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記錄:徐霞客踩著石花瓣,登上峰頭寺,寺不大還沒有粉刷完畢

景致記錄 2024-04-17 22:48:15

前一篇旅遊文寫道,徐霞客路過雲南香米龍潭,進入青玄洞,抄錄洞中碑文,他還躍入洞底,匍匐窮究。緊接著,徐霞客踩著石花瓣,登上峰頭寺。此外他還見到比香米龍潭風景更優美的水潭。

(公元1638年)二月十二,徐霞客等人在青玄洞中往南走,一股溪水從西山下流出,他們溯流窮究,溪水分別從兩個洞向東流出,都是從石頭下溢出來,沒有大洞。他們越過出水石往上走,從水西面沿山往南行半裏,有洞,接連裂開三道門,靠崖向東,洞有一丈多深,高度也相同,三道門各自峙立,中間不互相連通,山石殷紅,洞前有桃花點綴,很有霞痕錦幅的意境,只是各個洞不相通,徐霞客感到可惜。

他們回頭眺望岩洞,似乎也不太深,便舍去不探,往南越過峰脊,他們從東南下山,西山口的四莊村有十幾戶人家的村舍。山峰南側,有一片龍潭,一百多畝大,直逼西山。西山的石崖,插入龍潭往下延伸。

道路盤繞石崖而上,他們登上石崖,沿龍潭東岸往南環繞,泄水的堤壩,在龍潭東南,水墜入深坑,往東流到小板橋。山峰西北側山崖回轉,石腳倒插,往東聳起一座崖壁,在潭中如拇指突起,上面建有柵欄,不知其中祭祀什麽神,下面是潭水流出之處,不知水洞大小。這裏水流回旋,石頭盤繞,峰崖倒聳,水波晶瑩蕩漾,比香米龍潭的風景更優美,可惜他們順潭東走了一裏,到了泄水的堤壩,不便從西崖攀越險阻而上。

他們從堤壩往南順西山走,平川中突起一石山支脈,石山西南轉彎處,有一座古廟,古廟前很多巨石嶙峋,如蓮花簇擁的花瓣,顔色是青色和赤黑色,石質鋒利,不像徐霞客從北邊過來見過的石頭,那些石頭顔色黑而石質平整。

他們進廟叩門,沒有人,就在走廊上吃飯後,沿向東突起的山峰,轉向南繞過峰嘴。峰嘴東面對著平川,背後是聳起的石峰,峰嘴下石頭棱角分明,如同側放的刀,有一股細流,從石頭間穿過,汩汩地往南流,徐霞客感到奇怪。擡頭眺望背後聳立的石峰,萬花雲集,千朵凝聚,覺得一定有靈境。

挑夫說:“最近建蓋了一座寺廟,名鶴鳴寺,不知道是否有人居住。”徐霞客讓挑夫、顧仆朝前走,他獨自返回去攀登石峰,他披開石峭,踩著石花瓣,登上峰頭寺所在之處。寺門向東北,中間有三間堂,供奉西方的觀音菩薩,左邊的樓祭祀文昌神,寺不大,而且沒有粉刷完畢。有一人住在裏面。原來兩年前,居民看到山頭上有鶴鳴的異事,而此人恰巧來到,便募錢蓋成這座寺,鄉人因感應而取名鶴鳴寺。那人留徐霞客住一宿,徐霞客因挑夫、仆人已經朝前走了,竭力推辭,沒等他燒茶就告別了。

鶴鳴寺南,傍靠在西山下的村舍很大。他們走了三裏多,又有陡峰從西山向東突出,與鶴鳴寺所在的山峰如同雙臂向前舒展,只是鶴鳴峰嶙峋而缭繞,這座山峰名石寨峰,聳拔而拱立,各不相同。峰前有村莊,名石寨村。

有一股泉水從峰下流出,彙成龍潭,比四莊小。他們越到堤壩南,順西山往南行,這一帶漸漸荒涼,沒有田地、村舍依托,想來是沒有水源的原因。他們走八裏,才有溪水往東流。他們往南,來到大路。正處在大路所對著的地方,東有竹叢村舍,是來時所走的路。他們順大路往南走四裏多,就到鶴慶府北關。他們在關外寄宿,于是進北門,這是舊城。他們往南走,轉向西,是禦前守禦所所在地。

他們進去敲門,張生去摩尼寺還沒回來。他們轉南走,再進城門,這是新城。徐霞客這才知道鶴慶府有兩座城,南城新北城舊,南城寬北城窄。他們進入新城,順府署向東南行,往東轉到府學前,朝南有大街,集市房舍都比較繁盛。不久,他們仍然往北出兩道城門,進入住所,飯剛熟,于是他們吃飯後休息。

鶴慶府石寶山彎隆獨聳,頂上是倔多尊者的道場。石寶山和西邊劍川州的石寶山同名,《一統志》稱峰頂山,應依從志書才對。象眠山和麗江府的同名,《一統志》稱龍珠山,也應當依從志書才對。

漾共江從平川中穿過,往南流到象眠山,分別流入各洞穴中,然後在山腹中彙合,往南流成一股,與楓木水會合,從東南注入金沙江。平川兩旁東部有五處泉水,從石寶山下流出;西部有黑龍潭、西龍潭等,從西部大山下流出。所以平川中土地肥沃、禾稼豐茂,在各府中第一。馮密的麥子,是各府第一,稱瑞麥,麥粒比普通麥子長一倍。

敬請關注“景致記錄”,看古今美景,謝謝!

0 阅读:1

景致記錄

簡介:記錄所見景致,記錄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