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沒公開,外網照片顯示天宮太陽翼受損點,神17航天員修複不容易

有趣探索 2023-12-31 20:33:08

2023年12月21日,神舟17號航天員出色完成了一次高難度出艙任務,中國航天雖沒公開天宮空間站太陽翼受損位置,但是一張照片顯示了太陽翼具體受損點,神17航天員能修複好,真是不容易。

天宮空間站太陽翼有很多片,每一節艙段都有太陽翼,就連停泊在空間站上的天舟貨運飛船和神舟載人飛船都有太陽翼,究竟是哪片太陽翼受損呢?

太空碎片撞擊了天宮太陽翼

早在2023年10月,也就是神舟17號載人飛船還沒有發射前一個月,中國航天發言人對外宣稱,運行了兩年多的中國空間站太陽翼受損,神舟17號乘組入駐空間站後將執行太陽翼修複試驗。

算算時間,2021年4月29日發射升空的天和核心艙已經在軌飛行了兩年半了,一年是365天,天和核心艙連續飛行時長接近1000天。

經常關注航天的朋友肯定聽說過“太空垃圾”這個名詞,太空垃圾主要指那些飛行在地球軌道上的各種人造廢棄物,小到火箭推進器噴射出的細小殘渣,大到火箭子級殘骸、廢棄的空間站和大型衛星。

太空垃圾的飛行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公裏,離心力幾乎抵消了地球引力,能長時間飛行在近地軌道上,有的甚至飛半個世紀都不是問題。

2012年,國外業余天文學家威廉姆斯就監聽到一個非常奇怪的信號,頻率爲237兆赫茲,每4秒重複一次,一開始他欣喜若狂,以爲來自外星文明,經過一番分析後發現該信號由廢棄衛星“LES-1”發現,“LES-1”于1967年廢棄。

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越來越多,根據統計,近地軌道上的較大垃圾達到34000個,對航天器造成威脅的太空垃圾多達100萬個。

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是軌道上最昂貴的航天器,歐航局、俄羅斯航天局、美國宇航局、中國航天局等航天機構對太空垃圾進行了24小時跟蹤,但還是存在“漏網之魚”,給航天器帶來了威脅。

事實證明,太空垃圾多次撞擊國際空間站,2021年國際空間站機械臂被撞出一小窟窿,2022年聯盟號飛船冷卻管被撞出0.1毫米的小窟窿,導致推進劑一瀉而空。

中國空間站也未能幸免,天和核心艙上面積達134平方米的巨型太陽翼,容易成爲太空垃圾襲擊的目標,這不才過去兩年半,太陽翼就被太空垃圾擊中了。

外網照片顯示天宮太陽翼受損點

2023年10月25日,神舟17號乘組亮相,由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3名航天員組成,三人都是航天駕駛員,這是極罕見安排,都是爲了能夠更出色完成太陽翼修複試驗。

中國航天雖沒公開天和核心艙太陽翼受損位置,但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究竟在哪裏,外網瘋傳的一張照片顯示了太陽翼受損點。

這張照片由夢天艙外全景相機B拍攝,顯示了一名正在修複天和核心艙太陽翼的航天員,背對著鏡頭,他應該就是湯洪波,站在空間站機械臂腳限位器上,正在全神貫注地修複太陽翼面板。

湯洪波背面剛好是夢天實驗艙的貨物氣閘艙出艙口,貨物氣閘艙出艙口形狀爲正方形,邊長約爲1.2米,貨物氣閘艙可以將貨物推至外太空,進行暴露試驗。

中國空間站大機械臂長10.2米,小機械臂長約5米,大小機械臂可以自由組合,能把航天員送到15米外的地方。

照片顯示出,中國空間站機械臂正連接在天和核心艙小柱段上,大小機械臂合體,將航天員送至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上,湯洪波作業點正位于天和核心艙太陽翼末端中間部位,是距離天和核心艙最遠的地方。

航天員從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口出艙,來到天和核心艙太陽翼末端要經過問天實驗艙前部,節點艙和天和核心艙小柱段,差不多要爬行約30米才來到作業點,比之前要遠,這無疑是一項巨大挑戰。

神舟17號航天員爬這麽遠的距離,然而出色完成中國空間站太陽翼修複任務返回,真是不容易,中國航天員成功修複空間站太陽翼被多家外媒重點報道,因爲美國航天員多次修複國際空間站而沒有成功。

7 阅读:3593
评论列表
  • 2024-01-01 02:05

    不公開是正確的~

    時光亂咬人 回覆:
    問題是外網怎麽有的圖片?

有趣探索

簡介:分享有趣有料的科學知識,咱們一起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