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祥政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曆史亂談 2024-03-14 21:02:12

祺祥政變,又稱辛酉政變或北京政變,是清朝曆史上一次重要的宮廷政變,發生于1861年。這場政變由慈禧太後和恭親王奕訢聯合發動,旨在打倒當時的顧命八大臣勢力,並最終導致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權力。

政變的背景可以追溯到鹹豐帝去世後,其子載淳繼位,年號定爲“祺祥”。由于新皇帝年幼,鹹豐帝臨終前任命了八位大臣輔佐年幼的載淳,這些大臣被稱爲“顧命八大臣”。然而,鹹豐帝的遺孀慈禧太後和慈安太後被排除在政治決策之外,這引發了慈禧的不滿。慈禧太後鼓動慈安太後與八大臣爭權,並試圖通過垂簾聽政來掌握實權,但遭到八大臣的反對。

慈禧太後與恭親王奕訢秘密聯合,策劃政變。奕訢是鹹豐帝的弟弟,由于與鹹豐帝關系不佳,他被排除在最高權力之外。慈禧利用奕訢對權力的渴望,以及他對八大臣的不滿,成功地拉攏了他。此外,慈禧還得到了軍隊的支持,特別是勝保將軍的支持,爲政變提供了軍事後盾。

祺祥政變完成了清政府最高權力由“顧命八大臣”到慈禧太後的權力轉移,打破了皇權專制,出現了皇太後垂簾、親王輔政的“皇權二元化”的局面。政變後,奕訢成爲議政王大臣並掌管軍機處、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內務府、宗人府等要害部門的實權,在中央政權中發展起自己的勢力,而慈禧太後開始垂簾聽政,實際上掌握了清政府的最高權力,這一局面持續了四十七年之久。這場政變不僅標志著清政府向半殖民地政權的轉化,而且對晚清的政治格局和中國近代史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