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不孝順的人,小時候可能有這些表現!你家孩子會有嗎

阿布提看育兒 2024-04-13 02:35:10

都說“百善孝爲先”,一個人不善良也就談不上孝順了,這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也是我們的一個傳統美德。

清明節帶孩子去掃墓,家族裏來了很多不怎麽認識的親戚,其中小孩子也挺多的,鬧哄哄雖然熱鬧但也讓人煩,因爲有的小孩子很倔強,大人讓他們安靜些,他們反而生氣丟東西,甚至還會怼大人。

其中有個上了年紀的叔公看不下去了,拿著拐杖指著這些小孩,讓他們父母帶著孩子走開,說這麽不聽話的孩子以後還得了,長大了指望他們能孝順父母是不可能的。

回到祖家之後,我們陪著老人聊天,說起了這件事情,太奶奶說:如今的小孩子個個被寵得跟祖宗一樣,父母的話一點都聽不進去,這要是在他們小時候,不被揍才怪。

我姑姑感歎:小時候你沒少讓我爸打我,每次打得我腳上都是傷痕,打完還不給飯吃。你看,如今的孩子多幸福,什麽事情都是哄著來,一餐沒吃大人都跟在後面求他們吃。

然後我太奶奶笑了,跟我們說了很多姑姑的事情,他們以爲姑姑這性格的孩子長大了應該沒啥出息的,沒想到有能力又孝順的就是她。

最後,我們聊到了孝順這個話題,太奶奶就說起我叔叔家的小兒子,或許叔叔自己都沒想到,傾注了所有給這個兒子,原指望他能養老,沒想到比路人還不如路人。

叔叔家一兒一女,兒子結婚的時候叔叔把附近的一個地給了他蓋房子,叔叔和嬸嬸繼續住老房子。

嬸嬸走了之後叔叔的身體差了很多,剛好老房子也比較破舊了,叔叔就想到兒子家去住,但是兒媳婦不肯,非得說和公公住一起不方便,然後我叔叔說他住一樓倉庫就行,但他兒媳婦還是不肯,就連兒子也不吭聲。

其實,我堂弟對叔叔的不孝村裏人都看得出來,嬸嬸走的時候我們去祭拜,由于在農村我們要過夜,但我堂弟反而把家裏鎖得緊緊的不讓人進去,連進去喝杯茶休息片刻都不肯。

有個親戚叫他開門,我弟媳婦說家裏衛生才弄得,這幾天她人也不舒服,要是我們進去,她沒辦法做衛生,但她又有潔癖,不做衛生全身不自在。

反正說了一堆就是不讓我們進去她家裏,不進就不進吧,又不是不知道他們的爲人,就是可憐我叔叔,就一個兒子還被這樣對待,早知道是這樣,當初就不該給他蓋房子。

難怪有的老人說,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在他們小的時候就有這些表現了。

01.感情冷淡

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對父母的感情是比較冷淡的,他們不會在意父母的付出,更不關心父母的健康。

我嬸嬸生病的時候,我堂弟一點都不著急,家裏需要人照顧,他卻帶著老婆去旅遊了,他姐不讓他去,他說很早就計劃好的了,不去損失很大。

堂弟從小就是個冷淡的孩子,嬸嬸生完他身體一直不好,但他很少關心過,上了大學更是極少回家,到後面在外吃不消了才回到老家,相親結婚後更是不怎麽管過老人,反而是鄰居時不時給點菜和好吃的我叔叔。

我們私底下分析過堂弟這個情況,覺得從小就是被父母給寵壞的,他們可能覺得這個兒子很難懷上的吧,然後讀書之後更寵,家裏什麽事情都不讓他幫忙,生怕耽誤了上學,即使工作了也這樣。

02.不懂感恩

我在網上看過這麽一個帖子,有個男的吐槽自己父母沒能力給他買房買車,而自己工作掙得還要拿出來一點補貼家用。

最後,他反問網友們:需要感恩這樣一無是處的父母嗎?

然後有個網友看不下去,說“你父母從小不缺你吃的,沒讓你受凍,沒讓你缺胳膊斷腿,你能被養這麽大就感恩戴德吧。”

這種就是典型的不孝順孩子,小時候父母一口飯一把尿拉扯著長大,好不容易長大了反而不懂感恩,難道你自己沒能力買車買房就是父母的錯,是不是以爲父母生了他就要負責一切到底?

03.不尊重父母

這個現象在如今很普遍,有的孩子當街會罵媽媽,有的還動手打媽媽。之前網上看到個視頻,有個小孩才10歲,就因爲他媽媽不給他玩手機,然後就把媽媽推倒在地上,甚至還用腳去踢,而這位媽媽隨便孩子對自己動腳,一點反抗動作都沒有,就知道哭。

我也是服了這種媽媽,正是因爲你們的膩寵換來了孩子對你的不尊重,如果不及時教育,到時候養出“白眼狼”就太晚了。

所以,我們在面對孩子的種種不良行爲時,一定要懂得分辨輕重,輕一些的要引導教育,重一些的要采取措施。

比如:

①、如果你家有個自私的孩子,我們可以鼓勵孩子換位思考,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同理心;

②、如果你家有個不尊重父母的孩子,我們要反思自己的教育,面對孩子的不尊重要適當懲戒;

③、如果你家有個不懂感恩的孩子,我們要教育孩子對于別人的付出要表達感謝,引導孩子多關注別人善意的舉動,多學習做好事。

④、如果你家有個冷漠的孩子,我們要了解他內心的世界,和他建立信任的關系,以身作則讓孩子感受關愛,讓孩子學會去回應別人的情感。

文:阿布提說育兒

0 阅读:52

阿布提看育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