮始于交通運輸,這其中就包括鐵路、港口、橋梁、公路、機場,公共交通設施的不斷完善,爲印度內部的物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最終讓商業變得更爲高效。

除此之外,印度的另一個成就是“數字公共基礎設施”,這是一個生物識別系統,通過獨特的數字身份,將印度人的銀行賬戶、福利和稅收要求捆綁在一起。

這種新的數據方式與密集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移動互聯網結合,帶來了更高的效率和集中化,進一步推動了印度的商業發展。

一個數據也能夠從側面印證印度經濟的巨大成功,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來看,印度孟買的超級富豪人數,已經超越我國一線城市,成爲亞洲擁有億萬富翁最多的一個城市,僅次于紐約和倫敦。

作爲剛剛承接歐美制造業轉移的陣地,印度接下來的十年裏,可能會迎來一個經濟高速增長期,去年印度全國GDP增長7.3%,高于我國5%的增長速度。

此外,印度2023年的人均年收入是17萬盧比,差不多1.5萬人民幣,雖然依然不算高,但同比也增長了13.7%,這說明印度宏觀GDP的增長,是建立在人均收入分配的增長之上的,且人均收入增速還是GDP增長的近兩倍。

印度經濟的紅利也體現在了股市上,20年前孟買指數和A股一樣都是3000點,如今孟買指數已經站上了60000點的高位,但我們的A股依然還是3000點徘徊。

股市之所以很重要,原因就在于,股市有增長空間的紅利,它和房地産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會增加年輕人的生活成本,且門檻更低,脫手也非常快,只要買入股票,就能夠分享印度未來的發展紅利。

最終,股市的發展又會反哺到實體經濟上,這是一個企業和個人雙贏的局面。

印度經濟自身也有一些頑疾在惡化,例如印度的産業政策、破碎的農業市場和土地征用規則等等,這也導致印度自身的財富分化愈來愈嚴重。

總部位于巴黎的世界不平等數據庫上月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盡管印度的億萬富翁的數量在過去十年裏增長了近兩倍,但大多數印度人的收入卻停滯不前。

印度年收入中位數仍然只有1265美元,全國90%的人收入不到3900美元,這也導致印度的中産到今天都沒有形成一個較大的規模。

反過來,印度也有一些優勢,保障了大多數人的生活基礎,例如印度的醫療和教育,基本上都是極低的成本,但這些福利也進一步拖累了印度的發展,一定程度上讓印度陷入了福利主義的陷阱。

總體來說,印度作爲一個承載歐美供應鏈的新勞動力市場,印度未來的機遇是相當大的,龐大的人口優勢也將是印度最大的依仗。

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的完美融合,讓印度迎來了一個獨屬于它的機遇時代。

end.

作者:羅sir,關心經濟、社會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1 阅读:522
评论列表
  • 2024-04-05 19:10

    小編你在想什麽 印度如果大力發展經濟離不開電水 首先印度阿三缺電是有目共睹的 小編知道印度阿三偷電在全世界是第一位 水也很重要,誰都知道印度阿三的恒河髒 印度阿三這些在短時間很難解決

  • 2024-04-05 21:51

    印度前總統阿蔔杜勒早在2007就說過了:“在2020年,印度將成爲超級大國。”到現在印度成爲超級大國都已經好幾年了[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莫迪曾公開表示,要在25年內讓印度崛起,成爲一個“真正的發達國家”。不吹牛的印度人不是好阿三。

  • 2024-04-05 17:29

    阿三的夢

  • 2024-04-05 21:50

    阿三永遠不可能追上中國,除非來一場徹底的革命,解決好所有阻礙發展的問題和瓶頸。否則就呵呵了。

  • 2024-04-05 18:29

    以資本家的敏銳之力,難道美國佬還不如你?

  • 2024-04-05 19:51

    中國、美國、印度、東南亞。

  • 2024-04-05 19:44

    作者可能是阿三的粉絲,將阿三吹上天了!

羅sir職話

簡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