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三評“短視頻之困”,快餐文化時代自媒體人到底該怎麽做?

等高線裏說故事 2024-05-20 11:40:45

近日,人民網三評“短視頻之困”引爆網絡,文章從時間黑洞,弊端日顯;惡性競爭、肆意追風;完善算法,強化擔當這三個方面深刻剖析了當下短視頻存在的困境以及各方面應當承擔的相應社會責任,激起了衆多網友的共鳴。

如今,不論在公衆場合還是家裏,不論是老人還是孩童,都是眼、手不離手機,腦子跟著手機,不與人溝通交流,不參與戶外運動,和手機爲伴,沉浸在自己一隅狹小的天地裏,手機裏的虛擬世界真的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嗎?我們的時間、體力都消耗在幾寸的屏幕中,值得嗎?

如今的大數據網絡時代,個性化偏好的信息推送只會讓人接收的信息面越來越狹窄,如何讓網友在一個良性的網絡裏獲得更多有益的信息,是網絡運營商需要迫切思考諸如完善算法和分流機制等的系列問題。而作爲文化傳播的自媒體人,也應當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讓網友看到更多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品。那些只爲獲流量,博眼球,賺收入,浪費網友時間,糊弄網友的自媒體人,應該反省,在這條賺錢的快車道上還能跑多遠?

那麽,快餐文化時代,有良知的自媒體人到底該怎麽做呢?

要定位領域,受衆對象明確

每一個自媒體人都是懷有初心,在注冊賬號時心中就定位了領域及對象。只有在自己熟知擅長的領域裏,才會有新視角,才會提新觀點,才能把素材信手拈來,才能更好地服務網友。如果定位不明確,垂直度跑偏,受衆對象無法確定,哪裏賺錢去哪裏,那豈不成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遊擊戰,這種戰術雖然也是圍繞市場利好消息展開,但持續性不強,不僅對自己的媒體賬號運營不利,也是對網友的極度不負責任。

不斷提升自己,深耕作品質量

要適應社會發展,就要不斷更新個人知識體系。通過各種媒介不斷獲取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知識儲備,才能持續輸出有質量的作品。有質量的作品都有靈魂,絕不是哈哈一笑就成過眼煙雲,一定是能引起共鳴,直抵人心深處最柔軟的那份情愫。如果搬運抄襲,改頭換面個標題,跟著蹭個熱點,這樣的作品如同吃剩飯,沒營養還不好吃。像這類做自媒體的文化強盜,遲早會受到平台的打擊和管制,遲早會被網友摒棄,最終沒有生存市場。

不盲目跟風,形成自己作品風格

每一個自媒體創作者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在熟知的領域堅持自己的目標,堅持自己的看法,形成獨到的見解,開創自己的風格,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才能豐富網友認知,才能使作品有亮點,才能讓網友津津樂道,才能積累更多鐵杆粉絲。

我們遇見了一個百花齊放的多媒體時代,這麽大一個舞台,自媒體人應該堅守初心,不斷提升自身知識素養,用專業的心做專注的事,深耕作品質量,讓網友看到更多有力量有溫度的文字,看到更多精雕細琢的短視頻。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才是自媒體人應有的社會責任。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