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劇場升級解讀:“社會派”走得更遠,“人性牌”打出空間

黑白文娛 2024-04-28 06:57:40

白夜“社會派”:既有對社會透視與理解的宏觀角度,亦有豐富的、關照當下發展的點對點現實議題,觀察視野是充分擴大也足夠立體的。

白夜“人性牌”:給人性灰度的刻畫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深入幽微挖掘各種小切口,巧設極致戲劇結構,由人性的複雜顆粒度形成一個寬闊的創作空間。

作者:藍二

編輯:王子之

版式:王威

看到優酷懸疑劇場升級爲“白夜劇場”,網友說,有種“命運齒輪再次轉動”之感。

對于懸疑市場,“白夜”俨然已成爲一個特別的符號,《白夜追凶》曾帶動國産懸疑劇的爆發式成長,而今豎起新旗的白夜劇場,無論是“打人性牌”對類型創作視野的深化,還是向先鋒精品的藝術水准對標,都在引發關于懸疑劇發展新篇的期待。

當然,能激起觀衆興奮點的,不會只是一個名稱,已經開始排播的首批重磅片單,顯露出了這個劇場升級的真正樣貌。走得更遠的社會派懸疑,點對點精准靶向離我們極近的一重重現實,牽帶出生存掙紮與欲望博弈,危機與人心在水鄉、都市、熱帶、荒漠、雪原的種種世態中輾轉展開,極具風格的視聽,拉滿的謎團感,只需一兩分鍾的預告,已經或激起觀者心底的急切亢奮,或是讓人震動于命運的重響。

張力與質感提前釋放,許多觀衆都說,優酷這波,得上大分。

鋒利、精良、多元,首批劇集足夠驚豔

姚曉峰導演的《微暗之火》已經定檔4月27日,成爲了白夜劇場的首部劇集。一個清雅幽深的水鄉小鎮,隱世之所,生命不甘的低吼濺入其中卻總被化爲平靜。一起案件的發生,給人們帶來危機,卻也突然成爲一個破口,當警察開口問詢“請你敘述一下案發經過”,一點一點,揭開了被困住的東西。

讓觀衆已經産生濃烈追索興趣的是那個意外的暗面:一位如從詩畫中走出來的纖質女子,爲何聲名狼狽?一個光亮灼人眼的天才少年,爲何成爲罪案嫌疑人?

而讓人們提前有了好感和動容的則是故事托起的陽面,那些能夠跨過故事時空直達今天的可貴的自省與勇氣——對自己不欲歸屬的生活的逃離,被傳統又當下的典型困境裹住的女性的覺醒與抗爭,曆經猶疑挫折迷茫之後的少年成長與中年再成長。

但在一切展開之前,從預告片中,許多觀衆已經被這股影像的力量所吸引:“暗湧”,被具象化了。破碎搖晃的驚恐面目,令觀衆感慨“好難得這樣對暴力恐懼的直面”。一人走過,跟隨腳步絮語不休的流言,則是“放大的壓抑”。突然失色、被黑白鏡頭聚焦的少年面,讓人不敢細思其中的危險可能。而那些透過葉片的光、屋中浮起的塵埃、夏天搖曳的扇、一滴流落的汗,所氤氲著的女人與少年的情感,更是讓觀衆大呼“導演太會拍了,太‘欲’了”……

對于白夜劇場的驚豔之感,在《微暗之火》之外的首批其他7部劇集發布後,更是不斷放大。

當下這一劇場所彙集起的主創陣容,首先就讓觀衆垂涎。名導雲集,張藝謀、曹保平、高群書等資深創作者紛紛以監制身份把關、助力藝術水准,趙冬苓等知名編劇實現故事的高精打磨,呂行、申奧、老算等在懸疑領域持續成功的青年導演,則拿出自己風格各異的新銳影像創造力。電影與劇集的創作融合交互,不設邊界,只在于給一個故事更新更好的表達方式。

同樣的融合落在演員們身上,跨界而來的,或是突破以往類型的出演,亦讓觀衆感到“雙廚狂喜”。吳鎮宇、段奕宏、章宇、黃景瑜等電影與劇集領域的經典懸疑面孔聚齊,或是正邪難辨,或滿滿故事感,或上演硬漢派,足以撐起各類別懸疑劇主場。而更多的驚喜“匹配度”,亦是當下這批劇集給觀衆留下的初印象,典型如《微暗之火》,童瑤“女主南雅”的柔韌,張新成“男主周洛”的淨與勇,葉祖新“警察林方路”的深沉,還有田小潔用炸裂演技和方言優勢演活了的那位小鎮土著“警察老陳”,都是目前曝光較多的人物中比較受觀衆期待的;包括其他劇集,《新生》中井柏然的“神秘貴公子”,《邊水往事》中郭麒麟的“絕境小人物”,《曠野之境》中羅晉的“佛系高智幹探”,都令人感受到了“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可想象空間。

從多部劇集的選題情況來看:地域跨度廣,將展現的社會生態、人文語境是多樣化的,這會從環境、質感、烈度、氛圍等多方面,爲觀衆提供豐富的沉浸感與獵奇感;反電詐、緝毒、反家暴等等切角多元,敘事手法可以有更多的靈活性,對人性洞察會有不同的切面,這將在深度共鳴與情感連接上給到觀衆不一樣的觸動;更不必提鏡頭語言、視聽情緒上,更是會不斷完成更新鮮、更高級的追求。

隨著白夜劇場已經發布的先導片和部分劇集預告等信息,我們能夠管窺如《微暗之火》一般的創作雕琢。

比如申奧導演的《新生》,這部劇集落筆在都市光鮮中人性、欲望的複雜顆粒度上,用羅生門敘事去帶領觀衆不斷感受認知變化的落差與透視人性的回味。在我們看來,這部劇于觀衆是可以過腦暴瘾的,從環境、妝造、表情等細節上,經驗豐富的資深懸疑劇粉可以提前抽絲剝繭、質疑“真相”。核心人物貫穿全劇的表演層次,絕對大有可觀。都市人心魔幻又現實的冷峻,是劇集領域少有的涉獵之所。

另一部被觀衆期待了許久的老算導演的《邊水往事》,從人物關系上就首先形成了獨特的吸引力,吳鎮宇的“三邊坡”和事佬與郭麒麟的闖入者打工仔的碰撞,老狐狸究竟是遇上了小白兔,還是實則一只小狐狸?這其中的人物成長與關系發展頗有意趣。而就這個故事所依托的原著來看,“三邊坡”極其混亂艱難的生存狀態,群像人物各自陷落的困境和求生掙紮,具備了更大的衆生觀。此外,就目前展現出的影像狀態來看,在西南熱帶背景中的《邊水往事》,呈現出了強烈的體力心力搏鬥謀生的追逐冒險感,使得它與前述同期劇集形成了非常差異化的內容觀感。

打好現實人性牌,白夜劇場初顯更廣視野與空間

從懸疑劇場到白夜劇場,升級的最關鍵思路在于,優酷要以更深刻的現實議題與更深邃的人性關照爲入口,做好這個懸疑廠牌。

當有了這些新劇內容作爲實際參照物,我們對于這一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感知。

白夜劇場的現實基底較以往要實現更廣度與更深度,由此它的懸疑劇會走得更遠。其中,一方面有對社會透視與理解的宏觀角度,比如在我們的傳統中紮根深厚的“熟人社會”,其中人們會有怎樣的生存狀態、行爲模式、心理動機等,在《微暗之火》的水鄉小鎮中已經落地;而據了解,在高群書監制、趙冬苓編劇的《沙塵暴》中,同樣的困境結構還會在西北沙漠的土壤中再度得到解讀。另一方面,豐富的、關照當下發展的點對點現實議題,也在白夜劇場中進行靈活的創作,包括家暴、校園暴力、對弱勢群體的語言暴力、打擊人口拐賣、反毒品、反電詐、礦區生産安全、飛速現代化中邊緣地區的發展現狀等等。總體而言,觀察視野是充分擴大也足夠立體的。

打好“人性牌”,更是白夜劇場當下發聲的重中之重。

信任與懷疑,救贖與摧毀;絕境中的生存選擇,與不褪色的理想主義;小社會中的人心多面;時代變遷中的掙紮、貪念……僅目前由少量信息中能解讀到的,就已能看出白夜劇集人性折射面的豐富。

我們對白夜劇場這次強調的人性關照,有兩個主要感受。

一方面,區別于當下懸疑內容更多的人性之大善或大惡,白夜劇場給人性灰度的刻畫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近期觀衆將會看到的很能呈現這種空間的,比如《新生》,“貪”之一念,可能是貪財,也可能是過度地、不當地貪戀地位、情感、虛榮等等,它裹挾著劇中的人們,使得他們無法在這場人性拷問中安全退場。這樣的人間真實,有烈度,可能更能叩擊觀衆的自反。

而在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優酷提供出的是一條紮實落地的路徑,一塊安全的實驗場——正如《新生》制片人對我們所說,在傳遞溫暖正能量的共識前提下,建立人性灰度、建立內容辨識度這件事,在劇集領域更多地成立了,這是優酷、白夜劇場爲懸疑創作提供出的關鍵價值之一。

另一方面,打好現實人性牌,也是懸疑類型化發展創新的一條前行路徑。

正如近一階段我們與曹保平導演、高群書導演的溝通中,兩位導演都對類型化表達出的回歸本源的思考:我們不應做簡單的類型化,而應擴大格局;不應過度依賴于一些框架性的、假定性的敘事,根本還是表現社會、表現人的生存。

人性牌對于白夜劇場,或許既是目標,也是方法。罪案手法可以窮盡,而人性無法窮盡;創作深入幽微,挖掘各種小切口,巧設極致戲劇結構,可以令“人性牌”這個打法,形成一個寬闊的創作空間和突出的內容特色。並且,當懸疑劇集對社會現實議題的關注,有了深邃的人性觀察與理解爲底,其討論就不僅僅關于是非對錯的二元分辨,更同時去揭開值得深省的複雜動因,形成更深厚的價值。

可以看到,在多年來的懸疑賽道深耕基礎上,優酷從一直持續的內容元素創新,正在進階到對新內核的笃定追求,以此進一步構建在懸疑賽道的獨特內容心智。

而白夜劇場未來撬動起的可能性或許會更大。其新思路吸引著行業頂級創作者與優秀人才團隊進入,令影像敘事手法頻繁創變,建設起影視內容融合創新、國劇精品化的一塊新場域。劇集創作可進一步突破邊界,以人性爲綱,具有強張力的懸疑類型可成爲一種靈活方法,給更多現實主義類型題材內容帶來具有想象力的創新。而內容的活躍創新,更會攪動激發受衆群體,有利于劇集市場增量的擴展……我們很期待在這樣的可能性之下,白夜劇場有力地爲國劇精品化拓展出新的空間。

0 阅读:13

黑白文娛

簡介:黑白文娛,有視角有料有故事的文娛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