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步兵鏟曆史介紹

擦菠蘿的海綿寶寶 2024-05-09 09:15:26

隨著一戰演變爲持久的塹壕戰,挖壕工具對士兵來說越來越重要。德軍普通士兵隨身攜帶的挖壕工具爲一把短柄步兵鏟(Kleines Spaten für Infanterie),最早來源于19世紀80年代的步兵鏟,樣式一直沒有太大變化。步兵鏟上有一個金屬方形鏟頭,連接一根木柄,木柄底端爲球形,鏟子邊緣很鋒利,可以當做近戰武器使用。

步兵鏟共有兩個樣式,分別是彎耳和折耳(步兵鏟上腳踩部分)。兩種樣式都在戰前和戰爭期間出現過,似乎是同時發行和生産的。

步兵鏟會配有個一個皮革镂空套,皮革套上面兩個皮環用于穿過士兵的腰帶,皮革套下面的皮帶爲了固定在手柄和鏟頭處。

折耳步兵鏟

步兵鏟的木柄是無油漆裸木,所以德軍規定士兵需要定期給木柄上油,防止木頭變幹變脆。金屬鏟子也保持無鏽,使步兵鏟保持隨時可用狀態。用沙子擦洗表面可以除鏽,並在表面同樣塗油。鏟子側面如果出現彎曲和凹痕需要及時敲打和打磨,保持側面鋒利可用。

步兵鏟的皮革套可以同時固定步兵的刺刀。

二戰的德國國防軍共使用過兩種類型的步兵鏟,一種是1938年之前步兵鏟,另一個是1938年推出的折疊步兵鏟。

第一種步兵鏟樣式基于一戰期間的步兵鏟。鏟頭寬約14.5厘米,長約18.5厘米。鏟子的全長是約55厘米。

鏟子由三個部分組成,鏟頭,金屬柄和木柄。鏟頭和正面金屬柄爲一體,背面金屬柄有一個三角形焊接在鏟頭背面(一戰步兵鏟使用鉚釘固定),木柄插入兩個金屬柄中間,然後用兩個平頭鉚釘插入固定,木柄尾部爲球形。

步兵鏟有一個配套的單面镂空皮革套。

皮革套後面由一整塊皮革縫制,前面有個邊框和後面縫在一起,底部有開口,供步兵鏟插入。在後面和前面邊框直接又縫了一皮革條,使步兵鏟邊緣更好的放入。

皮革套下面有一根38厘米長的皮帶,用來把皮革套固定在金屬柄上。皮帶還可以用來固定刺刀,有時候還可以固定手榴彈。

1938年之前,皮革套完全由皮革制成,1938年後開始使用人造革。到了戰爭後期,開始使用使用黑色或棕褐色的壓制硬紙板,這種材料被稱爲替代皮革(Ersatz Leder)。但皮革環和皮帶還是使用真皮革。

下面例子是人造革材料的皮革套

裝上皮革套的步兵鏟側面圖,可以看到如果攜帶步兵鏟,鏟頭裏應該朝外,這樣手柄不會妨礙士兵走路,但曆史照片裏,鏟頭裏朝外朝內都有。

這張照片顯示鏟頭裏朝外

這張照片顯示鏟頭裏朝內

使用棕褐色替代皮材料的皮革套例子,上面皮帶環和皮帶爲棕色皮革制

圖中爲1943年生産的步兵鏟

在鏟頭內刻有制造商標記

上面爲制造商標記,1943代表生産日期,H代表HEER(陸軍)

1938年11月12日德軍推出了一款折疊鏟(Klappspaten)用來取消之前的非折疊步兵鏟。雖然折疊鏟被證明更實用,更受士兵歡迎,但之前的步兵鏟還是一直使用到了戰爭結束。

下面爲兩種類型的折疊鏟,區別在于皮革套。右邊第二種類型出現情況未確定,大約在1942年。

第一種類型皮革套。背面爲完整人造革或替代皮革,樣式和折疊鏟頭一致。正面爲镂空帶邊框,有上下左右兩條皮革條,中間有釘固定。背面用鉚釘固定兩個皮革環,皮革條和皮革環用真皮制作。整個皮革套用線縫制,邊框處用鉚釘加固。

下圖爲皮革環打開樣式,用一個鉚釘開合,這樣設計爲了方便把折疊鏟從腰帶上取下,但實際證明行軍,特別是跑步時候,這樣的折疊鏟很容易丟失,所以很多時候皮革環直接被縫死。

第二種類型的皮革套,取消了底部的邊框,在頂部三角處增加了一個金屬夾,這樣可以更好的固定住折疊鏟。這種類型出現時間不確定,但大多數都爲1942年生産。

第二種類型皮革套上的皮革環被縫死,上面固定鉚釘被拆掉了。

折疊鏟的展開長度大約爲70厘米,折疊長度大約爲50厘米。

折疊鏟的折疊部件在鏟頭裏,並帶有三條凹槽,底部有額外金屬條用鉚釘加固。底部中間爲折疊部件,插入了一根圓柱形金屬柄頭,然後側面插入一根長鉚釘。金屬柄下端有金屬螺母件,螺母件通過旋轉,可以上下移動,從而將鏟頭完全固定住,比如折疊到90度然後螺母件固定,可以像鐵鎬一樣使用。所以折疊鏟共有三個狀態,打開,90度和折疊。

木柄插入螺母件下面的金屬柄中,用兩根鉚釘固定住,木柄尾端爲球形。

折疊鏟完全樣式

折疊鏟90度樣式

折疊鏟折疊樣式

折疊鏟折疊樣式,但裝入皮革套,然後固定在腰帶上,折疊鏟的木柄朝外。

折疊鏟上的制造商標記,上面WaA,代表陸軍武器局(Waffen Amt),爲德國陸軍武器、彈藥、裝備生産和研發的管理部門。

制造商標記爲普利登堡的Voss & Schröder, Werkzeugfabrik公司。

全文完

0 阅读:95

擦菠蘿的海綿寶寶

簡介:曆史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