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找家教補英語,新加坡教育有多“內卷”,超級你的想象

俠道蜚車 2024-04-11 09:54:13

衆所周知,東亞三國,中日韓都是很卷很卷的國家。卷到韓國人進化掉睡眠,24小時咖啡續命;卷無可卷的日本人開始躺平擺爛,卷到中國年輕人恐婚恐育...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亞洲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才是真正的內卷之王,那就是新加坡。

一直以來,新加坡都是許多東亞家長心中的教育聖地,其世界大學排名前100位的數量也在亞洲一騎絕塵。然而,在創造優異成績的背後,新加坡小學6年級兒童的近視率常年保持在65%,有超過7成的學子對失敗極其恐懼,每10名青少年裏,就至少有一人或多或少患有精神疾病。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以其高標准和競爭性而聞名,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所謂的“教育內卷”(即教育競爭激烈,學生和家庭爲了學業成就而承受巨大壓力)。新加坡的教育內卷現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

1. 分流制度: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中有一個明顯的分流過程,學生在小學結束後會根據學業成績進入不同類型的中學。孩子從小要經曆4次分流,只有20%的孩子能進高中,在這種巨大的人才篩選過程中,新加坡的教育壓力可想而知。

這種分流制度加劇了學生之間的競爭,因爲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進入聲譽較好的中學,以增加他們未來進入頂尖大學的機會。

2. 學術壓力:新加坡的學生在國際學術評估中表現出色,這部分得益于高標准的學術要求和激烈的競爭。然而,這也意味著學生必須承受巨大的學術壓力,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階段就開始准備各種考試和評估。

3. 補習文化:新加坡的補習文化非常盛行,幾乎每個學生都會在課外參加補習班。這種補習文化進一步加劇了學習壓力,因爲學生們不僅要跟上學校的課程,還要在補習班中保持競爭力。

4. 對失敗的恐懼:新加坡以教育立國,尤其信奉精英教育,其經濟成就也離不開精英教育的加持。由于教育競爭激烈,新加坡的孩子們往往對失敗有著深深的恐懼。這種恐懼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和抑郁。

5. 早期教育:新加坡的家長傾向于讓孩子早期開始學習,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就開始接受額外的學術訓練。這種早期教育的方式可能會對孩子的童年造成過早的壓力。2021年,在新加坡的網絡上,流傳出一則招聘家教的廣告,時薪300多塊錢。要求則是:該家教需要給一對年僅13個月大的雙胞胎,每周補習三次英語和語文。

新加坡政府已經意識到教育內卷的問題,並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減輕學生的壓力,例如減少考試和評估,鼓勵學生參與非學術活動,以及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然而,由于教育競爭的本質和社會對學術成就的重視,內卷現象仍然存在,並且是一個需要持續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0 阅读:18

俠道蜚車

簡介:足不出戶,便知天下車,帶你了解最新的汽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