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忘不了農場》除了喚起關注,老人年輕人都需要適應和學習

鄭紅俊 2021-12-11 18:12:38

做到第三季,口碑爆棚的公益節目《忘不了餐廳》迎來了一波大的改動,錄制地點從餐廳變成農場,降低了患有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嘉賓比例,節目的宗旨也從呼籲大家關注阿爾茲海默症患者開始轉向關注整個老年群體,“共同經營一家忘記年齡的青春農場”。

這也多少意味著,《忘不了》系列到了需要“升級”的時刻。

而從第一期節目中,確實直觀地感受到錄制空間變大了很多,有湖有草地有度假別墅,養了各種小動物,菜園裏種了琳琅滿目的家常蔬菜,頗有豪華版《向往的生活》既視感。至于節目的核心內容,其實還是前兩季觀衆們已經很熟悉的主題餐廳,依舊有大廚負責掌勺,五位老人擔任服務員,三位主咖黃渤、佟麗娅和辣目洋子打輔助。

節目的基本架構也依然遵循著餐廳經營體驗類節目的標准套路,第一期集結嘉賓、互相介紹、確定菜單,然後找附近的鄰居試菜。由于大家都初來乍到,餐廳還沒有正式運營,前兩季中互動和科普的最大看點也暫時沒有發揮的空間。

因此盡管第一期88分鍾的時長相當良心,但除了爺爺奶奶們的積極向上、活潑可愛和黃渤帶領小分隊邀請試菜嘉賓的路上偶遇花夜宴,不光圓滿完成試菜任務還順便體驗了四川地區婚宴“吃回了本”之外,新一季《忘不了農場》的看點目前來說還有待拓展。

在做了兩季《忘不了餐廳》之後,節目中能夠充分展現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相關議題和科普已經相當有限,“從點到面”尋找新的方向可以說是延續綜藝生命周期的必經之路。

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從節目錄制的需要來說,能夠成爲嘉賓的老人一直都是經過挑選的。

就像這一季的五位嘉賓,基本的共同點都是開朗健談、願意表達自己、在生活中努力保持一技之長或者能夠主動尋找生活樂趣。即使有的嘉賓患有阿爾茲海默症,對于病情也跟前兩季的嘉賓們一樣,盡力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

現實生活中的老人們都能做到這些嗎?恐怕比較大。

之所以需要《忘不了》系列這樣的綜藝節目持續呼籲大家更多地關注、關愛老年人,是因爲更普遍也更現實的狀況是在社會的飛速發展中,老人們逐漸變成了“沉默”的群體。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很多老人遇到了不會上網、不會用智能手機、眼花看不見屏幕上的字、不會下載使用各種APP等衆多問題。

他們需要年輕人的幫助和更多的耐心嗎?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單純的溫暖和包容也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面對人口老齡化逐漸加深,老年人和年輕人乃至社會必須一起改變觀念和態度。

有必要與老年人們達成“新共識”的是:中國用短短一百年的時間追趕甚至超過了國外兩三百年間的發展進程,也注定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都被按下了“快放鍵”,“人老了學不會”“這麽大歲數了學新東西沒必要”的想法並不能成爲擋箭牌。

不管對于老年人還是現在的年輕人,“活到老學到老”已經絕不是一句提倡性的口號,而是生活中必須面對的日常,現在的年輕人如果停止學習將來一樣會遇到現在老年人遇到的所有問題。

因此除了一起對抗“遺忘獸”和彼此分享信心和熱愛生活的溫情,也希望《忘不了農場》能幫助帶動更多的老年人更積極地面對新事物,打破所謂的“長輩權威”,大方地向身邊年輕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

年輕人也可以通過這檔節目從新的角度了解老人們的需求和困難,比如第二季中的許多適老化設施就很有啓發性,盡量抛棄“歲數大了”“老糊塗了”“就那樣”的消極評價和態度,努力多抽出時間陪伴和幫助老人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現在很多APP推出了老年版和大字版,各級社區都在組織老年大學或者開展各種興趣班、集體活動,這些都是未來大家共同嘗試和努力的方向。

最好的讓大家忘記年齡的方式,是在客觀層面上做好人性化服務,在主觀上保持活力和開放。有沒有變老,應該由狀態決定,不由年齡決定。

0 阅读:0

鄭紅俊

簡介:所有的努力,不是爲了讓別人覺得你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