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兒子寫詩向父親要錢,全篇20字無一錢字,好友:我把女兒嫁他

遙河 2024-04-09 21:23:44

自古亂世出英雄。在民國時期,有這樣一位風流才子,他從小天賦異禀,三歲熟讀論語,七歲妙語連珠,爲了向父親要錢,他寫下一首奇詩,全詩共20個字,竟然沒有一個字談到錢,卻讓老父親汗顔。

孩童父親的摯友對他的才識也頗爲欣賞,當場表示要將自己的千金許配給他,而這個七歲作詩的神童就是近代國學大師——黃侃。

老來得子,七歲作詩驚豔衆人

1886年(光緒十二年),黃侃出生在成都三道會館,他的父親叫黃雲鹄,進士出身,長年在四川爲官,最高升至四川按察使,爲清朝的二品大官。黃雲鹄爲官廉潔,執法嚴謹,被世人稱爲“黃青天”,頗受皇帝的恩寵。

但因爲他從不和官場同流合汙,最終還是得罪了權貴,此後黃雲鹄的官也越做越小。

黃侃出生的那年,黃雲鹄已經是67歲高齡,不過老來得子的他並未對黃侃過多寵愛,而是教子嚴苛。

在黃侃兩歲時,黃雲鹄就請來江叔海教他,一上來便授《論語》。在童年時期,黃侃反複誦讀十三經,包括周易、詩經、周禮、尚書和春秋等十三部儒家經籍,這也讓他對國學有了極其深刻的認知。

1890年,黃雲鹄辭官返鄉,一家人回到了湖北蕲春故居,隨後黃雲鹄開始潛心研究經學和書法。黃侃五歲時,黃雲鹄帶他到成都的武侯祠遊玩,回到家後,黃侃居然將祠壁上的大多數楹聯給背誦了下來,這讓黃雲鹄又驚又喜。

不過自從黃雲鹄辭官之後,黃家的家境已大不如從前,加上他爲官時清正廉明,家裏本就沒有多少錢,所以黃雲鹄只得外出任教,以謀求生計。

有一次,因黃雲鹄已經有兩個月沒給家中寄錢了,眼看著一家人就快吃不上飯了,于是7歲的黃侃就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向他要錢。

然而當黃父剛讀了一遍信中的內容時,卻感到很納悶,因爲這封信總共只有20個字,寫的是一首對仗工整的五言絕句:

父作鹽梅令,家存淡泊風。調和天下計,杼軸任其空?

等黃雲鹄又讀了一遍後,才忽然茅塞頓開,欣喜若狂,不禁贊歎黃侃這臭小子真是個天才。

原來,這首詩的意思是說:父親爲官時清廉,所以家中一直都有淡泊名利的風氣,現在父親仍在爲天下大事操勞,但卻要任憑家中揭不開鍋嗎?

此詩通篇都沒有提到一個錢字,卻把家中的窘境,和父親的疏忽全都表達了出來。

在黃雲鹄讀這封家書的時候,恰好摯友王鼎丞在一旁,見黃雲鹄笑的這麽開心,王鼎丞便問信中寫的是什麽,等他看了幾遍後,也欣慰地笑了,誇他兒子是個天才。

又想到自己的小女王采蘅和黃侃的年紀相仿,于是便和黃雲鹄定下了娃娃親。

年少留洋拜章師,歸來問鼎國學之巅

1902年,16歲的黃侃進入武昌文華中學堂進學,在校期間曾和同鄉的董必武、宋教仁和田桐等人宣傳革命思想,事後被學校開除。

1905年,在父親老友張之洞的資助下,黃侃到日本留學,同年8月加入同盟會。次年,黃侃拜入章太炎門下,從此,兩個孤傲之人相互欣賞,被衆人稱之爲“一對瘋子”師生。

1908年,黃侃回國侍奉生病的母親,不久之後,母親逝世。在喪葬期間,黃侃悲痛不已,當場吐血數升不止。在這之後,黃侃便留在國內,一邊教書育人,一邊講說民族大義。

然而沒過多久,黃侃就因爲在光緒和慈禧國喪期間,砸爛虎頭牌,痛毆校長,事後被迫出走日本。直到1910年,黃侃才重歸故裏。

一年後,黃侃又因宣傳先進革命思想,被學校解雇。在返鄉途中,同盟會友人給他設宴踐行,席間革命氛圍高漲,黃侃甚爲激動,于是趁著酒意寫下一篇題爲《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的文章。此文一出,瞬間在全國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辛亥革命之後,黃侃無心入仕,而是選擇奔走江湖,退居上海主辦《民聲日報》,後來又專注于教育事業。

黃侃曾在北京大學、金陵大學、山西大學和中央大學任教,其在聲韻、訓诂、文字方面的研究,遠承漢唐,近接乾嘉,自成一派,見解犀利獨到,爲中國傳統語言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是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

然而,這樣一位大師在男女之事上的表現,卻一塌糊塗。

外仁內欲的風流之子

雖然黃侃在學術上頗有造詣,但他的第一大愛好卻是女色。當年,刊物中就曾有過:“黃侃的文章走天下,實爲好色之徒,非吾母,非吾女,皆可妻也。”這樣的極端言論。

1903年,黃侃和王鼎丞之女王采蘅結爲夫妻。在之後的幾年裏,這對門當戶對的新人的確過了一段幸福安穩的新婚生活。

王氏是一個傳統女性,成爲人妻後不但溫良賢惠,深居簡出,還爲黃侃生下了七個子女,是個會過日子的女人。但時間一長,落拓不羁的黃侃就對這段婚姻感到了乏味。

黃侃本就常年在外奔波,兩人平日聚少離多。在北京女師任教期間,他遇到了同鄉、同族的學生黃紹蘭,從此一見傾心。黃紹蘭肄業後,前往上海開辦了博文女校,黃侃也跟到上海追求她。不久後,黃紹蘭就被這個風流才子打動了。

黃紹蘭

當時,黃侃的發妻還在家中,而爲了騙黃紹蘭和他登記結婚,便用了一個李某的假名。黃侃給出的理由是:“你也明知我是有家室的人,如果用真名,就犯了重婚罪。同時你明知還跟著我,也得負責任。”

然而,這一段假婚姻沒維持多久,黃侃就返回了北京女師,期間又和一個蘇州籍的學生彭欣湘私下結合。在這個時候,黃紹蘭已經有了身孕。

不過很快,黃紹蘭的好友就發現了黃侃的秘密,于是立馬讓黃紹蘭北上找黃侃。結果,黃紹蘭見到的卻是挺著大肚子的彭欣湘。

黃紹蘭得知此事後,悲痛欲絕,可因爲結婚證上的不是黃侃,而是李某某,所以根本奈何不了他。更可悲的是,黃紹蘭已經生下了黃侃的女兒,黃父對此憤恨不已,痛斥黃紹蘭辱沒家風,一怒之下便和她斷絕了關系。

後來,黃紹蘭投奔到章太炎門下,章夫人湯國梨爲她的遭遇感到同情,平日裏對黃紹蘭也是百般呵護,但黃紹蘭始終走不出黃侃給她帶來的巨大傷害,結果還是瘋掉了,不久便自缢身亡。

針對黃侃的所作所爲,湯國梨曾在文中嚴厲批判道:“(黃侃)有文無行,爲人所不齒”,“是無恥至極的衣冠禽獸”。

然而,章太炎身爲黃侃的恩師,他對這位大弟子的壞毛病卻表現得足夠寬容,認爲黃侃具有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中阮籍那樣的灑脫,不管他怎樣不守禮法,逃脫責任,但他在喪母時吐血數升,足以見得他是個孝順之人,內心仍然善良。

章太炎和湯國梨

而在黃紹蘭之後的彭欣湘,同樣沒有留住黃侃的心,在給黃侃生下兩個子女後,又被黃侃給丟下了。

後來,黃侃到了武漢任教,在此期間,他認識了素有“武漢三鎮第一美人”之稱的黃菊英。

黃菊英和黃侃同樣是同族,而且這個年輕女子還是黃侃女兒的同學好友,此時的她不過16歲。

那個時候,黃菊英時常到黃侃家做客,一來二去,黃侃便對這個年輕姑娘産生了愛慕之情。憑借著這一身的絕世才華,黃侃又一次俘獲了美人的芳心。

然而,因爲兩人的年齡差距懸殊,又是同族,所以兩人的結合時常惹來衆人的非議。但即便如此,黃菊英還是選擇嫁給了黃侃,成了他的第四任妻子,也成了黃侃女兒的後媽。

這一年,黃侃已經37歲了,而黃菊英才20歲。

在之後的12年裏,黃侃在未有過新歡,直到1935年,49歲的黃侃于南京病逝。

黃侃的一生,爲革命,爲學術奉獻了幾乎全部精力,爲人不阿貴,不媚俗,殷勤傳學,桃李滿天下,是名不虛傳的國學大師。但是,他又是一個多情的風流之輩,對幾任妻子的背叛和無情,也成了一大汙點。

25 阅读:16728
评论列表
  • 2024-04-17 15:14

    文人墨客多無情 衣冠禽獸冠多情

  • 2024-04-10 10:30

    與郭沫若相似

  • 2024-04-10 19:19

    自古才子多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