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17航天員再次修太陽翼!畫面顯示受損點,不止一處遭流星破壞

有趣探索 2024-03-06 18:28:57

時隔72天,神舟17號航天員再次執行了出艙活動,和上次一樣,此次任務仍是修複天和核心艙上的柔性太陽翼,保證空間站的電力供應,只不過修複位置不一樣,證明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不止一處遭流星破壞。

自中國空間站首個艙段天和核心艙入軌以來,中國航天員多次執行出艙活動,安裝擴展泵組、安裝腳限位器、擡升航外全景相機視野等,但神舟17號航天員出艙活動是維修受損的太陽翼,難度有所增加。

2023年12月21日,神17航天員首次執行了出艙活動,出色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的維修任務,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首次,可以說是備受外界關注。

2024年3月2日,神17航天員再次執行了出艙活動,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太陽翼維修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公開了維修太陽翼的畫面,畫面顯示受損點,再次受到外界的關注。

2023年12月,一張關于神17航天員維修太陽翼的照片在外網瘋傳,航天員湯洪波站在機械臂的腳限位器上,面向天和核心艙太陽翼,背對夢天實驗艙的貨物氣閘艙出艙口,正在全神貫注地維修著。

天和核心艙共有兩組太陽翼,總面積超過134平方米,前進方向左側和右側各有一組太陽翼,太陽翼的作用是將光照轉化爲電能,給天和核心艙上的所有設備供電,包括生命維持設備、通訊儀器和實驗設備等。

天和核心艙左側太陽翼頂部靠近夢天實驗艙的貨物氣閘艙,很顯然,在上一次出艙活動中,湯洪波維修的是天和核心艙左側太陽翼。

這一次,中國載人航天公開發布了神舟17號航天員維修太陽翼的畫面,站航天員在機械臂腳限位器上,機械臂通過天和核心艙的底部,將航天員安全送至太陽翼維修點。

其中一個鏡頭顯示了天和核心艙側面上的五星紅旗和中國載人航天標記,這是天和核心艙大柱段左側,而機械臂將航天員送往另一側,說明維修的是天和核心艙的右側太陽翼,說明中國空間站太陽翼不止一處遭微流星破壞。

近地軌道看似極其空曠,實則危機四伏,宇宙射線、微流星、太陽風都會給航天員的安全帶來威脅,宇宙射線和太陽風能有效預防,但微流星卻通常防不勝防。

空間站並不害怕大型物體的接近,因爲大型物體很容易被巡天設備設備所發現,然後空間站可以通過機動變軌來避讓,但微流星有的細小到無法被巡天設備發現,它才是空間站受損的罪魁禍首。

太空中的微流星長時間受到星球引力牽引,飛行速度甚至超過第一宇宙速度7.9公裏/秒,是子彈速度的數倍,如果是正面相撞,撞擊的破壞力極大,空間站唯一的做法是給重要設備增加防護裝甲,降低傷害。

即便如此,時不時地爆出國際空間站受微流星破壞的消息,2021年,加拿大提供的空間站機械臂被微流星擊穿,2022年,俄羅斯聯盟飛船的冷卻系統被微流星撞報廢,2023年,俄聯盟飛船再次被微流星撞出一個小坑。

太陽翼要接受光照,無法增加裝甲,我國柔性太陽翼厚度爲0.6毫米,考慮到微流星的撞擊,特意進行模塊化設計,由很多獨立的太陽能電池片組成,即便其中一片壞了,也不會影響整體供電,另外,方便航天員進行維修更換。

目前,我們空間站由天和核心艙,夢天實驗艙和問天實驗艙組成,夢天實驗艙和問天實驗艙柔性太陽翼面積更大,夢天實驗艙和問天實驗艙也是兩組太陽翼,翼展長度達55米,總面積達276平方米。

面積越大,遭受微流星撞擊可能性就更大,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空間站太陽翼上不可避免地出現新的受損點,未來,空間站航天員將繼續執行空間站太陽翼維修任務。

33 阅读:20125
评论列表
  • 2024-03-07 09:27

    其實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太空垃圾就是美國制造[笑著哭] 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在航天領域打了個先發,美國擔心蘇聯利用太空偵查自己,就一口氣向太空發射了幾十噸細小的銅針,數量上億,對外說是爲了反射電磁波從而實現全球無線通信[笑著哭]

  • 阿白 31
    2024-03-07 08:27

    偉大的航天員[點贊][比心][禮花][祈禱]

  • 2024-03-07 07:23

    不是流星,是太空垃圾。

    左手戀右手201706 回覆:
    太空垃圾沒有那麽大的速度,在同樣高度的軌道上,相對速度不會差別很大。
  • 2024-03-07 08:55

    估計不是微小流星撞的,而是人造的太空垃圾!

  • 2024-03-07 09:45

    “人類燈塔之光”馬屎顆每年還往太空扔數以千計的星鏈呢,整個低軌軌道密密麻麻的,以後別說在軌航天器了,哪怕只是發射上去都會撞到它的小衛星,你說危險不危險?

  • 模塊化組件多重要。可以隨時更換配件。

  • 2024-03-07 08:19

    空間站外能不能外挂一些微型無人機,定期釋放出去對整個空間站進行巡檢和維修,維修完成後飛回來充電。應該是真空電力推進霍爾發動機還不成熟。

    蒙古國烏蘭巴托用戶 回覆: Patrick
    你沒看人家說的是霍爾推進嗎?你的印象中無人機是不是就帶個螺旋槳的那種?
    Patrick 回覆:
    充電?[得瑟]哥哥,那是太空,沒有空氣,充電的無人機怎麽太空“飄”?
  • 2024-03-07 12:36

    目前這都不算新聞了!中國航天越來越強了!

  • 2024-03-07 10:30

    那人在倉外活動是不是也有被微流星擊中的風險?不過風險應該極低!

  • 2024-03-07 00:32

    以後科技發達,會研究出防衛盾的幾百年後

    八零後~大叔 回覆:
    太空沒有那麽能量條件
    嘟嘟嘟 回覆: 八零後~大叔
    核啊
  • 2024-03-07 09:02

    沒有能量罩不行啊,趕緊研發

  • 2024-03-07 15:14

    應該搞一套全智能激光防禦外挂系統,采用小型核能發電供能,球型空間雷達探測,360度主動燒蝕靠近空間站的一切物體,才是最安全的,靠收集碎片雖然看似可行,但是日積月累增加了空間站的負荷,不利空間站的運行,再者說處理這些垃圾也是非常麻煩的事情,不是那麽容易的,所以采用激光防禦應該是最優方案,這就需要科研人員攻堅克難搞出這套系統來,問題將迎刃而解,不再是難題了!

    模型 回覆:
    速度太快了
  • 2024-03-07 23:05

    唉,早生了幾百年。這輩子是看不到天宮打開能量罩了[笑著哭]

  • 2024-03-07 11:58

    美國鬼子搞破壞!

  • 2024-03-07 04:08

    有沒有可能是“人爲”的呢?

  • HZH 2
    2024-03-07 08:35

    真漂亮

  • 2024-03-07 00:42

    看來太空太多碎片了

  • 2024-03-07 13:20

    時候研發太空垃圾回收技術了。

  • 2024-03-07 12:47

    告訴:歐美垃圾,這是假的,在我們家實驗室完成的

  • 2024-03-07 15:28

    如果維修過程中有碎片撞到航天員身上那就危險了

  • 2024-03-07 07:18

    不知道華爲的昆侖玻璃能不能扛得住啊……

    雨芯 回覆:
    三星蘋果的都不行
  • 2024-03-11 00:55

    是被美國破壞的吧?

  • 2024-03-08 00:29

    牛逼[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3-11 01:18

    雙層設計折疊[得瑟]

有趣探索

簡介:分享有趣有料的科學知識,咱們一起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