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狙神瓦西裏:潛伏4天不開一槍,一粒子彈帶走德軍狙擊之王

伊殇雪 2024-03-07 12:00:07

2001年,法國導演拍攝的一部電影《兵臨城下》引發關注,這部電影講的是二戰時期一位蘇聯傳奇狙擊手瓦西裏·紮伊采夫的故事。

最精彩的巅峰之戰就是與德國狙擊手科斯甯硬碰硬,他潛伏四天一槍不開,最後只用一顆子彈帶走德軍狙擊之王,塑造蘇軍戰爭曆史上的神話。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瓦西裏的故事。

蘇德戰爭爆塞瓦斯托波爾失守,海軍士兵申請上前線

1941年6月22日,位于白俄羅斯和波蘭邊境的一個小村莊居民陷入驚慌之中。

淩晨3點小村子被巨大的爆炸聲打破平靜,有村民沖出屋子看到天邊閃爍著橘紅色的火光,重炮爆炸的聲音一聲聲傳來。

幾分鍾後女人和小孩子的哭喊聲此起彼伏的響徹村子,同一時間遠在2000公裏外的莫斯科,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同樣也是徹夜未眠,當時正在與蘇軍高層爭執不下。

有人告訴斯大林德國可能會對蘇聯發起進攻,但因爲有《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這一說法受到許多人的質疑。

起初斯大林也不相信,就在這些人爭吵不下的時候,邊境的小村子已經陷入戰火。德軍發起“巴巴羅薩行動”,蘇德戰爭正式打響。

按照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的計劃,秋天德國的鋼鐵洪流會抵達莫斯科,並占領這座擁有兩千多萬平方公裏土地的國家,從此擁有數不盡的石油、天然氣、礦産、黃金和土地。

由于對于形勢誤判,蘇軍前期節節敗退付出巨大的犧牲。蘇德戰爭爆發前4個月,蘇聯軍隊中死傷達到35萬人,傷亡超過103萬人,失蹤高達37萬人。

蘇聯很快調整戰術頂住德軍一波波攻勢,但戰鬥民族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德國有忠實的盟友意大利,也不拒絕與德國在貿易上的往來,向對方提供稀土、鐵礦石等制造武器必須的産品。

可以說幾乎是憑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歐洲,蘇軍艱苦抵抗幾個月後,1941年10月31日塞瓦斯托波爾戰役爆發。

塞瓦斯托波爾是黑海艦隊的海軍基地,也是蘇聯的重要港口,爲了守住這個海港蘇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德軍則對于塞瓦斯托波爾港勢在必得。

德軍超重型榴彈炮從四面八方砸向塞瓦斯托波爾外圍的守護堡壘,眼看守在港口的軍隊就要頂不住,蘇軍立刻調集第44和第51軍,結果兩支軍隊在救援的路上就被德軍殲滅。

這一戰最終德軍取得勝利,塞瓦斯托波爾港失守,憑借著這場酣暢淋漓的勝利,曼斯坦因受到希特勒嘉獎並晉升爲德國陸軍元帥。

有一句話叫做“危機中伴隨著機遇”,蘇軍在這場戰爭中的失利卻改變一位軍人的命運,此人就是瓦西裏·紮伊采夫。

他本來是海軍後勤士兵,得知塞瓦斯托波爾港失守的消息後,向軍隊領導申請要去前線打仗,一度成爲令德軍聞風喪膽的狙擊之王。

從小跟隨祖父打獵,憑借精湛槍法屢立戰功

瓦西裏·紮伊采夫出生于亞列甯斯科亞,這個地方位于烏拉爾山脈附近,當地的居民靠山吃山,爲了生活的需要、也爲了更好的生存小練就一身打獵的本領。

烏拉爾山脈附近地廣人稀,有一些村子甚至只有幾戶人家,但是山上的野獸可不少,每到食物短缺的時候這些野獸總會對人造成傷害。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除了要有精湛的打獵技術之外,還需要對于危險的感知能力,剛學會走路的瓦西裏經常跟著打獵的祖父去森林裏尋找獵物。

稍微長大些祖父便開始教他使用弓箭,到了七八歲的年紀,瓦西裏就可以背著小弓箭跟隨祖父去附近的森林裏尋找獵物。

當時,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擁有一支屬于自己的借槍,12歲生日當天祖父親自送完成他的夢想,這也代表著祖父的認可他是一名合格的獵人。

少年瓦西裏在射擊方面很有天賦,不僅槍法出衆,而且還是一名出色的老師。他有一位表哥是斜視外加近視眼,根本不可能學會打獵,但瓦西裏不信邪親自教授表哥射射擊技巧,最終打中一只野羊。

除在打獵方面天賦異禀之外,瓦西裏的學習成績也非常的不錯,中學畢業後攻讀會計專業,直至1937年才應征入伍,加入大名鼎鼎的太平洋艦隊。

艦隊所在的駐地正是塞瓦斯托波爾港,由于他身材矮小被上級分到後勤部門。

剛開始瓦西裏非常擔心,自己長在大山裏連海都沒有見過更別說遊泳了,一個不會遊泳的人卻當了海軍,不免會被周圍的戰友嘲笑。

很快他就發現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大部分戰友幾乎也都是旱鴨子,一些人和他一樣從小到大都沒見過海,這也與蘇聯的國情有關系。

蘇聯爲防止發生意外情況,基層的士兵經常被異地調動,生活在索契的士兵很可能被調到零下二三十度的西伯利亞地區,像瓦西裏這樣長期生活在山裏、完全不會遊泳的人,被送上軍艦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此事並沒有影響瓦西裏從軍的熱情,在後勤崗位上兢兢業業,而別人也不知道他在狙擊方面的天賦。

1941年希特勒斯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發起巴巴羅薩行動,動員超過300萬名德軍在裝甲軍團的配合下,兵分三路向蘇聯發動攻擊劍指莫斯科。

突然爆發的戰爭打了斯大林一個措手不及,蘇德戰爭初期優勢一直在德國,作爲後勤士兵瓦西裏雖然知道發生戰爭,但卻感受不到前線的殘酷。

直至塞瓦斯托波爾港口被德軍占領後,瓦西裏才決定爲國家做點什麽,向所在部隊提出申請上前線戰鬥。那個時候蘇軍前線傷亡慘重十分缺士兵,上級領導就批准瓦西裏的要求。

1942年秋天,他和其他戰友由海軍被編入陸軍,登上開往斯大林格勒的火車。陸軍長官挑選士兵的時候,其他的士兵都被挑走了,只剩下瓦西裏一個人,原因就是身材太矮小。

後來他上級展現精湛的槍法後,一位長官告訴瓦西裏: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名狙擊手,每一發子彈都不能浪費,全部要打在德國佬身上。

與德國神槍手正面硬剛,憑一己之力消滅百位德軍官

瓦西裏參加的這場戰鬥正是大名鼎鼎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也是蘇德戰爭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爲獲得勝利蘇聯付出巨大的犧牲。

瓦西裏第一次完成狙擊任務是在1942年10月5日,當時他與自己的營長科托夫躲在一棟廢棄的房屋裏,兩人以窗戶作爲掩體等待敵人。

突然從遠處跑來一位德國士兵,營長向瓦西裏下命令殺死他,後者毫不猶豫的舉起手裏的槍支瞄准目標、扣動扳機,電光火石之間子彈射出德國士兵應聲倒地。

聽到槍響的另一名德軍朝掩體跑過來,瓦西裏再次重複剛才的動作將這名德軍擊殺,緊接著第三名德軍沖上來同樣被瓦西裏成功狙擊。

兩人返回營地,科托夫將瓦西裏出色的表現彙報給軍隊高層,部隊高層將一支編號爲2826的步槍交給他,希望可以成爲出色的狙擊手用手裏的槍擊殺更多敵人。

此後前線戰友們用血肉阻擋德國裝甲兵團,瓦西裏則成爲暗夜之王緊盯著每個目標,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他主要擊殺的就是德軍官員保證一擊必中。

據統計平均每天瓦西裏都會擊殺兩到三名德軍,一個多月的時間擊殺的敵人高達 232名,其中一大部分都是軍官,神秘的蘇聯殺手讓德軍聞風喪膽。

德軍意識到蘇聯軍隊中隱藏著一個狙擊之王,隨後也派出自己這邊的神槍手科斯甯,此人與瓦西裏一樣同樣出生在獵人家庭,百發百中的本領讓納粹元首希特勒也刮目相看。

在他的提拔下,科斯甯成爲德國一所專門培訓狙擊手學校的校長,抵達斯大林格勒的第一時間連續擊殺6名蘇軍。

得知這一消息瓦西裏憤怒之火熊熊燃燒,決定與這位德國狙擊之王上演一出王牌對王牌。

科斯甯像一頭孤狼喜歡單打獨鬥,每一次找的藏身地點都非常隱蔽,而瓦西裏不得不一次次的確認對方的身份,在這個過程中與他一同執行任務的戰友們接連倒下。

遇到這樣的事情很多人心中都會慌亂,瓦西裏卻擁有出色的心理素質,與目標人物玩起捉迷藏的貓鼠遊戲。雙方前前後後對峙4天,最終瓦西裏率先找到機會。

當天陽光耀眼,瓦西裏告訴戰友舉起鋼盔吸引科斯甯的注意,高手過招就在一兩秒鍾之間。

趁著科斯甯分神之際他拿起手中的槍,迅速瞄准目標毫不猶豫的射出子彈,此刻科斯甯也猜出對方的用意卻爲時已晚,躲在鐵板下的他被子彈擊中當場喪命。

德國神槍手被殺死的消息傳遍戰場,蘇軍士氣得到極大的提升,瓦西裏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的戰友,看上去強大的德國並非不可戰勝。

立下大功的瓦西裏開始爲蘇軍培養狙擊手,帶著自己的徒弟們在戰場上繼續與敵人展開鬥爭,共計殲滅德軍超過3000人。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瓦西裏在基輔經營工廠,1973年美國一位曆史作家威廉·克雷格以他爲原型寫了一部文學作品《兵臨城下》。

2001年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將其改編爲同名電影,瓦西裏的故事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只可惜瓦西裏沒有看到這部電影上映,因爲他在1991年去世,享年76歲。

對于此事,你有什麽不同的看法呢?

1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