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天才女演員,火出了圈

獨立魚電影 2024-05-20 10:49:59

這些年,台娛許多女演員頻頻轉型。

從70代的賈靜雯、林心如,到80代的林依晨……

都先後出演了風格不同、形象各異的媽媽型角色,而且也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好評。

最近,又有一位80後女演員成功轉型。

她就是曾經許多人的初戀女神,陳意涵。

而她所帶來的「媽媽」角色,更加炸裂。

又瘋又「惡」,又美又生猛。

不過,雖然她在形象與表演上都突破極大。

但整部影片最受關注的,卻是另一個天才女演員。

最近,這部電影終于上線。

魚叔今天就來說說這部母女表現都很炸的新片——

《小曉》

本片的兩位女演員,都提名了去年金馬獎。

陳意涵提名了最佳女配角,不過最後遺憾未得獎。

但她得到了另一個重要獎項:第5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的影後。

令人驚喜的是,12歲的林品彤憑借這部電影,成爲金馬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後。

此前,台灣金馬獎影後的最年輕獲得者一直是《天浴》中17歲的李小璐。

直到去年,才被刷新。

不少人在看了此片後,被林品彤的表演震撼。

兒童影後影帝一直都有。

早在1994年,4歲的薇朵兒·希維索,憑借《小孤星》拿到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去年的柏林電影節也頒出了史上最年輕的最佳主角獎——

9歲的西班牙小演員,索菲亞·奧特羅。

還有不能不提的戛納最年輕影帝,14歲得獎的柳樂優彌。

這些孩子雖然年紀尚小,但在電影中的表現著實不一般。

那林品彤的天才之處在哪裏呢?

她飾演的角色不一般——

過動症兒童。

過動症,又稱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

這種病的表現爲,比起同齡人,他們維持專注的時間不長且容易分心。

對于他人來說,這樣的孩子是非常頭疼的存在。

小曉(林品彤飾)的老師與同學就深有體會。

上課的時候,小曉要麽總是在大聲玩遊戲,要麽就是無意識地晃動椅子制造噪音。

犯錯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小曉也是一刻都停不下來。

過分翻動圖書,不停轉動椅子。

去年魚叔和大家推薦的日本電影《這裏是亞美子》中的亞美子也是過動症兒童。

飾演亞美子的11歲小演員大澤一菜,也因此被提名日本每日電影獎評選的最佳新人女演員。

不過,比起亞美子躁動的表現。

小曉更多展現出的是,過動症兒童具有攻擊性的一面。

不少研究者表明,過動症兒童常發生沖動行爲,其實是他們對外界不安的一種應激表現。

無需多說,小曉的不正常必定會引起他人的敵意。

她在學校裏是同學霸淩的對象。

面對這種情況,小曉的選擇是反擊。

推搡、尖叫、拿筆尖刺向他人...

除此之外,小曉面對自己不能理解不能處理的感情也會有應激的表現。

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她的媽媽薇芳(陳意涵飾)。

因爲常年要處理小曉帶來的一系列麻煩,薇芳已經疲憊不堪。

她不僅放棄了鋼琴老師的工作,以便全身心照顧小曉,還要面對其他家長的排擠與質問。

薇芳一直試圖與小曉溝通。

只是,對于小曉而言,她無法處理這種感情。

每次在學校出了問題,小曉內心其實存在愧疚感的。

但面對媽媽,她不知道該如何表現,于是就會尖叫,咆哮,拒絕溝通。

另外,對于媽媽放棄工作來照顧她,小曉同樣有愧疚感,也同樣不知該如何表達。

不斷聽到媽媽的抱怨,又不知如何處理內在的情感。

小曉開始通過攪爛面前的蛋糕,來一同攪爛自己內心過載的情緒。

但在薇芳看來,這又只是一種病發的表現。

小曉就像一個隨時會引爆的炸彈,將薇芳的生活被炸得一片廢墟。

必須要說,林品彤對于過動症兒童的演繹的確厲害。

不僅僅體現在她的肢體反應,還有複雜的情緒流動。

其實,整部電影的故事開始于一場「捉奸」。

受人排斥的小曉,一直很孤單。

但班主任老師保羅(劉俊謙飾)卻能走進小曉的內心。

他不在意小曉的與衆不同,被人當成一個「怪物」,而是拿出最大的包容與愛護心。

再加上保羅年輕帥氣的外表,也讓小曉這個初入青春期的女孩産生親近之意。

只是沒想到,保羅卻和自己的媽媽有著不正當關系。

某天放學,小曉看到保羅和薇芳舉止親密。

于是她就叫了計程車跟蹤二人。

在樓下等待的時候,小曉不停用頭撞擊著車窗,透過玻璃與雨幕直勾勾盯著緊閉的公寓大門。

雖然比平常躁動的模樣看起來平靜不少,但小曉的身上直白地傳出一種「背刺感」。

小曉最終還是發「瘋」了。

不同于同齡孩子撞破這樣的醜聞會下意識逃避或驚慌。

小曉直接上門「捉奸」。

而小曉的「瘋」,也將另一個「瘋女人」拉入觀衆視野。

那就是薇芳。

陳意涵演繹的薇芳,是一個不完美卻又很生猛的母親形象。

薇芳並非單身母親。

只是因爲丈夫在國外工作而獨自帶小曉而已。

但她從不覺得與保羅出軌有什麽不對。

小曉「捉奸」上門,薇芳絲毫不在意。

躲什麽躲?有什麽好躲的?

之後,幹脆堂而皇之讓保羅住進自己的家中。

帶著小曉組成了臨時的一家三口。

不過即便如此,薇芳也會吃小曉與保羅的醋。

遊泳時,保羅和小曉玩得興奮,薇芳在一邊悶悶不樂。

撞見二人扭在一起興奮打鬧,她也會感到不悅。

事後不停詢問小曉剛才在開心什麽。

還說著,很少看到女兒和自己在一起這麽開心。

這種嫉妒,透露出一絲暧昧的感覺。

面對小曉的問題,薇芳也「不講理」。

對內,她從不掩蓋自己對小曉的不耐與厭煩。

不要說發自母愛的關懷,她甚至會「以暴制暴」。

小曉犯錯被停課三天在家,于是她想要玩上三天三夜。

薇芳不但不勸說女兒這樣不好,反而陪著她鬧。

小曉困了想要睡覺,她一巴掌把女兒拍醒勒令其不許睡覺。

你以爲你是誰啊?

爲什麽全世界都要這樣陪你玩啊?

對外,她又無條件站女兒。

哪怕小曉是傷害人的那一方。

群組有必要講成這麽誇張嗎?

她現在是殺了人,還是怎樣。

可有時候,薇芳還是會做得有些過。

在小曉病情變嚴重出現肢體應激反應的情況下,帶著她出席親師會,讓小曉直面其他家長的控訴。

好似完全不在乎,女兒會因此出現更加過激的行爲與更深的心理傷害。

如此一個不完美但極其生動的母親形象,確實在華語電影裏不多見。

不正常的女兒,又「瘋」又「惡」的媽媽。

這是一個充滿了扭曲感的故事。

而且,保羅這個男性角色看起來也是一個突兀的存在。

他和薇芳的關系沒有開始的前因,只有糾纏的現在進行時。

對待小曉過于「聖母」的態度,以及在女性家長中遊刃有余的模樣都讓他看起來一股假假的「塑料味兒」。

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就會發現:

保羅其實並非一個具體的男性,而是小曉與薇芳內心傷痛與渴望的投射。

實際上,扭曲的母女關系正是本片最核心的主題,也是最大的亮點。

有關心理疾病群體的過往作品,基本上都會産生一個共情其中一方的視角。

但本片卻通過「黑化」母女雙方的形象,並借由保羅這一角色來客觀探討造成這對母女困境的原因。

首先,在薇芳和小曉的世界中,幾乎只存在冷漠與自私的他者。

小曉的同學自不必說。

孩子的惡意完全可以來自沒有緣由的地方。

他們僅僅是知道小曉有病,就可以誇大一切不堪的想象丟向她。

說她臭,說她是豬。

打她、嘲笑她,好像都是理所應當。

小曉就像她喜歡的那只學校養的貓頭鷹,被關在籠子裏任人欺負無法逃脫。

而薇芳呢?

雖然看起來她絲毫不在乎女兒,但實際上她爲女兒做得一點也不少。

只是,不見好的情況以及家長們一棍子打死的態度,讓她越來越麻木疲憊。

就像讓小曉被停課的那件事情。

所有人都只看到是小曉推搡了同學。

卻不知道這個同學在外面霸淩欺負一個智力有問題的孩子。

小曉只是想要對方不要再欺負他人。

當然,小曉的行爲過激不對。

但從來沒有一個人想要多走一步去試圖理解小曉爲何如此。

而是將所有的怒氣與怨恨,通通砸在母女二人的身上。

只有保羅,以善良、包容對待她們。

其次,男性的缺失,讓母女二人的生活也十分不正常。

對于薇芳而言。

丈夫常年不在家,無論是家庭支持還是女性需求都得不到滿足。

保羅的存在,彌補了薇芳的這些缺失。

對于小曉而言,保羅也是填補父愛的存在。

最後,在這個各種追求「正常」的社會中,薇芳與小曉始終是異類。

無論如何,因爲小曉的特殊,上面所言一切困境是她們無法逃脫的現實。

就像保羅,無論如何偏愛她們,最終還是在不倫關系的暴露之後,選擇離開。

生活,對于小曉與薇芳而言,就是一道無解的難題。

電影最後,小曉在暴風雨中,將象征母女二人欲求的保羅關進鳥籠中。

好似要掙脫生活帶給她們的不公。

但在風平浪靜後,一切又回到什麽都沒有改變的模樣。

這對母女,只能再次回到日複一日相互糾纏、相互折磨的生活中。

仔細想想。

即便沒有過動症這一特殊因素存在。

不少女性在生活中也同樣面臨著無謂的惡意與挑釁。

對于她們而言,那些藏在生活各個角落中的「日常」帶來的痛苦與窒息,並不比小曉母女二人的不正常少。

但她們只能如同小曉與薇芳一樣。

自我和解,自我壓抑,然後繼續走下去......

1 阅读:342
评论列表
  • 2024-05-20 17:15

    爲啥阿街開分那麽高啊

  • 2024-05-20 14:49

    什麽時候我們也能多多關注一下現實題材,不要光會制作一些“霸總”、“甜寵”之類!

  • 2024-05-20 16:43

    賈靜雯、林心如、陳意涵,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寶島女演員。

獨立魚電影

簡介:電影從未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