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舜初將軍之子羅炜彬,從築路工人到軍人,羅舜初聽說後不高興

冰點曆史 2024-04-15 09:05:50
前言

羅舜初中將和夫人胡靜有三個孩子,羅炜彬是最小的一個。

一般來說,家裏最小的娃,大概會更受父母的寵愛。但在老革命的羅家,情況與老百姓家不一樣。

羅炜彬小時候本來可以住進部隊機關幼兒園,可羅舜初卻把他送到街道辦的一般幼兒園裏,跟一般群衆的孩子同吃同住。

有時,羅舜初還領著孩子到路邊草地,挖野菜回來做菜,一邊吃,一邊講紅軍長征時,吃野菜,啃樹皮的故事。

從小到大,羅舜初對孩子們都要求十分嚴格。羅炜彬從築路工人到軍人,這一過程,是羅舜初身邊的工作人員背著他操作的。

羅舜初得知情況後,心裏很不高興。那麽,爲何羅舜初後來又勉強同意了呢?

羅炜彬被分配當築路工人

1970年,羅炜彬中學畢業了。當時,羅炜彬剛滿16歲,畢業以後能幹什麽呢?

有些人不禁議論起來:“那還用說?他爸爸當那麽大的官,他當兵入伍不就是一句話的事?”

還有些人說:“就是不去當兵,也能找個極好的工作。”

可是,當學校公布分配名單的時候,人們發現羅炜彬卻去當了一名要幹重體力活的築路工人。

原來,羅炜彬在學校的登記表上,家長一欄中,和姐姐、哥哥一樣,只填了母親的名字——胡靜。

所以,學校是不知道羅炜彬是羅舜初將軍的孩子。而羅家在羅炜彬分配問題上,也根本沒有事先提出任何額外的要求。

羅家的意見是,完全服從學校的統一分配。

在羅炜彬上班之前,羅舜初仔細地叮囑他:“到工作的單位要和普通工人一樣,勇于鍛煉,舍得吃苦,不要嬌滴滴的。”

羅炜彬牢記父親的話,到了單位後,幹起活來,不論是掄錘鑿石,還是揮鎬刨土,一點兒也不含糊。

有一回,一塊巨石把羅炜彬的右腳小趾頭砸斷了,一位工人把受傷的他背回了家。

羅舜初見了,先是感謝了送他兒子回家的那位工人,緊接著,羅舜初問兒子,請假了沒有?給了多少天假?

20天的假期,剛過了15天。羅舜初就拿著一本宣傳珍寶島戰鬥英雄,不怕苦,不怕死的小冊子,找兒子談話。

他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孩子啊,你拿著這本書回去吧!你的身體現在幹不了重活,那就幹點輕活,哪怕幫著別人燒點開水也是好的,勞動勞動總比閑著好!”

羅炜彬聽後,二話沒說,拄著拐杖,拖著未痊愈的傷腳,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工地。

羅舜初得知兒子參軍,心情不高興

1971年春,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開始了。

這時,羅炜彬已經做了一年的築路工人了。他很深愛著自己的工作,但同時他也非常向往著紅領章、紅帽徽。

他肯揮動大錘,爲建設祖國灑汗水,也盼望著手持鋼槍,爲守衛祖國灑熱血。

但羅炜彬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脾氣,所以,他只能把這種夙願埋藏在心底。

恰在此時,羅家的工作人員爲羅炜彬說話了。他們暗自商量了一下,知道如果事先征求羅舜初的意見,他肯定是不同意的。

于是,工作人員就背著羅舜初,悄悄地按著正常的征兵手續,讓羅炜彬入了伍。

羅舜初得知消息後,心情很不高興。

他大發脾氣,要找工作人員談話。工作人員告訴他,他們爲羅炜彬選擇了一個國防科委系統最艱苦的地區——幾乎連根草都不長的西北大戈壁灘上當兵。

值得一提的是,羅炜彬的工資也從原來的每月60多元,減少爲了6元。

再說,羅炜彬到了更艱苦的地方,能夠得到更大的鍛煉。

羅舜初聽了這些理由後,才勉強同意了。但以後,他一直沒有提出過把孩子從那麽艱苦的地方調回來。

1976年,羅炜彬從大西北回沈陽探親,這是他第一次到沈陽來,可以說是路途不熟。

回來前,羅炜彬就告訴了家裏,他的日期和車次。

羅舜初的秘書問:“要不要派車去接一下?”

羅舜初卻說:“一個當兵的,連家都找不著,那還行?不要去接,讓他自己找來!”

羅炜彬下了火車後,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家。不巧的是,因信封上的字迹潦草,羅炜彬錯把“六段”看成了“六所”。

就這樣,他拎著東西,一路打聽“六所”在哪裏?找了好幾個招待所,他也沒找到。

羅炜彬習慣“隱藏”身份,所以,他從始至終都沒有說自己是羅舜初的兒子。之後,他又足足找了三個鍾頭,最後大費周折才回到了家。

父親去世後,羅炜彬才趕回家

羅舜初晚年的身體狀況不好,老是住院。當時,他三個孩子都不在身邊。

爲此,組織就幾次提出想把他的小兒子羅炜彬從大西北調回來,照顧他們這對年老多病的夫婦。

但都被羅舜初給拒絕了。

有一回,羅舜初的秘書感到實在不過意,就私自和羅炜彬的單位領導聯系。那邊很快就表態:可以放人。

這天,工作人員正和國防科委機關的一位負責同志通電話,聯系關于羅炜彬調轉的具體事宜。

打電話時,被羅舜初聽到了。

羅舜初趕緊走到電話旁,奪過電話,誠懇地與對方說:“謝謝你們了,這件事不能辦!”

一句話,就把已經聯系妥的兒子調動工作的事給否了。

之後,羅舜初嚴肅地對工作人員說:“子女不是咱們的私有財産,工作調動是組織上的事情,我們不能這麽辦。”

後來,羅炜彬雖然因爲工作需要調動過工作單位,但一直沒有離開過大西北。

羅舜初重病那會兒,誰都不願意讓陪在他身邊,包括妻子和三個子女。羅舜初總是催促妻子:“你還是上班去吧!以後白天別到醫院來,隔幾天抽晚上來看看就行了。”

胡靜知道丈夫的脾氣,誰要輕易耽誤工作,他會生氣的。

因此,直到羅舜初去世前三天,胡靜還在照常全天工作著。

羅舜初的大兒子、女兒也是,回來看望父親,沒和父親待多久,就收到了催促,讓他們趕緊回去工作。

至于遠在大西北的羅炜彬,當接到組織上通知父親病危的消息,拿著剛剛收到父親病情好轉的家信,連夜趕回來的時候,羅舜初已經離開人世三天了。

羅炜彬只能在醫院太平間裏,趴在父親的遺體上痛哭了一場。

在羅炜彬的心裏,父親對他是非常嚴厲的。從來不會對他這個小兒子有半分溺愛,據羅炜彬回憶,他一直都保留著他穿著姐姐、哥哥都穿過的小花衣服照的照片。

正是父親的嚴格要求,才鍛煉出了羅炜彬吃苦耐勞的優良作風。爲他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很堅實的基礎。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