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這樣下去,國産劇怕是不敢再碰這個題材了

電影雜志 2024-05-17 13:58:27

老年人當主角的國産劇是越來越少了。

哪怕是生活劇裏,也都是一群小年輕們在上演愛恨情仇。

父母輩們都是作爲配角,在劇裏要麽阻攔子女談戀愛了,要麽叨叨叨上演窒息的親情了,俨然成了討人厭的反派設定。

最近卻有一部國産劇,三個主角加起來都210歲了。

照理說,不可能有啥市場號召力啊,但看了一眼海報,喲,童年這不是又回來了嗎——

《老家夥》

叫老家夥,還真沒叫錯。

張國立今年69了,張鐵林也66了,年齡最大的王剛也都75了。

還能看到鐵三角重聚,那都是時代的眼淚。

要知道《鐵齒銅牙紀曉岚》都已經開播距今25年了。

這部國劇經典、暑期必看,是無數80/90後的童年回憶,也讓“鐵三角”這一組合深入人心。

那個時候還不流行嗑CP,但真要論資排輩,鐵三角那絕對是CP界的祖宗了。

不過這幾年隨著三位的年紀越來越大,尤其是王剛老師基本已經不怎麽接戲了,所以三個人還能聚一塊拍戲,已經非常難得了。

這回在《老家夥》裏,三個人依舊是相處拆台的老年損友幫。

在退休的年紀裏本應該頤養天年,結果一件事接著一件事的發生,讓三個人的家裏雞犬不甯。

先是張鐵林扮演的是董事長老陳,打拼了一輩子,從一個小小的電子廠發展成爲業內龍頭企業,結果集團被收購了。

促成收購這件事的還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徒弟,結果徒弟一拳打倒老師傅。

董事長來上班,就開個會的工夫被奪權了。

張國立扮演的是集團裏曾經的骨幹老肖,不過早已退休,平常就是組織一些合唱團什麽的。

本來還打算在集團周年慶典上表演呢,集團被收購之後,董事長下台了,到了白忙活一場。

王剛扮演的也是集團裏的退休老員工老孫,但跟那兩位不同的是,他屬于非常機敏的老油條。

對于集團裏的任何風吹草動都了如指掌,而且非常喜歡占便宜,逮住機會就薅公司的羊毛。

知道集團被收購之後就想拉攏老陳做生意。

原來集團打算將曾經的老廠區改造成老年社區服務中心,一直沒合適的人去牽頭。

現在老陳雖然在集團裏沒話語權了,但集團爲了照顧“前任董事長”的感受,決定讓他去當這次改造的總負責人。

老陳肯定不樂意,原來威風八面萬人之上,現在成了一個包工頭,誰樂意誰幹。

老孫樂意啊。

別看老年社區不咋地,但處處是商機,如果能拿到批文,蓋個十幾層樓,再轉手一賣,躺著數錢的老年生活不就近在眼前嗎?

于是在他組團下,老肖也被拉攏進來,三個人開始就改造老年活動中心展開了一段別開生面的老年生活。

三個退休老人合夥搞事業,在他們這個年紀裏有點不太切合實際。

不過看了前幾集,編劇想展現不是什麽老年人再就業這個話題,而依然是國産劇裏最喜歡的群像戲。

但國産群像劇,其實很難拍得好看。

尤其是同齡主角,慣用套路是讓三五個湊一塊,然後上演各自的煩惱和辛酸。

什麽失戀了,離婚了,無病呻吟了,吵架和好了。

幾個人之間再發生點摩擦和碰撞,最後大家一笑泯恩仇,跟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

同樣《老家夥》作爲一部“老齡”生活劇,年輕人退居二線了,所有的主線都是圍繞著三個“老家夥”展開。

當然他們都有家庭,但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先是老陳一家子,雖然他家不差錢,但是在外打拼多年的老陳對于自己兒子疏于溝通,導致兒子跟他之間有很深的隔閡。

當了一輩子公司領導,享受慣了被阿谀奉承的生活,咋兒子就對自己愛答不理呢?

不行。

于是逮住機會就要給兒子上課,插手兒子的創業,導致父子關系十分緊張。

老肖則像個操碎了心的老保姆,一家子四代人住在一起,他既要照顧高齡的老母親,還要給兒子以及孫女買菜做飯。

結果老母親明著偏心小女兒,常常道德綁架老肖。

老肖的兩個兒子也很反感父親事事都要攬的心態,一個勁想要和他撇清關系。

老孫是三個人裏最自在的那個,因爲他的老婆是個賊有錢的女強人。

雖然兩個人感情不和早已分居多年,但從法律上說老孫坐擁老婆的一半財産,所以他時常以此拿捏妻子給自己打錢。

只是作爲男人,讓老婆養活也確實沒面兒,所以聽聞老年社區改造這個事情之後,他決定幹一票大的,在妻子面前揚眉吐氣。

然後就厚著臉皮從妻子那裏要來了500萬投到了老年社區的改造項目。

眼看著房子都起來了,養老中心卻沒有一個老人。

于是在一頓雞飛狗跳的各種奇葩情節的推波助瀾下,三個人湊到一起,作爲第一批養老人員入住了養老社區。

自此,三條線算是彙到一起了,劇情依舊是插科打诨,耍貧鬥嘴。

有大媽因爲輕信了理財導致房産被查,于是找三劍客給出主意,結果老肖還真熱心腸給人幫忙去了,又是找律師又是找公證處,俨然居委會大爺的做派。

所以你要問這劇情演了那麽多集究竟演了個啥。

其實還真不好說,它的主線不是那麽清晰,也沒有什麽特別大的戲劇沖突,整體很溫吞。

更何況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向來很枯燥,哪怕是讓他們合作去搞事業,它還是枯燥的。

家長裏短,才是這類劇的核心。

糟心的親戚,操不完的心,鬧不完的別扭,和永遠都端不平的那碗水。

鐵三角重聚本身話題十足,但開播之後該劇的評價並不太好看。

大家對于鐵三角的濾鏡,多來自《鐵齒銅牙紀曉岚》裏三個人之間高智商的牽制和鬥法。

看他們下凡成了唠唠叨叨一身臭毛病的老大爺,自然就有落差。

其實國産劇市場裏,“老人戲”一直以來受衆都非常有限,更別說這幾年國産劇又特別愛將老年人塑造成自以爲是、蠻不講理的老古董,于是更加劇了觀衆對于這一題材的刻板印象。

哪怕是請來鐵三角如此有情懷的國民老戲骨,外加趙冬苓這樣的大編劇也掩蓋不了評論區對于劇情和人設的質疑。

想靠情懷來改變市場拉動年輕觀衆,只能說《老家夥》可能又是一次失敗的嘗試。

0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