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拒絕了那個成績第一的虐貓生,現在就看蘭州大學的了

媽媽智囊團 2024-04-08 12:35:30

有個熱搜,挺值得探討一下。之前有個大學生在宿舍虐貓,還錄了視頻,這事鬧得沸沸揚揚。現在這個大學生要考研了。第一志願是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專業課成績排名第一,但是被南大拒絕了,理由是思想品德考核不過關。大概症結就出在虐貓這件事上。很多網友向學校反映他虐貓。

第一志願不錄取,網友又在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的《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意向調劑考生複試名單》發現了該大學生的名字,于是又去蘭州大學網站留言,告知虐貓這事。

目前蘭州大學還沒回應。有記者去采訪虐貓大學生,他看起來還比較輕松的樣子,說如果我現在跟你說很多的話,可能在網上又要掀起一陣軒然大波我現在不太好回應一些事情,對于網絡輿論我不是很懂,說了之後結果是好是壞我不得而知。

他又說如果蘭州大學對他的思政考核有一個很好的結果,他會願意接受采訪的。在經過一片丁香樹的時候,他感歎:“花好香啊,你可以寫我喜歡賞花。我確實不能說太多,說太多也不好。”

明顯這小夥子對網絡輿論還是挺懂的,知道多說多錯,還想通過愛花立個積極向上的人設。但這些都不能改變他虐貓的事實。除此之外,還有網友扒出他在外網注冊的賬號留言,如果他確實說了這些讓人看了不寒而栗的話,那麽恐怕虐貓遠遠不是終點。

這是一個明顯的反社會人格,如果殺人不會付出代價,他十有八九會付諸行動。如果他能找到完美的犯罪手法,他也很可能會去實施的。

不管他專業能力再強,我都非常支持南大不招他的決定。一個底色黑暗的人,如果沒有很高的學曆,充其量也就是個普通的壞人,但如果給了他高學曆和接觸高精尖技術的機會,那就是妥妥的邪惡博士的既視感。同樣的學習機會,爲什麽不能給一個同樣聰明,卻沒有做過錯事的學生,而要給一個潛在的危險分子呢?

更進一步深思,虐貓的不能考研,故意傷害過他人的未成年,難道成年後就能肆無忌憚地去報考自己心儀的學校了嗎?那些實施過校園霸淩的學霸,把壓力和焦慮轉嫁給了別人,害得別人抑郁、焦慮、厭學、甚至自傷、自殺,難道他自己就能心安理得地考北大,考清華,考985,考211,考本科……了嗎?

研究生本身就有思想品德考核這一項,這不應該作爲擺設,就該紮紮實實地用起來。凡是公示期間,有舉報品行不端者,學校就應該認真衡量,這樣的人到底適不適合招收進來。他究竟是不是學校想要培養的人才。

現在未成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和懲罰力度太輕也有關系。邯鄲三初中生目前已被核准刑事追訴,但這主要是因爲事態太過惡劣,社會影響廣泛,網絡輿論發酵等多方面合力的作用。還有很多受害者的血淚,被掩蓋住了,並沒有顯露出來。

之前的13歲男孩侵害8歲女孩一事,就不了了之;未滿12歲的男童殺害四歲半女童也被撤案。這些案件哪件背後沒有受害者及其家人的血和淚。如果實在因爲年齡的關系,法律不能給他們一個公道,那麽斷送他們的前途,也未嘗不是一個方法。

還有一點,現在很多學校和家長都有一種迷思:一白遮百醜,只要學習好,那麽品行再怎麽糟糕,都是情有可原的。

我敢打賭,這個虐貓的大學生當初虐貓被家人知道後,肯定沒有當回事,頂多口頭批評兩句:寶貝啊,不要虐貓啦,影響不好。

虐貓如此,那麽傷人呢?校園霸淩呢?多少學生家長像《第二十條》裏的教導主任爸爸張譯一樣,只要沒有親眼看到自己孩子出手,就當做沒有這回事。一概認爲自家寶貝是天使,別人的娃都在冤枉自己孩子。如果孩子成績再好一些,那老師和家長就更容易堅定不移地選擇性失明。

可一旦升學和品行挂鈎,只要有過類似不良記錄,成績再好也不能讀好學校呢?家長會不會更加謹慎?會不會在初現端倪的時候就對孩子耳提面命:千萬不要自毀前途。更有甚者,這些學霸本身都是聰明人,之所以會參與霸淩就是因爲他們認定這麽做沒有代價,一旦他們知道會影響自己的前途,自然就會有所收斂。

扪心自問,我們到底需要那麽多“邪惡”但聰明的人才嗎?學校花力氣培養這樣的人,對被他們傷害過的人,對他們可能傷害的人,以及對普通人公平嗎?

先是研究生錄取篩選出曾經有過不良記錄的學生,再進一步,就可以蔓延到高考的錄取工作。

南京大學已經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現在就看蘭州大學的了。

做錯了事,如果不能給予應有的懲罰,那麽取消可能的獎勵也是可以的。你們覺得呢?

0 阅读:3

媽媽智囊團

簡介:專注育兒領域,兒童發展心理學,幼兒英語啓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