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視”電車的豐田贏麻了:2023財年淨利2304億!中國區僅占5%

明鏡汽車 2024-05-10 16:27:06

豐田汽車在5月8日公布了其2023財年(2022年4月-2024年3月)的業績情況。這家日本巨頭在過去這一財年中,淨利潤翻了一番,達到4.94萬億日元(319 億美元,人民幣2304億),這是日本公司利潤首次突破5萬億日元。而2023財年其營業收入增長了21.4%,達到450953億日元,也創曆史新高。2024年豐田的銷售利潤率爲11.9%,上一個財年這一指標爲7.3%。

財報還顯示,2023財年豐田汽車全球銷量爲944萬輛,同比增長7.0%。2024財年銷量預計爲950萬輛。如果加上雷克薩斯,豐田在2023財年的銷量爲1030.9萬輛,而再加上大發和日野在內的豐田集團汽車全球銷量增長5.0%至1109萬輛,但由于大發公司事件及中國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豐田公司並未達成1138萬輛的銷售目標。

從銷量的結構來看,去年豐田的電動化車輛銷售了385.5萬輛,占比達到37.4%,同比增長了135.3%。在豐田的定義中,電動化車型包含了HEV、PHEV、BEV、FCEV等動力形式。其中,HEV作爲豐田主推的動力形式,在去年銷售了359.4萬輛,增長了132.1%。分區域來看,北美是豐田第一大市場,在2023財年共銷售了281.6萬輛,而在日本本土銷量爲199.3萬輛。在亞洲地區(包含中國)銷量爲180.4萬輛,爲豐田第三大市場。但純電動汽車僅爲116,500輛,僅占豐田全球銷量的1%,遠低于之前宣布的202,000輛汽車的目標。

對于2024財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豐田預計銷售收入爲4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2.0%;而在營業利潤上,將爲4.3萬億日元,同比下降19.7%;歸母淨利潤爲3.57萬億日元,同比下降27.8%。這一預測令投資者感到失望,當天豐田股價在尾盤時候跳水。至于爲什麽在淨利潤上會出現如此大的下降,豐田的解釋是將在人工智能和軟件等領域進行大手筆的投資。豐田表示,今年計劃投資1.7萬億日元,用于這些領域。

豐田首席財務官宮崎洋一表示,“豐田需要考慮如何通過增加投資來改變遊戲規則。”

而在市場端,豐田預計其仍然能夠完成950萬輛的銷售量,而在加上雷克薩斯之後將達到1040萬輛。其中電動化車型銷量爲482.7萬輛,占比會進一步提升到46.4%。其中,HEV車型預計銷售447.6萬輛,而純電動車型的銷量會達到171,000 輛,比2023財年預計增長146%。

中國市場:收益在下滑

豐田在財報中仍專門就中國市場的財務表現進行了介紹。豐田汽車目前在中國市場面臨著挑戰,在剛過去的2023年,豐田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下滑 1.7%。如果加上雷克薩斯等,銷量爲增長1.4%。從經營情況來看,豐田在中國的合並子公司收益爲1956億日元,同比增長11億日元,兌換成人民幣爲90.8億人民幣。這就是說,在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兩家合資公司中,豐田總共獲得了這麽多利潤。這僅爲豐田2023財年利潤的4%不到。而采用asso權益法核算的投資利潤份額爲2689億日元,則比去年還減少了361億日元。

今年一季度,豐田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爲37.4萬輛,同比下降1.6%,已經十分不容易。其中,從合資公司獲得收益增長爲569億日元,而在中國市場采用asso權益法核算的投資利潤爲480億日元,相對于去年同期大幅度減少340億日元。在中國,豐田的合資夥伴廣汽集團財報中公布了廣汽豐田去年的營收狀況,該公司2023年銷量爲95萬輛,下滑5.47%,營收1528.69億元略下滑6.52%。而另一家合資公司一汽豐田未公布相應的數據。

在中國市場,豐田除了要面對電動化的挑戰,現在整個市場的價格戰也讓其頭疼。

在財報溝通會上,豐田汽車公司社長佐藤恒治在發布會上表示,豐田不願卷入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今後將專注于與合作夥伴一起構建純電動車的供應鏈體系。而在溝通會上,宮崎洋一談及了中國電動車帶來的壓力。其表示,豐田在某些領域“遠遠落後于”中國競爭對手,並補充說,它需要“忍受”幾年的困難,避免陷入與本土品牌的降價競爭。

豐田在中國市場正在尋求快速的改變,重要的方向之一是強化與本土車企的合作。豐田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公司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此前分別與廣汽、比亞迪在電動車上進行合作開發。根據最新的消息,豐田在華合資企業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車型,而大概率將不再使用豐田原有的Hybrid車型,而可能采用比亞迪的DM-i技術。原因是比亞迪的混動技術成本更低。

而在智能化上,豐田也將進行改變。豐田全球車型智能駕駛方案將采用“豐田+華爲+Momenta”三方聯合方案模式。據悉,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和華爲分別提供軟件和硬件方案,三方深度合作並整合。在國內,豐田將采用華爲MDC+Momenta,而在海外市場將使用Momenta+德賽西威+高通。這樣可以將成本降低,實現最大程度的搭載。

這無疑會增加豐田車型的競爭力,但這並不意味著豐田放棄了“靈魂”,該公司的自研智駕技術仍在推進之中。

電動車難題:仍堅持多元發展

在減排的道路上,豐田一直致力于提供各種類型的電動汽車,包括電池電動汽車、插電式汽車和燃料電池車型。豐田是反對押寶純電汽車的最堅定的企業,但是現在其在電動化上將要加大投入。“在過去的一年裏,我們一直在努力擁抱電池電動汽車,這是我們所缺失的一環。”佐藤恒治說道。

在財報發布會上,佐藤恒治宣布該公司將放緩其高速銷售和新車型的推出,同時將現金盈余重新投資于一系列下一代技術等。豐田將利用這些收益,將對豐田所謂的“增長”技術的投資增加42%,這意味著承諾投入112億美元(同比增加33億美元)來開發新的電動汽車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軟件。盡管這一投資將蠶食2024年的預計收益,但佐藤恒治表示,這對于未來是必要的。

此外,豐田強調該公司將“繼續堅定地致力于內燃機的未來”。即使在能源以電力和氫爲中心的未來,豐田也計劃繼續積極開發下一代超級發動機,著眼于使用電子燃料和其他液體燃料。據豐田中國此前消息,該發動機的信息將最快在年中披露。不過,豐田表示該發動機會針對油耗、動力等多個方面進行較大的改良,這款發動機也會對PHEV和EV會有很大的影響和變動。

實際上在近期,包括奔馳、通用等多家車企都宣布延遲了燃油車的退出時間,原因是電動車的需求疲軟。當然這與中國市場的表現完全不一樣。

也正是如此,豐田與特斯拉在市值上差距正在縮小。豐田現在也落後于特斯拉,但差距(到2021年將接近1萬億美元)現已大幅縮小。豐田的股價今年飙升了34%,而特斯拉去年售出180萬輛汽車,同期股價卻下跌了28%。不過,豐田仍計劃到2026年每年銷售150萬輛電動汽車,到2030年每年銷售350萬輛。

豐田還希望大規模生産固態電池。根據規劃,豐田將在2027年或2028年量産搭載固態電池的電動車。屆時,豐田的電動車可以實現“充電不到10分鍾即可行駛約1200公裏”。此外,豐田還有一款入門級、低成本的磷酸鐵锂電池,將于2026或2027年量産,其目標是比bZ4X上的電池續航增加20%,成本降低40%。

而在智能駕駛上,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爲此項目成立了一家子公司Woven Inc,該公司將專注于自動化運輸。“編織城市”是該項目的一部分,因爲它的街道將作爲豐田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平台。簡而言之,豐田想要制造自動駕駛汽車,並且他們正在建造整個城市來測試這些汽車。爲了以豐田的方式實現軟件定義汽車,過去的一年裏,豐田還在專注于開發Arene車載操作系統。

0 阅读:70

明鏡汽車

簡介:汽車測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