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武警曾開貴:闖下滔天大禍,逃亡20年未歸,懸賞已達300萬

如冬評社會 2024-05-10 03:49:12

本文內容均基于權威曆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引用來源。

雨夜的重慶,街道上的燈光映照著連綿不斷的細雨,霧氣蒙蒙中,一則新聞報道在電視屏幕上閃過:“退伍武警曾開貴:涉嫌多起殺人案,逃亡20年,現懸賞金已達300萬元。”

城市的夜色和這則冰冷的通緝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場追捕?一個普通武警,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如此絕路的?

一、曾開貴的早年生活

曾開貴與女友在一片花海中初次相識,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午後,花香中夾雜著微風,兩人仿佛命中注定般迅速墜入愛河。

隨後的日子裏,他們頻繁地約會,共同參與各種活動,從電影院的暗影中到公園長椅上,他們的感情逐漸加深。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當兩人的關系發展到談婚論嫁的階段時,彩禮問題成爲了他們無法回避的障礙。

彩禮,在當地是一種深植人心的傳統習俗,象征著男方對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承諾。然而,曾開貴的家庭條件平平,爲了籌備足夠的彩禮,他的父母不得不四處借貸,這種做法讓曾開貴感到極大的壓力和不滿。

而女方家庭的期望值遠遠高于他們所能承受的範圍,這種現實的巨大差距使得雙方的關系開始出現裂痕。

在一次緊張的家庭聚會上,曾開貴和女友的父母就彩禮的問題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

會議桌上,紅包、賬本、金銀首飾和各種款項的清單被反複計算與討論,氣氛逐漸從商量轉爲爭執。曾開貴的父親堅持認爲,應該遵循傳統,按照能力辦事,而女方的父親則認爲,彩禮是對女兒未來幸福的保障,數目不能減少。

爭執未果的結果是讓雙方的情緒都變得異常緊張。在隨後的幾周內,曾開貴與女友的關系因爲彩禮的事情陷入僵局。

電話中的交談越來越少,見面時的沉默越來越多。曾開貴多次嘗試與女友解釋和溝通,希望她能理解自己的困難,而女友則困于家族的壓力與期待,兩人的心漸行漸遠。

終于,在一個夜晚,兩人坐在那個他們初遇的花海旁,面對面地坐著,月光下幾乎看不見對方的表情。

空氣中彌漫著沉重和無奈,曾開貴無法承受這種壓力和矛盾,決定結束這段關系。分手的那一刻,女友離去的背影在月色中逐漸模糊,曾開貴的心中除了失落,更多的是對父母傳統觀念的不滿。

這段失敗的戀愛經曆,成了曾開貴人生軌迹中的一道深深的裂痕。他對父母以及那些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産生了強烈的反感,認爲這些傳統束縛了他的個人自由,阻礙了他追求幸福的權利。

二、軍旅生涯的轉折

爲了追求個人自由和掌控自己的未來,曾開貴決定加入武警部隊,希望通過軍旅生活洗滌過去的不愉快並重塑自我。

他的身體條件優越,很快就通過了部隊的各項體能測試和基礎訓練,被正式錄取並隨後派往雲南大理執行任務。

大理的自然風光旖旎,山清水秀,但那裏的任務並非易事。部隊的主要職責是維護地區安全,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曾開貴穿上了武警的制服,肩負起保衛人民的責任,但他很快發現軍隊生活的嚴格紀律和高強度的體力勞動遠超他的預期。

曾開貴的性格中有著明顯的特立獨行,他習慣于按自己的方式行事,不太願意服從命令或遵循常規。在部隊中,這種性格特征顯得尤爲突出。他經常因爲無法忍受嚴格的紀律而與戰友發生沖突。

例如,一次夜間巡邏時,他因爲不滿隊長的安排而擅自改變路線,這直接導致了整個小隊行動的延誤和混亂。

這種行爲在部隊中是難以被接受的。軍隊強調的是團隊合作和紀律性,每一個成員都必須無條件遵循上級的命令。

曾開貴的這種獨斷行爲不僅讓他本人受到了連隊領導的多次警告,也讓他與其他戰友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

在一次實彈射擊訓練中,曾開貴的操作失誤幾乎造成了嚴重後果。他在未獲准許的情況下提前開火,這種危險行爲讓他受到了嚴厲的處罰。處罰後,他被要求反省和書寫檢討,但這樣的糾正並未能根本改變他的行爲模式。

時間一長,曾開貴在部隊中的孤立逐漸加深。他的行爲和態度使他難以融入集體,也影響了他的軍事生涯。

他的戰友們雖然盡力與他溝通,希望他能夠調整態度,但效果甚微。他的獨立思維和行爲常常使他站在隊伍的對立面。

這段軍旅生活並未如曾開貴所願,幫他重塑性格,反而因爲環境的壓力和個人性格的沖突,加劇了他性格中的缺陷。

頻繁的沖突和不斷的警告成爲他軍旅生涯的主旋律,也爲他未來可能采取的極端行爲埋下了隱患。

三、退伍後的掙紮與失控

曾開貴退伍後返回了平民生活,但他發現自己難以適應社會的規則和節奏。在部隊中已經形成的急躁和反叛性格,在平民生活中顯得更加不合時宜。

他嘗試了幾份工作,包括在一家工廠的流水線工作,以及作爲一名保安的職位,但都因爲無法忍受日複一日的重複勞動和對上級的服從而很快離職。

每一次的職業嘗試都以失敗告終,曾開貴的經濟狀況迅速惡化。沒有了固定的收入來源,他開始爲基本的生活開銷發愁。

他的積蓄很快耗盡,租房、日常飲食乃至最基本的個人開銷都成了沉重的負擔。他嘗試向一些老朋友和戰友求助,但多數人因爲自己的生活壓力並不能提供太多幫助。

曾開貴的生活逐漸陷入困境。他居住的房屋破舊,家具簡陋,牆角堆滿了未付的賬單和催款通知。

他的飲食也越來越不規律,經常是一日一餐,有時候甚至依靠附近慈善機構發放的食物維持生活。這種日益惡化的生活狀況讓他感到絕望。

1995年10月13日,這一天,曾開貴做出了改變他一生的決定。他來到了雲南西雙版納,一個邊境小鎮,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這裏的治安情況複雜,曾開貴認爲這裏可以爲他的計劃提供掩護。

他帶著一支事先非法購買的手槍,計劃進行一次搶劫,希望能夠解決自己迫在眉睫的經濟問題。

當晚,曾開貴選擇了一家小型超市作爲目標。他在晚間營業即將結束時進入超市,戴著面具,手持槍支,迅速控制了場面。

在他試圖打開收銀機搶取現金的過程中,一名試圖阻止他的店員與他發生了沖突。在混亂中,曾開貴過度緊張和恐慌,手中的槍支走火,打死了這名無辜的店員。

搶劫並殺人後,曾開貴立即逃離現場,開始了長達數年的逃亡生涯。他深知這次行爲的嚴重性,因此選擇了更加隱秘和孤僻的路線避開警方的追捕。

他在鄉間小路、邊遠山區間穿行,避免出現在人多的場合或大城市中,生活更加艱難,幾乎與世隔絕。

四、逃亡的歲月

在曾開貴逃亡的歲月中,他的行蹤不僅隱秘而且神出鬼沒。警方的追捕始終未能確切地捕捉到他,而他似乎也從未停止過他的犯罪行爲。

在逃亡期間,他被認爲涉及多起嚴重的持槍殺人案件,特別是2004年在重慶江北的劫殺案和2005年在重慶沙坪壩的命案。

2004年的江北劫殺案發生在一個寒冷的冬夜。據目擊者回憶,當晚有一名身影疑似是曾開貴進入了一家便利店。

店內僅有一位晚班店員在整理貨架上的商品。幾分鍾後,響起了幾聲槍響,隨後這名男子匆忙逃離了現場。

當地警方趕到時,發現店員已經倒在血泊中,店內的現金也被搶走。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這是曾開貴的所作所爲,警方依然將他列爲此案的主要嫌疑人,因爲這起案件的作案手法與曾開貴的曆史行爲模式高度吻合。

緊接著,2005年在沙坪壩區再次發生了類似的命案。這一次,一個加油站在夜間遭到襲擊。加油站的監控錄像捕捉到了一名男子的身影,他手持槍械,迅速控制了現場,隨後在搶劫現金的過程中,一名試圖反抗的加油站員工被射殺。

由于視頻畫質不佳和嫌疑人戴著帽子及口罩,使得直接識別其身份變得困難。盡管如此,從身材和行爲特征分析,警方仍然認爲曾開貴與此案有很大關聯。

這些連續發生的案件不僅令警方頭疼,也讓曾開貴的名字再次成爲了社會關注的焦點。警方在對他的追捕中加大了力度,多次在可能的藏身地進行了突擊搜查和布控。

隨著案件細節的不斷被媒體報道,公衆對曾開貴的印象越來越傾向于一個冷血且危險的罪犯。

在逃亡和犯罪的壓力下,曾開貴不得不更加小心地隱藏自己的行蹤。

他頻繁更換藏身地點,從一個小鎮搬到另一個小鎮,從一個省份跳到另一個省份。他避開主要道路和人口密集的區域,盡量在夜間活動,白天則隱藏在偏僻地區的廢棄建築或密林中。

五、懸賞通告與逃亡的持續

到了2011年,曾開貴因其涉嫌多起嚴重犯罪活動而成爲了全國範圍內警方高度關注的對象。在這一年,重慶警方決定發布一個新的懸賞公告,懸賞金額高達30萬元,希望借此引來更多的線索和公衆的關注。這一高額的懸賞金是基于他涉嫌的罪行的嚴重性以及之前搜捕的困難。

重慶警方在公告中詳細描述了曾開貴的體貌特征和可能的行爲習慣。他們呼籲公衆提供任何可能的線索,強調任何有助于抓捕他的信息都將得到嚴格的保密處理,並且提醒公衆不要試圖自行逮捕,以免危及自身安全。

隨後不久,四川省公安廳也參與了這場搜捕行動,他們發布了另一則懸賞通告,將懸賞金額提高至300萬元。

這一舉動無疑表明了警方對曾開貴長時間逃避法律制裁的嚴肅態度和決心。四川省公安廳的通告指出,曾開貴可能在四川與重慶交界的地區活動,特別強調了他可能潛伏的地方和涉嫌的新犯罪行爲。

盡管警方采取了這些廣泛而深入的措施,曾開貴仍然能夠巧妙地避開所有搜捕行動,繼續保持著他的逍遙法外狀態。

他的逃亡技巧和對警方行動的預判顯示了他在長期逃亡生涯中積累的豐富經驗。時間一年又一年地過去,盡管警方不斷更新懸賞公告並維持高壓態勢,曾開貴依然未能被捕捉,成爲了司法追捕的一大難題。

來自 《新周刊》主編. 銳詞 2010-2012[M]. 2013

5 阅读:163

如冬評社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