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張愛玲在美國去世,立下4條奇怪遺囑,衛生間扔滿衛生紙

聰征說社會 2024-05-12 20:16:49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Neil

編輯|t

引言

什麽是中國文壇的遺憾?是林徽因的孤獨辭世,讓梁思成悲痛萬分。是徐志摩爲見夢中情人林徽因登機,卻遭遇空難,讓自己永遠停留在34歲的年紀。民國的文學,總的去看,魯迅這樣的清醒人是極少的,大多數作家都是表面理想主義,但卻現實的可怕。

誰是民國文壇中,經曆絕望痛苦最徹骨的作者?筆者給到的答案是張愛玲。她的一生,是一本極端意義上的悲劇小說。

不是絕症的一刀斬落,而是鈍刀割肉的歇斯底裏。從童年到晚年,從親情到愛情,諸多情感之苦,侵蝕著她強大的內心,讓她在離世時,浪漫又狼狽。

(張愛玲老照片)

一、四條遺囑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屍體在洛杉矶西木區她租住的公寓被發現。當警方前往公寓調查時,剛開門便能夠聞到屍體傳出的腐臭味道。張愛玲的屍體,就躺在屋子中間的藍色地毯上,穿著紅色的旗袍的她,表情平淡,顯得是那麽淒涼。

她頭頂的日光燈,照耀著她的屍體,也加速了屍體內部的腐化。在房間的衛生間裏,到處丟著衛生紙,看上去極爲潦草,不禁讓人猜測,張愛玲在死前到底經曆了什麽。在屋子裏,警方發現了張愛玲留下的四條遺囑,每一條都顯得那麽徹人心骨。

(張愛玲老照片)

遺囑第一條:所有的財産以及私人物品,都贈予香港的宋淇和邝文美夫婦。第二條遺囑:不必爲自己舉辦任何葬禮。第三條遺囑:骨灰要撒到沒有人居住的地方,若是陸地,那也要撒到空曠的地方。第四條遺囑:將林式同先生作爲我的遺囑執行者。

張愛玲的遺囑中,沒有提到親人,沒有提到愛人,只提到了友人。不想舉辦遺囑,不想骨灰在有人煙的地方被灑下,就好像她希望自己的離世“見不得人一般”。她這一生,在陰影中成長,在浪漫中沉淪,用淒慘的主色調,诠釋了自己對于理想主義的追求。

(張愛玲老照片)

二、看男人的眼光

祁文美曾經發布過一篇文章《我認識的張愛玲》。她通讀過所有張愛玲的作品,在她來到香港的時候,兩人曾成爲過同事。對于張愛玲而言,祁文美不光是自己的粉絲和同事,還是唯一能夠從靈魂深處,真正讀懂自己的摯友。

從如今的角度去看,張愛玲是民國時期偉大的作家,但是放在曾經,張愛玲面對的非議實在是太多了。其中絕大部分,是她看男人的眼光不行。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濫情的胡蘭成,更是一個漢奸,一個看上了張愛玲稿費的渣男。

(祁文美宋淇夫妻照片)

在汪僞政府倒台之後,胡蘭成進入了狼狽的逃亡狀態。此時的張愛玲知道,自己深愛的男人,和自己結婚1年之後就出軌了,但是她依然願意將自己的勞動所得,寄給逃亡過程中的胡蘭成,讓其花銷。

就算是最後愛的身心俱疲,對濫情的胡蘭成徹底失去信心,她也給到胡蘭成30萬元的稿費,從此回頭,不再愛他。她從未怪罪胡蘭成,在她的心裏,愛是自己賦予的情感,胡蘭成的濫情,是他的事情。她自己的愛,不需要胡蘭成負責,哪怕在婚姻中,也是如此。

(胡蘭成與朱天文)

三、祁文美的解讀

張愛玲去到美國後愛上了比自己大29歲的賴雅,兩人幸福度日,但也過得結局。當外界不斷質疑張愛玲看男人的眼光時,祁文美卻不這麽認爲。

祁文美認爲,張愛玲是一個要強的女人,是不被舊社會思想束縛的女人,更是一個注重才華的女人。才華在她的眼中,是她愛情以及交友的第一要素。無論是于胡蘭成還是賴雅,與他們交流談情,才會讓張愛玲感到享受,沉浸其中。

(胡蘭成在日本照片)

張愛玲並不看重愛情的結果,更不在乎爲了愛情所支出的花費。寫稿賺錢給愛人花,這是她心甘情願。她的愛情不願意被政治因素所困擾,哪怕對方是漢奸,哪怕賴雅比自己大出了29歲,只有滿足她對浪漫的理想主義,才真正給到她愛情的甜蜜。

四、衛生紙般慘敗的童年晚年

遺囑中沒有出現任何一位親人,她仿佛不希望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知道自己的喜訊,躺在那張藍色毛毯上,永遠躺著,讓日光燈就這麽照射著。她仿佛活在現實之外的人,童年的陰影將她推出了現實。

(張愛玲老照片)

從身份上看,張愛玲的家境很不錯,背景也極爲顯赫。她是李鴻章的重外孫,是張佩綸的孫女,是清朝長江七省水師提督黃翼升的玄外孫。這樣的背景,讓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含著金勺子長大,成爲了一個纨绔子弟。

吃喝嫖賭,抽大煙注射嗎啡,那是樣樣精通。母親黃逸梵無奈離開,去往國外,張愛玲自然只能載父親的身邊生活。在父親和自己的繼母在一起之後,她的日子就如同狗血電視劇中的情節那般,被虐待,被打壓,無法反抗,痛苦不已。

(張愛玲老照片)

這讓她的童年,蒙上了陰影,這份陰影一直陪伴著自己長大。養成了她“不食人間煙火”的性格,很少有人真正能夠走入她的內心,她的作品,也總是帶有白色的悲劇色彩,那是她自己的人生影子,就如同她離世時,廁所的衛生紙一般慘白。

關于廁所爲什麽會丟滿衛生紙,後世最爲流行的說法,是她的精神在當時出現了問題,並且也是一個易敏感體質。她在給朋友寫信的時候有說自己每個月都需要購買兩百美元的殺蟲劑,她總會認爲自己的身上有很多虱子在爬。

(張愛玲和丈夫賴雅)

這是一種恐怖性神經症,父母以及繼母對她造成的傷害,使得這種疾病不斷蔓延到她身體的神經之中。特別是繼母對她的身體摧殘,是她內心最不願意提及的記憶。張愛玲的晚年,過得孤獨寂寞,但這是她的選擇,她大可以回國,但她不願意面對過去。

她選擇在寂寞中死去,也享受著人生的寂寞。她對于中國文壇造成了轟轟烈烈的影響,用悲慘的一生,展現著自由女性在新世界中的獨特魅力。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人生,張愛玲的人生也許不幸,但絕對傳奇。

參考資料:

閨蜜•張愛玲 | 也只有邝文美能體察出張愛玲並非孤芳自賞、拒人于千裏之外.鳳凰網讀書,2013-08-28

邝文美的“暖”:張愛玲生命裏最好的遇見.澎湃,2022-01-11

0 阅读:12

聰征說社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