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目睹兒子變廢,才頓悟:青春期叛逆,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誤解

平等心理研究院 2024-04-20 17:39:49

01

我是個比較細膩的人,當了媽媽之後,親戚朋友都覺得我很稱職,對孩子無微不至。

在陪伴學習的時候,更是如此。

自從兒子上了小學一年級,輔導孩子學習,就成了我生活的重心。

檢查背誦,輔導作業,群裏打卡……都非常上心。

對兒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更是嚴格管教,不允許他松懈懶惰。

在我的監督下,兒子的學習名列前茅,各科成績優異。

本來以爲,打好了基礎,養成了習慣,他的學業會一帆風順。

但沒想到,進入初中後,兒子的成績一路下滑,對學習充滿了厭倦。

我無法理解,更不能接受。

每天上學前,回家後,就抓住一切機會來教育他,希望他能知恥而後勇。

你現在態度、態度沒有,成績、成績上不去,你一天天心裏都在想什麽?

上了初中,你稍不注意就會被別人甩開,你自己一定要知道用功、努力!

上課要認真聽講,這樣才能提高成績!

兒子的態度,也從一開始的沉默,變成了厭煩對抗。通常我的話還沒講完,他就不耐煩地扭頭就走,嘴上還會抱怨:“天天唠唠叨叨,真的煩死了!你能不能閉嘴!”

他這個樣子,我也很生氣,一肚子委屈不知道怎麽發泄:“我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他好,他不僅不領情,還對我充滿怨恨?”

期中考試結束後,學校召開了家長會,班主任也反饋說,兒子最近狀態不好,上課四處張望,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

這次期中考試也考得不好,基礎錯誤一大堆,“不知道回家到底有沒有認真學習?”

老師告訴我,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一旦跟不上進度,一下就會被甩在後面,到時候後悔都晚了!

我聽了又生氣又擔憂,回家就准備好好質問他。

我的突然闖入,嚇了兒子一跳,他手忙腳亂地拿了一本書,蓋在桌子上。

我上去揭開一看,下面藏著一本修仙小說。

氣的我火冒三丈,立刻就把書拿了過來,撕成兩半,用力摔在兒子臉上!

我讓你每天努力學習,你就在看這些!

難怪老師說你的心思不在學習上,就這麽天天看小說還能好了?

都考成什麽樣了,你到底有沒有自尊心?

我火力全開,朝兒子盡情發泄著心中的不滿,只希望能把他罵醒,能迷路知返。

但沒想到,兒子反而像受害者一樣,狠狠地瞪著我。

看著他充滿仇恨的眼睛,一種巨大的無力感湧上心頭,我問他:“你到底怎麽了?以前你不是這樣的呀!那個好學、聽話的你去哪裏了?”

兒子憤怒地對我大吼:“他死了!被你逼死了!以後再也不會有了!”

兒子用力把我推出房間,砰的一聲關上了門。與此同時,對我關閉的,還有兒子的心門。

從此,兒子除了向我要生活費外,什麽都不想跟我說,面對關心和詢問,也只用簡單的嗯,哦,來回答。

看著兒子留給我的背影,我心痛不已。這也是我第一次對自己的教育方式産生了深深的懷疑——難道,真的是我把孩子逼成這樣的嗎?

02

我不明白,爲什麽原本聽話順從的小男孩,現在竟如此叛逆?我說他,管他,罵他,都是爲了他好,可他卻對我充滿了怨恨!

在那段時間裏,我開始關注親子教育,很幸運的在網絡上找到專業的一對一指導的心理咨詢老師,收獲非常大,在指導過程中,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自己正在成爲一個自信且強大的母親!

原來,面對兒童和青春期的孩子,所需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兒子前後的變化,也跟他到了青春期有關。

6歲之前,父母的話都是黃金;12歲以後,父母的話卻是“垃圾”。

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強的自尊心和自主感,雖然他們在父母眼裏還是個孩子,但他們早就把自己當成了大人。

此時,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心理轉變,仍然以一種簡單而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

那麽,一場親子戰爭就不可避免。

許多父母習慣說狠話,來“羞辱”、刺激孩子,希望孩子能知恥而後勇,發憤圖強。

但事實上,激將法並不適用于心理學的運作原理。

自我改變和成長,都是需要力量的。

每一次改變,都需要調動內在力量,來破除原來的習性;而罪惡感,則會扼殺力量感。

批評和譴責越多,對方改變的力量就越被剝奪。

以前,我總覺得兒子變壞了。他變得厭學、叛逆、不聽話,我要求他做的事他都做不好。

同時,我也忽略了青春期這個特殊的階段,還是把兒子當孩子看待,教育起來劈頭蓋臉,不注意方式方法。

我不分時間、地點的說教和責罵,只希望兒子能在我不厭其煩的重複中,聽進去,然後改變。

但我不知道,我的督促,在兒子聽來 “一文不值”,特別厭煩。

我有意無意的羞辱和刺激,只會剝奪他改變的力量。

現在想想,兒子現在出現的各種問題,早就有了預兆。

那些委屈的眼神,不服氣的爭論,通通都被我壓制了。那時,我還在心中暗自得意自己對兒子的教育力度。

原來兒子出了問題,最應該反思的是我。

明白了根源所在,我該怎麽做,才能化解兒子的憤怒和叛逆?

只要記住兩點,就能有效改善——不在細節上消耗孩子;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03

1、不糾結雞毛蒜皮的小事,不要在細節上消耗孩子的能量,學會包容“小錯誤”

過去,我對孩子看管的非常嚴格。寫字潦草和基本的錯誤重複犯,對我來說都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每次考試結束後,我都要求兒子把錯題和錯字抄下來,分析犯錯的原因。沒說到點子上,就給撕了讓他重寫,直到我滿意爲止。

然後給他出類似的問題,反複測試他,直到他完全正確爲止。

如此嚴苛的管教,在低年級時確實能起到作用,兒子學習認真,不敢敷衍,學習成績自然能名列前茅。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逼迫和威壓逐漸失效。我越嚴苛,他就越反感,即使照做,也被動應付,離目標越來越遠。

通過學習,我意識到,與青春期的孩子較真,最容易兩敗俱傷。

所以,我決定不在小細節上消耗孩子,包容那些不重要的非原則問題。

在他做得好的地方,我就各種花式肯定,真誠贊賞。

兒子察覺到了我的變化,不再對我冷漠厭煩,母子關系日益升溫。

親子關系好了,其實問題解決了一大半。

2、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模式,不再硬碰硬,而是“以柔克剛”

在老師的指導過程中,有一句話讓我深受感動。

“鐵一樣的教育,最後落在孩子身上,都會像水一樣棉柔無力。柔一樣的教育,最後落在孩子身上,都會像鐵一樣剛勁有力。”

仔細想想,的確如此。

在過去,我對兒子施行的就是鐵一樣的教育:命令、批評、強迫、嘲諷...

如果兒子反抗,我會更強烈地壓制他,一定要 “贏了” 兒子才行。

直到兒子在沉默中爆發,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通過學習,我才真正明白,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其實是下下策。

只有放棄那些剛硬強制、刺激羞辱的表達,孩子才能在你面前放下抵抗,向你敞開心扉。

考試成績不好,我不再嘲諷打擊,而是讓他自己先弄清楚失誤的知識點,把解決問題的權利交給他。

說來也真是奇怪,我越是和他分享與學習無關的見聞,和他談論學校有趣的事情,越不督促提醒他 “該學習了”,兒子越是自己記得時間和進度,主動結束聊天,回到房間做作業。

他告訴我:

以前你逼我、罵我,雖然我知道你是爲了我好,但我還是忍不住生氣,因爲那些話太傷人了。

我越想解釋,爭論,你說我說得越狠,讓我覺得自己很差,更不想學習了。

但現在,媽媽你越寬容,我越覺得不能辜負你的信任。而且我越覺得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可以做主。

兒子的總結,讓我深受感動。

當我不再用嚴苛的眼光盯著兒子,一心糾正和逼迫他,而是把他的青春期,作爲修複親子關系和調整教育方式的契機時,兒子反而受到我的影響,朝著積極的方向轉變。

學習態度積極專注,不再潦草應對,每天自己都想著主動做作業,比以前自律多了。

兒子的整體學習狀態顯著改善,成績也顯著提高。特別是在得到老師的認可和鼓勵後,兒子的學習勁頭更大了!

我也想告訴家長們,當你認爲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無藥可救時,一定要冷靜下來,轉換一下角度,停止對孩子的“撕扯,內耗”,尋求專業的幫助!

沒有哪一個父母,天生就有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能力,都是通過學習獲得的!讓我們一起加油!

0 阅读:3

平等心理研究院

簡介:專注解決青少年成長問題和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