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貧賤的“水妻”!丈夫把妻子當“水龍頭”,爲取水不擇手段

菲菲的信箋 2024-05-20 21:23:08

“水妻”是印度女子一種特有的出嫁方式,並且在印度極爲常見。

一旦“水妻”被娶後,命運就會變得非常淒慘。她們甚至不允許爲自己的丈夫生孩子,並且每月例假過後,需要喝下丈夫的洗腳水,以表示清淨之身。同時,直至到老,她都要充當一家人的“水龍頭”。

爲什麽印度女子要選擇做“水妻”?

《———【•水妻現象•】———》

在印度這片土地上,一個怪異的群體——"水妻"引人注目。村民們爲了解決長期缺水困擾,竟開始多娶妻子,讓她們專門負責打水。70歲的薩哈拉姆·巴格特就有三位妻子,他坦言"我唯一的選擇就是再娶老婆,否則我們就沒有水喝。"

"水妻"們的生活艱辛無比。她們每天需要3次長途跋涉到遠處的水源取水,單程就要走上10公裏陡峭的山路。巴格特家的薩基和巴基,往往在豔陽高照時分頭頂兩只裝滿15升開水的鋁罐走這段路,鋁罐在暴曬下會變得滾燙。她們爲了全家的溫飽,只能在如此酷熱和重力的雙重煎熬下堅持。

缺水給印度農村婦女平添了沉重的家務勞動。除了照料孩子、操持家務外,她們還要承擔起男人們推卸的打水重任。在一些地區,女孩從6歲開始,就要獨自一人背著沉重的水罐步行幾公裏到水井取水。連日的辛勞和營養不良,讓她們的體格遠比同齡男孩矮小。

追溯根本,正是印度近年來的極端天氣,導致了這一現象的肆意蔓延。

《———【•極端氣候•】———》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印度也未能幸免。2018年,印度經曆了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一年,全國平均溫度高達37攝氏度。馬哈拉施特拉邦遭遇了破紀錄的高溫,最高氣溫達到51攝氏度。當地幹涸的土地裂開深深的溝壑,枯黃的植被在炙熱中蜷縮凋零。

炎熱和缺雨是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宿命。印度80%的淡水資源來自季風雨,但近幾年,由于氣候變化影響,季風雨水不足且分布不均。2016年,馬哈拉施特拉邦遭遇了創紀錄的幹旱,平均降雨量比常年減少45%。在這個以農業爲主導産業的邦,數十萬農民陷入了絕境。

旱情加劇了水資源緊缺的局面。馬哈拉施特拉邦66%的水井水位持續下降,30年間地下水位下降了13%。水資源短缺已經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發展,給當地幾千萬民衆的生活帶來巨大壓力。

加上印度農村的供水問題從未得到過根本解決。大部分村莊依賴有限的地下水和季節性水體,缺乏現代化的供水管網。馬哈拉施特拉邦就有超過1.9萬個村莊缺乏安全飲用水。村民們不得不長途跋涉去池塘、河流或遠處的水井汲取水源。

這裏遼闊而貧瘠,受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雙重影響。丹噶馬爾村就坐落在偏僻的丘陵地帶,遠離其他村落和城鎮。村子周圍沒有河流湖泊,也無法從地下開采水源。唯一的水源是一座小山下的兩口淺井。村民們不得不步行數公裏,排隊數小時,才能取到寶貴的生活用水。

長期以來,印度政府對于農村供水問題的重視不夠。雖然許下了"2024年爲每個家庭接入自來水"的政治承諾,但在實際行動上進展緩慢。由于其他優先發展項目,近5年農村供水預算不斷被壓縮。

即便今年5月,全國也只有18%的農村家庭用上了自來水。同時,大量農業用水直接來自于過度開采的地下水,導致水位持續下降。政府對農村水資源管理的漠視,加劇了當地民衆的用水困境。

《———【•女性地位•】———》

印度社會一直存在嚴格的種姓等級制度,造就了長期的性別歧視和壓迫。種姓制度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把社會分成婆羅門、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階層。最底層的首陀羅人,被稱爲"不可觸碰者",社會地位極其卑微。

在這個階級森嚴的框架下,女性自古就被視爲附庸。無論在哪個種姓,女性的社會地位都低于男性。她們從出生開始,就被教導要無條件服從父親和丈夫,永遠沒有獨立的人身自由。

婚姻制度深受種姓觀念影響,充斥著對女性的不平等待遇。比如高種姓需要支付高額嫁妝,才能"買"到一位"上等"新娘。低種姓女性的命運就更加悲慘,有的甚至會被賣爲"水妻",只是個打水的工具。

在現代社會,雖然法律禁止了種姓歧視,但偏見根深蒂固並未完全消除。例如,一旦喪偶,寡婦就會被家人遺棄和社會排斥,不能參加任何宗教儀式,甚至不能與人同吃同住。正是這些陳規陋習,迫使一些無依無靠的女性不得不成爲"水妻"。

即便在當今世界,印度農村女性仍在傳統習俗和現代生活方式間進行艱難抗爭。一方面,她們承擔著沉重的家務勞動和生存重擔;另一方面,教育和自我意識正在使她們覺醒,渴望獲得平等權利和尊嚴。

《———【•法律困境•】———》

在印度,雖然法律明文禁止一夫多妻制,但"水妻"現象依舊普遍存在。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從未制止這種行爲,甚至對此有意回避。這反映出社會現實與法律之間存在巨大矛盾。

本身幹旱和缺水讓印度農村陷入困境。相比通過增加水利基礎設施投資來扭轉局面,有些地方民衆選擇了一條所謂的傳統出路——多娶妻子分擔打水重任。然而,這不僅加劇了對女性的剝削與壓迫,也與現代法治觀念相左。

從村民角度來看,他們無奈之下的選擇或許可以理解,但從宏觀上看,政府對這一問題的失職則是不爭的事實。水資源短缺和相應的基礎設施滯後,是導致"水妻"現象的根源。可惜,近年來農村供水預算竟被壓縮,幾乎成爲政府治理的盲區。

即便在競選時,這些威脅民生的重大課題也被候選人們刻意回避。不論是現執政黨還是反對黨,爭奪權力的主題詞彙中幾乎看不到"解決水危機"的承諾。民衆關心的迫切需求,被肆意抛諸腦後。

《———【•女性運動•】———》

長期以來,印度婦女在村落裏一直扮演著"水管"的角色。她們勞作時間過長,負擔過重,造成營養不良和體質差,嚴重影響了她們的生活質量和發展機會。與此同時,教育機會和權利意識的覺醒,讓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抗爭,渴求獲得平等尊重。

盡管面臨種種傳統束縛和生存艱難,印度女性的權利意識也正在逐步覺醒。一些社會組織開始呼籲,要廢除"水妻"等不正常現象,讓女性獲得應有的尊重。他們提出要加大農村供水投入,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匮乏問題。

非政府組織則致力于提升女性地位,打破陳規陋習的枷鎖。他們在偏遠鄉村開設夜校,讓那些辍學的女童有機會重拾學習;在一些村子建立小額信貸機構,資助有志創業的婦女;同時開展法律宣傳,讓更多女性了解自己的權益。

這些行動直指社會痼疾,積極推進了農村改革進程。政府也意識到亟需改變現狀,近幾年開始加大了農村供水和扶貧的投入力度。但由于資金和執行力的制約,真正惠及基層的措施還較爲薄弱。大規模的供水管網建設、汙染治理、農業灌溉改革等,都需要大量投資和長期努力。

《———【•結語•】———》

很明顯,印度的水危機已經演變爲一個性別平等議題。解決農村供水短缺,不僅能改善民衆的基本生存條件,也將直接惠及婦女群體。一旦女性不再承擔沉重的打水任務,就可以分擔更多社會生産力,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因此,印度政府亟需加大供水基礎設施投入,優先爲貧困地區提供現代化管網和水源保護。同時,也要大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消除一切對女性的不平等對待。畢竟,這場水資源和性別鬥爭,已經成爲制約印度發展的關鍵瓶頸。只有通過綜合治理,印度才能真正擺脫貧困,邁向文明社會。

未來,通過可持續利用當地水資源,加之現代化供水系統的建設,或許終有一天,"水妻"這個怪異的現象會徹底絕迹。那時,印度農村婦女就能真正擺脫貧困和傳統的雙重束縛,過上基本體面的生活。性別平等的理念,也將從律法進一步內化爲社會文化的自覺。

這既是一個國家的命題,更是全人類的責任。我們應當呼籲全球社會高度重視印度的水危機和性別不平等問題,通過援助、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動這個曾經文明古國的複興。讓一億多印度婦女真正擺脫困境,享有應得的人權尊嚴,這必將成爲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大勝利。

參考文獻:

——新華網

0 阅读:133

菲菲的信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