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活的212:奇瑞狠狠給北汽上了一課

谷倉新國貨研究院 2024-04-29 15:03:59

提起北汽212,可能讓很多人感到心痛。作爲我國汽車工業史上的傳奇,它曾兩次被毛主席乘坐檢閱,是縣團級幹部用車,在被民用後暢銷30年,是中國汽車的文化符號、中國人的集體回憶。

但就是這樣一款具有開創性和曆史意義的車型,在2000年以後的設計中,被丟失、遺棄掉經典的設計元素,充斥牧馬人、衛士等的“借鑒”,又因粗糙的內飾、落後的性能被用戶稱爲“工業垃圾”、“移動的廢鐵”,實乃心痛。

谷倉注意到,奇瑞近期發布的iCAR V23卻頗有212的神韻,比如其前臉三段式的設計有種212“三橫格柵”的大氣,但是又增添了立體感、層次性,這樣的細節在全車還有很多。

iCAR V23或許能給北汽一些危機感,但更重要的是給傳統車企提供了一種創新的思路、以及中國品牌資産需要更多關注的警示。

上世紀60年代,中蘇關系破裂,蘇聯撤離了對中國的一切援助,包括停止向中國部隊出口“嘎斯”吉普車。

嘎斯69車型

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決定自力更生,自行設計車的外型以及生産制造,並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北京汽車加工制造廠(北汽集團前身)。

北汽全力以赴,當即投入到了緊張的研制過程中,在技術和資源等顯著落後的情況下,研發人員搜集了當時國內所能找到的所有國外吉普車的技術資料和實車,開始了自行設計。

據212的設計師魏忠印老師回憶,之所以要堅持自己的設計,是因爲我覺得汽車設計最重要的一點是不管漂亮不漂亮,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特性,不能做人家的影子。

在某論文研究中也顯示,實際上,這種汽車的造型設計是最難的,比轎車難,因爲可造型的手段太少,不能像轎車那樣有過多的雙曲面,不能有裝飾,要用最簡單的手法創造出個性。

從造型上來看,北汽212並不像外界流傳的那樣抄襲了美國的威利斯車型,它非常有自己的特點,更偏向于一種借鑒。

比如嘎斯69和威利斯前臉是豎的,是“骷髅臉”,被當時很多人評價爲像“老鼠”,這肯定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所以研發團隊把212的機蓋設計得寬一點,稍微有些體積感,上面有四條筋,突出力量感。

左:嘎斯51 右:Willys MB

有個性,有堅固的結構感,“虎頭虎腦”,像武器一樣,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北汽212最初的樣子。

北汽212

1966年,毛主席兩度乘坐BJ212檢閱,北京吉普迅速紅遍大江南北。後續BJ212從軍車搖身一變,成爲炙手可熱的民用車輛,甚至後期演變爲地方縣團領導幹部的公務用車。

在那個年代,開北京吉普、爲人民服務,是那個年代人最樸素,也最強烈的渴望。而後幾十年,BJ212經過幾次改型,累計産量超過120萬輛,成爲中國汽車工業的經典車型。

就是這樣一項意義深厚的民族資産,在後來的幾十年改革創新中,丟失了自己的基因和傳承,成爲不倫不類的雜交産物,更是被消費者稱爲“工業垃圾”。

1983年,北京汽車制造廠和美國克萊斯勒合資組建了北京吉普(BJC),在前期的繼承和革新中,BJC的系列車型基本延續了212的造型基因,並進行更適合當下路況及環境設計的改進。

比如軍轉民之後不需要整體式的前風擋,車頂更爲穩固的包裹頂棚,車尾側部及尾部的開窗設計,雙側後視鏡等細節,還有最經典的前部三道杠設計以及圓形車燈,雙向轉向燈等。

左:BJ-2020系列 右:BJ-2020V系列

直到BJ-2020V系列車型出來,成爲BJ越野車型設計的重要轉折點。經典的前臉設計基因不複存在,轉而越來越JEEP化的設計風格。

比如打著傳承212基因旗號的幾款車型,BJ40在造型上多方面借鑒了JEEP牧馬人等設計元素,乍一看和牧馬人有多分相似之處;BJ20在車型設計上雖然有很多創新設計的成分,但是與自由光型號的造型特征略微相似。

左:BJ-40系列 右:BJ-20系列

包括近幾年新推出的BJ80,也有很明顯的奔馳G500的影子。總體來說,北汽在延續212設計基因的這條路上有很多名不副實,甚至有種過度消費212曆史的嫌疑。

左:BJ-80系列 右:奔馳G500

如果說外觀造型因人而異,那麽212的駕駛體驗則出奇的一致,“工業垃圾”、“移動的廢鐵”等評論不絕于耳。

首先,這些評論大都出自它的內飾,在燃油車高速發展這麽多年,豪華、精裝非常成熟,新能源車都進入下半場的時候,212的內飾還保留著上個世紀那種簡單的粗糙感。

據b站的某些博主反應測評,在他小時候陪爸爸開212的回憶中,開2天修3天是標配,當你摸索完212之後,已經從初級汽修畢業了,最讓他們诟病的是車的工業水平不盡如意。

比如車的噪音很大,顛簸感很重,開起來有種酒吧“DJ”的感覺;座椅不符合人體工學設計,很硬,沒有舒適度;篷布不隔熱,空調發動機的熱打進車裏,喪失了空調存在的意義。

同時,因爲它的離合很重,方向盤框量大等因素,被一些博主反饋操作感爲0 ,像是一坨鐵一樣。同時,車子的質量問題,也被一些車主吐槽,漏雨、漏油、掉螺絲,似乎很常見。

總之,在建國初的特殊曆史時期,212的確是凝聚了我們所有的智慧結晶,受限于當時技術水平和生産工藝,212在那個時代其實圓滿的完成了時代的任務。

但是隨著中外合資汽車大發展,入世以來燃油車工藝的普及,以及現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工藝的大發展,北汽212在舒適度、操控性與工藝水准上顯然已經不太符合用戶的需求,所以難免有那些稱呼。

這一階段,212品牌資産的流失,不僅是北汽之痛,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損失。

2000年以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包括汽車在內的工業制造迎來全面爆發,中國越野車陣營已經加入了越來越多像坦克300、捷途旅行者、方程豹、仰望等性能優越,各有所長的強勁選手。

近十年,隨著國潮的興起,民族和文化自信的增強,國貨崛起成爲工業制造、文化創新的新趨勢,而在硬派越野的舒適性與SUV的硬派越野風格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比如奇瑞iCAR V23的發布,iCAR V23是奇瑞和智米蘇峻博士團隊深入合作打造的硬派越野風格的純電小型SUV,定位于短途休閑、通勤,車本身的玩樂屬性很強,不輸212的越野樂趣。

並且在外觀造型上,奇瑞iCAR V23也有致敬212和很多軍車的影子,比如車型方方正正,沉穩之余更添硬朗感,前臉的立柱做得比較豎直,駕駛視野更好,從外面看大氣感、野性更足。

此外,iCAR V23隆起的機蓋也向212致敬,但是在這基礎上又融入了科技感的線條、顔色,所以機蓋前臉有種複古與科技對沖又融合的奇妙感覺。

兩個大圓燈似乎比212的還要大一點,如果說這兩個圓燈在212初代作戰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麽在和平年代,iCAR V23稍微放大的效果就像“硬漢”身上的兩只“大眼睛”,在硬派感之余增添了萌趣。

不同于212的“三橫”,iCAR V23的前臉采用了三段式的設計,中層封閉式格柵向外突出,並且兩側延伸與輪眉連接,這樣設計的目的更顯鋒利性、層次感,不管是從前面還是左右側面看,都會有種“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感覺。

212的底層設計基因就是大氣磅礴,兼具威武與典雅,所以你能看到它的硬派感與俊俏的線面特征,這是我們自主第一次做出的帶有東方韻味的汽車設計。

在這一點上,212可以看作是我們汽車設計的瑰寶、先河,且寶貴財富。

iCAR V23的致敬,是在吸收212穩重威武、莊重典雅的文脈上,融入現代科技的性能、工藝美學等,所以你去看iCAR V23會有種神似“故人”的感覺。但僅僅是神似,更多是21世紀的東方科技韻味。

爲什麽iCAR V23描得了212的精髓,背後有哪些啓示呢?

1.工業設計上盡精微

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時間不長,現在好不容易在新能源動力與産銷上稍稍領先,但是在汽車設計上沒有很深厚的積累,而曆史上的德日或許能給我們些啓示。

世界上最高設計獎項起源于德國,像我們誰都能隨口說出幾個德國車企的品牌,大衆、奧迪、寶馬、奔馳、保時捷等等,它們不僅摘得上個世紀汽車的桂冠,如今依舊籠絡著豪車市場。

德國的工業設計在二戰後便呈現出功能主義的傾向,所謂功能主義,並不是追求産品最實用最好用,而是在滿足一個最基本的功能後,舍棄所有的修飾,采用最簡單的工藝。

並且在之後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轉向追求“優良造型”,在功能主義裏加入理性的美學思考。

同樣是極簡,日本的設計因受到我國唐朝“禅”文化的影響,它的設計通常給人一種溫潤的、樸實無華的、細膩又實用的人文感。

不管是德國還是日本設計,它們的精髓或者靈魂都是“極簡”、“精微”,這也是符合人性發展規律、當代生活方式潮流的。

但是囿于我們工業發展起步較晚,所以在一些工業設計上,很多企業特別是傳統企業,他們的負責人、老大的審美眼光跟不上,但是又因爲他們掌握産品的決策權,所以做出來的東西滿足不了用戶的審美需求。

212後幾版叠代的車型直接“借鑒”JEEP、牧馬人,奔馳等,直接丟失了其三道杠、圓形等設計基因,難免讓用戶失望。

而此次奇瑞iCAR V23在吸取212造型基因的基礎上,讓原來囿于時代因素的粗糙在現代工藝的制造下,盡顯極致與精微,這正是所有傳統車企需要注意和學習的。

2.精確的産品定義

奇瑞iCAR V23不同于傳統車企出品的,還有它精准的産品定義,所謂産品定義就是把用戶的需求和市場機會轉化成産品的特征、功能參數等表述,爲後續的研發、設計、生産、營銷等提供依據。

比如SUV中偏向硬派越野的受衆,通常都是年輕人或有“年輕人的心”的人,所以iCAR V23不管是設計理念還是icon宣傳等,都示意“年輕人的車”,強化品牌形象。

其次,作爲爲年輕人打造的車,目的就要解決年輕人的核心痛點,諸如車貴、不好看、空間太小、不好改裝等。所以iCAR V23的四輪推向四角增大內部空間的設計、預留改裝口、複古與科技碰撞的外觀等,都是很打動年輕人的點。

再次是讓年輕人強感受的“價值感”,或者說“值得感”,就像iPhone和山寨機對比,任何人都能感受到iPhone的質感,iCAR V23就是想呈現汽車的電子精致感,所以你在它的很多細節、設計上,都能感覺這像個讓人把玩的精致的“消費電子”。

很多傳統車企,習慣堆砌很多功能點、賣點,有些功能或許不差,但是在過多的堆砌中,在混亂的産品定義中被“吃”掉了,更別提讓用戶感受到。

用外科手術式的産品定義,來校准憑感覺的、模糊的功能設計、來倒推提效供應鏈改革、來提煉感動人心的營銷賣點,這是傳統車企要迅速補上的課。

3.團隊建設融合創新基因

就像我們所了解的,奇瑞iCAR V23是奇瑞聯合智米蘇峻博士團隊深入合作打造出來的,據坊間流傳,奇瑞此前想過和小米合作,當時小米可能已經有自己造車的打算,所以這件事兒不了了之。

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奇瑞的高層在産品與團隊創新的思路是正確的,那就是積極擁抱互聯網思維、人才。自己的強項是汽車工藝制造以及動能研發,那就整合外部懂用戶研究、産品定義、新營銷的人才。

蘇博士帶領的智米是小米內部首批孵化的生態鏈企業,並且做出了空氣淨化器破單款家電銷量記錄的爆品,蘇博士本人是工業設計的博士,所以蘇博士本人是既有互聯網思維、爆品經驗,又懂工業設計的綜合性人才。

傳統車企想要創新,不妨借鑒奇瑞的思路,要麽內部孵化,完全采用不同于傳統車企的班子、管理、運營等;要麽整合外部資源,用鮮活的、具有沖擊力的、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或團隊,來激活整個池塘。

結語:

燃油車時代,德系車大衆、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等各具特色,他們各自沉澱品牌基因,穿越了時間的周期,共同推動了德國汽車乃至世界制造業的發展。如今,中國的汽車市場恰如百年前的德國,北汽、一汽、奇瑞、吉利、小米、蔚來……百花竟放,我們希望資曆老的前輩能接受新時代的打法,也希望新同學穩固自己的産能。就像雷軍在微博說得,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一起向前!

參考資料:

北京212設計基因的延續與創新平衡性研究 劉洋 2016 北京理工大學

一路變革的引領者《中國車企名錄之北汽集團》 劉躍 WORLD CAR

德國和日本的工業設計,誰更甚一籌?設計大師哥

工業設計三大強國介紹及其國家工業設計特點解析 品拉索産品策劃 2019

北京212到底是工業垃圾還是難忘的情懷 逗抖車 bilibili

44 阅读:37494
评论列表
  • 2024-05-01 09:16

    212在當時的背景下已經算不錯了,至少是可以開動到達的,雖然長途很大概率可能會推車。而北汽手裏最可惜了的是薩博。

    求醫不如求己 回覆:
    北汽永遠也做不了薩博
    萬重浪 回覆: 求醫不如求己
    你這碰到擡杠的人材,絕對要說崇洋媚外的,但我要說一句,這就是他媽的實事求是。
  • 佬憨 25
    2024-04-30 08:06

    北京212和BJ40是一家企業?隸屬關系都沒搞懂就出來瞎逼逼

    用戶18xxx88 回覆:
    一會說自己研發,一會說和Jeep合作(叫北京吉普)
  • 2024-05-02 14:32

    中國國企汽車都不成器!中國車希望在民企!

  • 2024-05-01 15:09

    北汽設計師,早就應該辭職了,一群飯桶

  • 2024-05-01 15:47

    不管好看不好看,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特性。這就是北汽的設計師的理念。這理念是真牛逼

  • 2024-05-02 00:51

    酒囊飯袋的北汽

  • 890156 11
    2024-04-30 09:15

    212沒停産被富路收購了,況且你一電車無法跟燃油車相提並論

  • 2024-05-01 07:18

    北汽屬于一把好牌打的稀爛, 把212給其他的車企,立馬整的高大上賣個好銷量,如果比亞迪,長城,長安,吉利,不管誰擁有212,估計都能整出花來!![呲牙笑][呲牙笑]

    愛情似海 回覆:
    特別是長城,絕對會打造成像哈弗系列一樣的212系列
  • 2024-04-30 21:47

    北汽造過好車嗎?切諾基、奔馳…,基本上來一個砸一個,212能好的了嗎?

  • 揚帆 10
    2024-05-01 12:49

    212只要把經典的前機蓋改掉,價格不變,顔值絕對不差。成也經典,敗也經典。目前,最醜的就是前機蓋,過時了。

    胡羊 回覆:
    醜????時代不同,審美自然有差別。還有你覺著豐田好些年前出的那個FJ醜不醜????跟212的前臉幾乎一個德行
  • 2024-05-02 17:46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 2024-05-03 17:24

    對這款綠吉普印象特別深刻,在30多年前還很小的時候,有一回去爺爺家發現門口就停著一輛這車,是當時當警察的姑父開來的,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小汽車

  • 2024-05-02 05:45

    212不屬于北汽了。在德州一家民營企業手裏

  • 2024-05-04 09:19

    212,夏天熱冬天冷。還漏水的車🚗!不思進取的車企

  • 2024-05-06 12:35

    不求進步,是其被吐槽的根本原因,同樣都是硬派車型,看看坦克內飾多人性化!

  • 搞成純油的,妥妥釣魚車

  • 2024-05-03 23:28

    還有紅旗,上海,如果能出這些複古經典造型的車,一定會好賣!

  • 2024-05-01 21:07

    漢奸造成的

  • 2024-05-01 09:30

    國企的做派,反正我是不會考慮[呲牙笑]

  • 2024-05-02 23:06

    簡單可靠紮實耐造越野強勁顔值在線價格不高夢中情車誰人來造

  • 2024-05-02 20:00

    奇瑞這個比212還正宗,北汽應該把外形買過去

  • 2024-05-03 18:17

    北汽就是一群豬,幾十年都沒有玩出一個像樣的車出來。

    圓斑蝰蛇 回覆:
    豬鼻子還是火過一段時間的!
  • 2024-05-03 09:15

    老話說修不好的212:新車開回家路上掉螺絲,212司機都是技師級修理工,讓人悲催,同樣德系的888發動機、美系的上修飛機下修表就是不修科魯茲,同樣讓人淚奔

  • 2024-05-02 17:46

    北汽現在和北京制造八竿子打不著,北京制造現在是富路電動車的子公司

  • 2024-05-04 11:28

    212現在是北京汽車制造廠的車,被富路買了,徹底的民企,跟北汽集團一毛錢的關系沒了,往北汽身上扯什麽。

  • 2024-05-01 05:27

    我站bj40

  • 2024-05-01 18:54

    外觀捷途的山海T2更喜歡。

  • 2024-05-01 07:44

    早幾年前錫盟這種2020很多,現在牧民都很有錢,不知道還開不開這種車

  • 2024-05-03 11:27

    扶不起來的,就不要再用力去扶啦。生産了這麽多,有這麽多的用戶吐槽,什麽時候真正的重視和改進過。說穿了只剩下一個外形,還能講一點情懷。以我們現在國産汽車的技術完全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替代它

  • 2024-05-03 12:19

    奇瑞這款好看

  • 2024-05-02 23:03

    難道沒有其他選擇了嗎?還揪著北汽不放?

  • 2024-05-03 12:15

    北汽:這叫懷舊經典

  • 2024-05-02 18:52

    212還是挺好看的。

  • 2024-05-02 17:47

    北京是吉普批准仿制的也是奔馳批准仿制的

  • 2024-05-09 23:02

    奇瑞奇瑞,修車排隊!修車排隊!👍👍

  • 2024-05-10 00:32

    不要丟人現眼了,連自己的發動機都沒有。還吹啥呢

  • 2024-05-11 17:01

    北汽制造必屬垃圾

  • 2024-04-30 21:56

    外觀設計不錯

  • 2024-05-01 21:38

    我對電瓶車沒興趣

  • 2024-05-01 20:23

    在212剛出來那個年代算是可以了,當今還那樣就是不思進取,現在的市場上212還有啥競爭力?

  • 2024-05-03 15:16

    沒有國家輸血,他們早死了

  • 2024-05-03 16:58

    純電越野?靠!腦子瓦他了

  • lzy 1
    2024-05-03 06:21

    212能裝20多個人

  • 2024-05-03 18:00

    這個帥呆了,要是換成油,那還有吉姆尼的事兒?

  • 2024-05-05 17:06

    我說奇瑞艾卡開始怎麽分割大便?

  • 2024-05-08 23:53

    Jeep 死得妥妥的,看看街上跑的,玩啥情懷?

  • 2024-05-06 17:42

    到了打仗時候212全機械的方便維修

  • 2024-05-01 01:12

    要是原味複活切諾基一定入手一台

谷倉新國貨研究院

簡介:谷倉科技集團旗下平台,聚焦新國貨研究、培訓、孵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