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公斤!神十七交“土特産”,神舟十八號:將突破多個史上首次

南蓉談軍事 2024-05-05 04:37:09

常常聽到一部分說,不知道中國空間站幹什麽的?這不,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之中,實現了重大突破,將31.5公斤太空特産帶回來了!

不得不說,這一部分成就將實現我國科學方面的進一步研究,因爲真的太重要了。

當然,土特産回來的問題,也就可以直接回答了很多人說的,什麽中國空間站建設不知道有什麽用,看到沒?

中國的太空實驗平台,其成就就是這樣來的,下面就來看看,神舟十七號的成果,再來看看神舟十八號又會帶來什麽。

31.5公斤!神十七交付“土特産”

沒錯,這一次帶回來的太空“土特産”是我國在材料科學方面的太空實驗成果,並且已經交付給我國科學家。

而在這一次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帶回來的樣品,總計是涉及到了 23 項科學實驗項目,包括人成骨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蛋白質晶體、生命有機分子、種子等 32 種生命實驗樣品以及無容器材料、高溫材料和艙外暴露材料等 18 種材料樣品。

從這些項目的情況描述,大家應該都可以看到,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

生命實驗樣品——通過對微重力環境下細胞生物學機制研究,爲相關疾病預防與幹預提供新的線索。

對生命類蛋白質樣品進行晶體衍射分析,獲得更精准的蛋白質三維結構信息,研究靶點蛋白,從而爲相關藥物研制、疫苗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材料類科學實驗樣品——將進行地面和空間樣品的組織形貌、化學成分及其分布差異等測試分析,研究重力對材料生長、成分偏析以及凝固缺陷的影響規律,爲重要新材料制備提供支撐,同時有望在月壤加固材料、月壤原位資源化利用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開展高溫材料科學等方面的研究。

所以,中國一次乘組帶回來的“太空土特産”,帶來的成果有多強,大家應該可以清晰看到了。

當然,上面提到了月壤加固材料、月壤原位資源化利用等研究,這算是爲我國載人登月任務後面做鋪墊,因爲未來在月球上居住,這些材料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

這裏可以看得出來,沒想到我國的月球布局這麽早,比預期快了很多。

所以,也期待我國載人登月早點實現,下一步推動月球居住地的建設等。

這裏也再次爲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說一聲辛苦了,接下來也就期待我國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實現更強的突破。

這不,還真的是這樣,我國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又是在創造奇迹,其部分航天任務又是“史上首次”。

史上首次!神舟十八號將大突破

的確在神舟十七號航天員的成果之下,我國神舟十八號也將實現更大的突破,也將出現“史上首次”成就,這是令人比較期待的,其中有兩個是首次進行:

第一個首次——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以斑馬魚和金魚藻(爲斑馬魚提供氧氣)爲研究對象,在軌建立穩定運行的空間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實現我國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

當然,這個項目有什麽用處呢?其實就是通過對魚類的研究,尋找其生存機制,變化等,來進行對地面養殖産業的發展推動,如果找到了其部分變化過程,也可以推動醫療科學的運用,這就是第一個首次,也是我國史上首次在太空做這樣的實驗。

當然,我國直接性的公布是,選擇斑馬魚將用于研究小型密閉系統中魚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此外,因爲斑馬魚是脊椎動物,還可利用斑馬魚研究骨丟失現象,以及研究目的基因在脊椎動物中的表達和功能等等。

第二個首次——國際上首次植物莖尖幹細胞功能在軌研究。看到沒?這個首次意義也很大,國際空間站建設這麽多年,都沒有進行這方面的實驗,而我國這一次也要實現這方面的研究,那必然又是在開創世界航天曆史成就。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常態化的太空出艙任務,太空器材安裝等任務。

這也說明了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執行任務,也是屬于繁忙的狀態。

當然,在未來,中國空間站還將完全不一樣,不僅是中國做太空實驗,國外也將來做。

中國空間站全面開放了

是的,中國空間站的開放也不是首次說明了,無論是國外航天員,還是國外項目,未來都將是中國空間站不一樣的風景線。

雖然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任務的時候,我國也明確說明了,還在爲國外航天員的參與做准備,但是,國外項目的加入,已經是公開很久了。

在首批次的科學實驗項目之中,我國已經宣布了——印度,日本等17國項目加入中國空間站,那這就是板上釘釘,可以確定的事情。所以,雖然大家還未看到這些國家執行任務,但是遲早也會進行的。

只是,相對來說,這個節點還未出現,難道是在等待中國空間站升級?

的確,我國空間站將“擴容升級”,打造“太空母港”,未來我們將建造一個重180噸、六個艙段的組合體,同時,在進行擴展之後,其他的艙位段還將維持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進行伴飛的情況,只要中國空間站需要的時候,才進行對接,如果不需要的時候,就不對接。

相當于是以中國空間站爲主體,開展太空實驗平台,這就有點類似于大家說得航母,航母自身是一個主體,其他戰機需要依靠航母來停就行。

所以,未來中國空間站將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空間站”,這個相比已經運行的國際空間站來說,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運行中的這個國際空間站,其實就是國際合作項目,參與國可以用,沒有參與的基本看不到。

而中國空間站是自己建立的,自己運行,未來其他國家都可以加入,只要符合要求就行,這就是不一樣的點。



1 阅读:354

南蓉談軍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