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6的敵人是李想

車文驿 2024-04-21 17:04:03

在理想Mega遭遇滑鐵盧後,李想隨之銷聲匿迹——在社交媒體平台的呼風喚雨的最後“痕迹“停留在3月2日。

面對網絡調侃Mega爲“棺車”,李想也僅僅是在朋友圈進行了回應,稱會拿起法律武器打擊有組織的攻擊。一個多月過去,似乎亦無下文。

在李想個人社交媒體平台最後一條內容下面的兩條熱評:“祝Mega大賣,但我選X9”,“從來沒有因爲一個人,討厭整個平台,只有你做到了”。強勢的李想並沒有對挑釁式的評論進行回複——這對癡迷攻擊與熱衷怼人的李想而言,完全是一種“失態”。

受Mega表現遠不及預期影響,近日理想裁員的消息又甚囂塵上。而此前善于在個人社交媒體代表品牌發聲,甚至有些許理想品牌“網絡警察”人設的李想,卻始終保持著沉默。

沒有李想的理想汽車毫無生機。李想自3月2日開始沉默,而理想汽車周銷量曲線也從3月4日-3月10日那周開始持續下行,這一切或許是巧合,抑或是一種因果的注定。

從個人社交媒體平台的逃遁,到4月18日全新車型理想L6上市以非正式出鏡的錄播方式露面,那個不可一世的李想漸行漸遠。

但沉默的李想絲毫沒有懈怠,他在積蓄“複仇”的力量。李想不甘如此草草而且並不體面地離開汽車圈的“輿論中心”;他在等待機會,那就是一款超級爆款車型的到來。

毫無疑問,理想L6是決定李想重返大衆視野進程的關鍵棋子:如果折戟沉沙,李想將繼續沉默,如果名聲鵲起,李想也勢必將再次站在耀眼的鎂光燈下講述涅槃的心曆路程。

或許,“棄棺從正”的Mega也將在那一刻粉墨登場,“聽勸”人設完美立棍,而且也讓Mega名正言順地再次進入主流審美的市場。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說: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李想極具商業天賦,但卻極少有選擇的意識;以自我爲中心看待與衡量一切,是镌刻在李想內心的價值信條,而這也是他能夠創業屢屢“得手”的原因所在。

比如,有網友質疑理想L9下擺臂爲何不用強度更高的鋁合金,李想立刻回怼道“建議網友把家裏房子鋼筋結構換成鋁的”。

再比如,在理想L系如日中天時,他說,不用太在意別人怎麽黑你、對比你,那都是別人重視你、在意你,這都是幸福的小煩惱而已,站住來看一定是幸福的,“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沒有那麽多的關注,哪來越來越多的客戶到店量”,一個産品沒有關注,才是真正的生不如死!

事實上,在Mega因造型設計而被揶揄與調侃時,李想又煞有介事地把這種調侃與揶揄定義爲“黑暗”,把自己定義爲“光明”。

李想是汽車圈出格言論的始作俑者,從500萬以內最好家用旗艦SUV開始,汽車圈相對高雅而克制的輿論氛圍被徹底打破,營銷策略開始從“競爭”走向“沖突”,講規則、尊重事實逐漸淪落至“以破壞規則爲榮”。

李想的個性氣焰成就了理想汽車階段性的流量與成功,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種輕易獲得的成功喜悅也讓李想內心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無形中降低了面對不確定性與解決困難的心理韌性。所以面對輿論的不利,李想只能扮演“鴕鳥”的角色,這是他捍衛尊嚴最體面的方式。

48天的沉默後理想L6上市的錄播,是李想對公衆態度的一次暧昧性的試探,他試圖在公衆對全新車型的評論中窺探“複出”的合適契機。

遺憾的是,理想L6上市當晚,至少我的朋友圈出奇得安靜,只有在發布價格後才有零零散散的價格信息的露出。至于理想一貫善于曬訂單、上熱搜等信息更是難覓其蹤。當然,這並不能說理想L6是失敗的,但至少與理想此前幾款車型相比,理想L6的關注度令人擔憂。

從L9到L7,理想下延式的産品策略獲得了極大成功;盡管是三款套娃車型,但絲毫沒影響到它們的熱賣,最高單月銷量突破5萬輛,要知道三款車型售價均在30萬元以上,這樣的成績對BBA來說都是垂涎欲滴的。就在剛剛過去的3月,理想L系車型銷量跌落至2.6萬輛。從超過5萬輛到如今的2.6萬輛的時間不過90多天的時間。

很多人都在試圖尋找理想跌落神壇的原因,畢竟,在這個競爭快速變化的時代,汽車人都深刻意識到一個道理:可以不那麽得成功,但一定不要犯錯。

對理想的過去與現狀見仁見智,但一個共識是,理想率先押寶增程是成功的核心,但毫無技術壁壘的增程路線又快速地把理想的競爭優勢化成了弱勢,關鍵是,在理想勢頭正盛之時,李想搶了太多理想汽車的風頭,而導致理想汽車在公衆認知中並沒有形成一個穩固的認知——只知道理想汽車有一個特別會吵架的創始人。

在問界領銜下場增程並且在問界M7實施價格調整後,理想汽車遭到最嚴重的挑戰。理想也深深感到壓力的逼近,隨之亦步亦趨下調價格,但表現仍然不容樂觀。

如今理想L6的推出,本質上是理想汽車銷量乏力的“救火方案”。對十分倚重資本市場的新勢力而言,利潤和銷量總要選一個。李想再不喜歡做選擇題,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依然表現出順從與妥協的一面。

理想L6成爲爆款是理想汽車與李想的必須,但從目前市場態勢看,理想L6爆款的幾率不容樂觀。

首先,理想汽車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是精准的市場定位,在30-40萬元的固有的豪華車市場中,可供購買的新能源車型寥寥無幾,理想L系的推出成爲填補市場空白的“唯一”;而且,理想作爲新勢力品牌,在品牌形象上沒有“負資産”,對消費者來說,30萬買吉利長城長安總過不去心裏這個坎兒,即便這些傳統車企造車品質更好。

其次,理想L6所在的20-30萬元價格區間,産品力不俗且性價比更高的車型非常多,除了領克08 EM-P,剛剛發布預售的星途星紀元ET已經把5米級增程中型suv價格拉入到20萬元以內;一個40萬輛的新勢力在成本控制上很難與百萬輛級的傳統車企相抗衡,這是顯而易見的。

再有中大型SUV的魏牌藍山城市NOA版上市在即,按照長城汽車目前的“態勢”,售價一定會相當克制,那這勢必會對理想L7、L8車型的形成巨大沖擊。

理想汽車腹背受敵的局面正式形成。但進一步說,理想L6的敵人是李想——李想決定著理想L6以怎樣的姿態面對競爭。

社會學家齊格蒙特·鮑曼說:原來的做事方式全部失效,新的方式卻還沒有被發明出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處境。這句話似乎是對理想汽車與李想目前處境最爲貼切的诠釋。

李想和理想汽車如何找到全新的做事方法,迫在眉睫。‍‍‍‍‍

0 阅读:1

車文驿

簡介:專注汽車新聞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