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記錄:徐霞客向往的雲南古岡,爲首僧人,雖年輕會預測未來

景致記錄 2024-04-15 08:47:47

前一篇旅遊文寫道,木公用八十道大菜款待徐霞客,還送珍貴水果和奇特點心,如此殷勤,木公究竟有何事相求?這天,徐霞客想遊神奇的古岡,被木公婉拒,煩請他介紹賢者。

(公元1638年)二月初六、初七,徐霞客怕大把事等候久了,他心中不安,連夜挑燈,三更才睡,將全書分門標類,共分八個門類。

這晚,徐霞客校對完,寫了一封信交給大把事,說附近有古岡勝地,不知能否派向導帶他遊覽一次。

古岡距此地,大約十多天路程,山上有數個中空的岩洞,有四個池子,池水特別清澈,顔色各異,各放光彩。池邊聳立著三座山峰,凝雪瑩白遠超雪山。木公曾多次想去一趟古岡,衆大把事全力阻止,數年後才得以去成。他畫下古岡後返回。那畫挂在解脫林後樓的壁上。

徐霞客核對圖,知道了這一勝地。他詢問住持僧純一,純一說那裏有很多真正修行的人,各人住一個洞,絕食斷糧。爲首的僧人能用手將石頭捏成粉,用腳把坡踏成窪地,年紀雖輕卻能預測未來。木公還未成行,他就事先跟當地人說,有貴客要來,當地人更加相信和崇敬他。徐霞客十分神往,盼望去一次。

(公元1638年)二月初八,天明時分,細雨霏霏,大把事帶著書冊急行而去。純一和尚贈送徐霞客古磁杯、薄銅鼎以及芽茶,作煮水泡茶之用。

徐霞客備好馬,告別純一後下山。山路很陡,路北有溝澗。山崖腳,住房連接不斷,大多是木板房、草房。瓦房都是頭目家的,屋角全部插有兩面小旗作標志,桃花嬌豔、李花素雅,小旗隨風翩翩飄揚,桃花紅色的花瓣略微帶著隔夜雨滴,樹林碧綠籠罩在晨霧之中。徐霞客獨自騎馬,穿行在淒雨冷風的樹林中,景色絕美。

院東南村舍間有窪地,幹涸無水,亭台堤柳成了廢墟。兩裏外,有下陷很深的枯澗,石橋橫跨在溝澗上。徐霞客走到橋東,往南順著引來的水走,路過興盛十和村,曾經往東眺望的象眠山,已近在咫尺。以前通事答應帶他看象鼻水。此時,象鼻水環繞在前,黃峰山聳立在後。據說黃峰山上的府署內,樓閣極其盛大,有很多地方僭越制度,因此木公從不在府署接見客人。

徐霞客距黃峰三裏處,有一名把事拿著信,帶領一人挑著酒和肉,冒雨而來。徐霞客便和他們一齊從府署前經過,渡玉河橋,往東,仍然到通事家的小樓休息。徐霞客閱讀木公來信,原來木公請他向黃石齋求寫敘文,以及要他寫信邀請吳方生。之前,木公曾跟徐霞客談天下人物,徐霞客說:“唯一的完人就是黃石齋。他的字畫是翰林院第一名,文章是本朝第一名,人品是天下第一名,學問直接承接周、孔,是古今第一。但這人不容易見,也不容易求。”

木公于是問:“可以親身受到教益的,如陳、董等人之後,還有人嗎?”

徐霞客說:“人品很難。陳、董賢哲的行迹,後來也沒見有人繼承,即使有,哪能招致得來?但是,遠則萬裏無人相伴,近則前生、今生、來生自然相遇。有個吳方生,是我同鄉,因守邊疆而在省城僑居。這個人天子不能殺,死生不能動搖,有文有武,學問德行皆備,這也是不能失掉的機遇。”木公問能不能邀請得來,徐霞客答應寫信介紹。

使者拿著回帖返回。在前收下書的大把事來到,他按照木公的命令致謝,說古岡難得去,不作考慮就去恐赴不測。大概是他的托辭。據說去年冬天,木公對吐蕃用兵不利,好幾個頭目受傷,至今沒有恢複。

這天,雨不時地下,徐霞客在樓上眺望雪山,雪山隱隱約約、浮現不定。他往南窺視壩子,桃花柳樹缤紛,對著美景,他舉杯暢飲。

據說這一帶,每遇虎年,當地人就出一次天花,互相傳染,不斷有人死亡。因此,每到虎年,沒有出過天花的人,多數都躲進深山窮谷,不讓人知道。府城和邊鎮一有人傳染天花,立即把他遷到九和,斷絕往來,道路被截斷,禁令極嚴。九和是麗江府南部的邊鎮,在文筆峰南山主脈之外,與劍川州接壤。一半的人躲進山谷避免染上天花,而且那些已經五六十歲的人,仍然惴惴不安地逃避。

木公襲知府職的長子和第三子都沒出過天花,因去年是戊寅年,各自在山中躲避,跨年還沒回來。木公只有第二、第四子,已出過夭花。木公讓他第四子用書信問候徐霞客,請徐霞客到木家院研討文章。

(公元1638年)二月初九,大把事又捧著禮物來致謝,酬勞校書的工作。送他鐵皮褥子一床,黃金四兩。木公又寫信請他編撰《雞山志》,並懇請明天到木家院替他第四子改文章,然後出關。木家院有很大的山茶,用山茶送別代替折柳。徐霞客答應了。這一天天氣仍然沒晴,他還在通事樓上休息。

這裏的風俗新年正月重視祭天的禮儀。從元旦到元宵後的二十天內,舉行數次才結束。每一次祭天後,大把事設宴宴請木公。每輪完一遍,那些好事的人家要花費一千多兩銀子,因要祭獻金壺八寶。

這裏的土地,三年輪種一次稻谷。當年種稻谷,次年就種豆菜之類。第三年則休耕不種。又到次年,才再種稻谷。明朝初年到這裏戍守的漢人,如今都入鄉隨俗了。因明朝初年也是軍民府,如今則不再知道還有軍人了。只分官姓和民姓,官姓姓木,最初都姓麥,從漢代到本朝初年。太祖皇帝時才改爲姓木。民姓姓和,沒有其它的姓。麗江府北邊就是古宗。古宗的北邊就是吐蕃。他們的習俗各不相同。

古宗北部邊境雨少而只有雪,絕對沒有打雷聲。古宗人往南方來,到麗江府才聽到雷聲,覺得是奇異的事。麗江府北,去忠甸的路上有北岩,高寬都有三丈,崖石白色面向東方。每當旭日東升,人們穿著彩色衣服來到北岸下,整塊崖石上就會浮彩騰躍,煥然奪目,而且紅色尤其鮮豔美麗,如同鏡子的流光,彩霞的幻影。太陽升高後則不再是這樣了。

敬請關注“景致記錄”,看古今美景,謝謝!

0 阅读:2

景致記錄

簡介:記錄所見景致,記錄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