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雄安學子同上一堂課大思政課有了新“打開”方式

河北新聞網 2024-05-15 11:40:20

跟著視頻微課深入工地、社區、學校、零工驿站等城市基層“細胞”;通過一線工作者的親身講述以及鏡頭下的新區風貌,了解“未來之城”雄安新區在綠色生態、智慧科技、人文法治等方面的建設成就……5月10日,20萬名雄安學子同上一堂別開生面的大思政課。熟悉的場景、身邊的事,使抽象的理論課程與具象的城市建設相得益彰,讓大思政課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變得有意思、都愛聽。

5月10日,爲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深化“大思政課”體系建設,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攜手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新區組織開展了20萬雄安學子同上一堂“未來之城·拔節生長”大思政課主題學習活動。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如何創新“打開”方式?“未來之城·拔節生長”大思政課“解鎖”更多可能。

“未來之城·拔節生長”大思政課采取大中小幼師生一體化研學和實景體驗模式,圍繞“科技之城”“生態之城”“法治之城”“人民之城”“紅色之城”等主題,構建了以學生爲中心的維度廣、立體化的沉浸式思政課堂,講述了雄安新區從高標准規劃藍圖到高質量發展實景的生動故事,生動展現了雄安新區設立七年多來拔節生長的壯美畫卷。課程以數字視頻微課的形式,通過人民公開課、雄安教育發布等媒體同步發布。

別樣的課堂,給師生帶來心靈觸動。聽課師生表示,數字視頻微課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雄安足迹”,深入雄安新區多個場景,通過一線工作者的親身講述以及鏡頭下的新區風貌,成功打造了一場寓教于樂、啓智潤心的思政教育盛宴,以影像語言細膩刻畫了“未來之城”雄安新區在綠色生態、智慧科技、人文法治等方面的建設成就,生動诠釋了新區在拔節生長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創新魄力、改革勇氣與使命擔當,賦予思政教育以鮮明的時代感與生動的實踐性。

“從大思政課視頻中我了解到,雄安新區高起點、高標准的規劃設計,展示了中國對未來城市的深刻思考與遠見卓識,它不僅是一座實體城市,更是智能、環保、人文等多重元素的融合體,體現了對美好生活追求的不懈努力。新區積極構建創新體系,吸引高端人才與高新技術企業。作爲新時代青年,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雄安容西容興高級中學學生李文華說,這堂課讓他看到了雄安新區的飛速發展,他一定會努力學習,將來爲雄安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未來之城·拔節生長”大思政課主題學習活動的圓滿舉辦,既是對新區思政教師隊伍的一次水平檢驗,又是新區思政教育創新實踐的一次有益嘗試。據了解,雄安新區正研究制定並全面推進“未來之城”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彙聚京津冀優質思政資源,精心打造“小腳丫走雄安”“跟著習爺爺的腳步走雄安”“我與雄安共成長”“我以我眼看雄安”等思政課品牌,構築“立體化、專題式、實踐型”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研究及展示機制,力爭形成一批具有辨識度、示範性和推廣性的標志性成果。(河北日報記者 曹铮)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