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同時扮演毛主席、鄧公、江澤民三大偉人,是扮演江澤民第一人

娛樂淺談談 2024-05-01 21:05:02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成爲偉人的夢,但大多數終究只是個平凡人,而他卻真的把自己活成了偉人的樣子,更難得的是,他還曾同時成爲三個偉人。

他就是特型演員彭江,2000年4月,彭江在江蘇周莊旅遊電視藝術節上,一個人扮演了毛主席、鄧小平同志和江主席三位領袖,將偉人們對祖國和人民的關切地帶到觀衆面前。

彭江爲什麽能有機會扮演偉人,而他又是怎麽做到同時扮演三位偉人呢?

揮舞著筆杆子的特型演員

一些影視作品中需要出現大家熟悉的曆史人物、當代名人或者領袖,爲了相對真實地展現這些人物的形象,也就是讓觀衆不覺得出戲,就必須要由外貌有一定相似度的演員來扮演這個角色。

這些演員不只外貌相似,還要經過特殊的化妝手段以達到亂真的效果,更要模仿人物的行爲習慣和語言特點,力求做到形神兼備。

他們必須長時間有意識地模仿,由于這些限制條件他們通常只擅長演這個特定的人物,而且爲了維護熒幕形象,特型演員也不方便再接別的角色,古月老師一生就只扮演毛主席,一共演了80多次。

出生于1950年的彭江,從來沒敢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和偉人有什麽交集,然而命運就是有這麽多意想不到。

彭江的家鄉在江西省永修縣,作爲著名的革命老區,這裏曾湧現出多個革命先烈,也流傳著衆多先烈感人肺腑的故事。彭江從小就受到這些事迹的影響,18歲時毅然參軍,成爲一名光榮的中國軍人。

在部隊時,彭江一直是文職人員,從事新聞和宣傳工作,這雖然和自己的英雄夢有些遙遠,但作爲一名軍人,他絕對服從組織的安排,將手中的筆杆子當做武器,發揮自己的作用。

1988年彭江由部隊轉業到《河北畫報》社擔任副社長,在任職期間,他將《河北畫報》帶到全國人民的面前,更名爲《生活畫報》,大大提高了這個刊物的知名度。

彭江不僅文學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在攝影領域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憑著超高的業務能力,彭江後來又擔任《中華英才》雜志社,成爲地方記者站站長。

隨著彭江在新聞界地位的增高,工作也越來越忙,他有時會吸煙來緩解壓力,一次和老友交談時,朋友的女兒發現,這位叔叔好像毛主席。大家仔細端詳,發現果然真的很像。

彭江長得像毛主席的事很快在朋友中間傳開,得到大家的評價之後,他自己也留意起來,因爲母親也是湖南人,有時彭江還會用心模仿毛主席的口音。

彭江不只學習毛主席的“表”,更注重培養自己學習偉人的“裏”,他不求能有偉人的功績,但求能爲百姓做點實事。

1991年,我國的華東地區發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最嚴重的水災,當時損失非常慘重,我國不得不第一次向全世界尋求幫助。

舉國上下各界人士紛紛表達愛心,劉德華爲了籌措捐款,當場表演胸口碎大石。有位富商出價5萬一個,讓成龍在舞台上翻跟頭,大哥毫不含糊一口氣連翻七個。

國家遭災同胞遇難,彭江怎麽可能坐視不理,他積極投身到采訪募捐工作中去。募捐主持人看到酷似毛主席的彭江,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希望他可以扮演領袖給大家帶來力量。

這個提議嚇了彭江一跳,表演經驗爲零的他起初不敢答應,怕破壞了毛主席的偉大形象。可面對大家的請求和自己爲災區人民做點事的願望,還有自己內心向偉人靠近的渴望,他懷著忐忑的心情登台了。

彭江當場朗誦了一首《浪淘沙·北戴河》,憑借著自己優越的先天條件和這段時間的積累,他剛一開口就贏得了熱烈的掌聲,台下的人都感歎“太像了”。

本次表演成功籌到捐款18萬余元,彭江第一次扮演毛主席效果非常好,只是不但沒有酬勞,自己還捐出100元。這個經曆也爲他將來成爲特型演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那以後,彭江更加努力研究毛主席的行爲舉止和思想精神,搜集有關的書籍影視資料,到毛主席工作過的地方體驗生活,還多方拜訪與毛主席接觸過的工作人員和社會人士。

經過了三年多的刻苦學習,千百余次地對鏡模仿,彭江找到跟隨毛主席15年之久的衛士長李銀橋同志,准備向他取取經,拉近自己和偉人的距離。

彭江跟李銀橋的接觸中,李老先生完全把他當成了主席本人,當彭江拿起煙時,李老習慣性地拿出火機給他點上,就連下樓時,李老都條件反射地攙扶著比自己年輕許多的彭江。

鄧六金老同志也把自己和彭江的合影挂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她說就好像能時時看到毛主席一樣。

彭江的事迹流傳開後,各大媒體競相報道,家鄉的《江西日報》稱《江西出了個“毛澤東”》,長期工作的河北也曾說《河北出了個“毛澤東”》。

因爲彭江曾在部隊擔任過攝影幹事,《解放軍畫報》也不甘落後,說《攝影界出了個“毛澤東”》。

彭江曾在十多部影視作品中扮演過毛主席,他做演員不爲追名逐利,時刻用偉人的精神激勵自己,很多次演出都分文不取。1998年的洪災中,彭江再一次以主席的形象站到了舞台上。

當時嗓子已經充血20多天仍沒恢複的彭江,本沒有演出任務,但是這樣的關鍵時刻,他怎麽能忍心旁觀?爲了給受災群衆帶來希望,他不顧自己的身體,堅持帶病上台。

看著“毛主席”對大家的關懷,百姓們受到了極大地鼓舞,大家又重新擁有了抗災自救的信心。

成爲扮演江主席的第一人

彭江在紀念毛主席誕辰105周年時的演出非常精彩,受到了解放軍總參文化部領導的表揚,原部長李靜甚至覺得他還可以扮演江澤民主席。

由于當時江主席還在位,熒幕上很少有領導的形象出現。彭江找來江主席的各種圖片、音頻和視頻資料,認真學習研究,反複觀看模仿。

即使經過多次練習,彭江還是沒有信心,老領導給予了他很多幫助,鼓勵他“演主席就找知識分子的感覺。”

一次,特型演員舉辦的內部聚會中,大家都分別表演了精彩的節目,只有江主席沒人敢嘗試,彭江鼓足勇氣,表演了江主席在香港回歸時的講話。

彭江表演完之後,大家一致覺得,他演得太好了,以後毛主席讓別人演吧,演江主席彭江是第一人。

幾年之後,江主席看到了彭江在上海交大百年校慶時扮演自己的光盤,也爲他惟妙惟肖的表演鼓掌贊歎,直誇他演得像。

成功地演繹了毛主席和江主席兩位偉人,彭江又有意識地模仿鄧小平同志。鄧公對外國態度非常強硬,很多國家的首腦都一致認爲他是個厲害角色。

美國、英國還有當時的蘇聯領導在和鄧公過招時,誰都沒討到便宜。然而不約而同的,他們都給了鄧公非常高的評價。

鄧公這樣一個被外國人評價爲“思想想芥末一樣辛辣”的領導人,說話的風格是非常霸氣,彭江模仿起來並不輕松。他潛心研究鄧公說話的語氣特點,終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彭江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終于以江主席慶祝我國成立三十五周年的講話和鄧公南巡爲素材,在2000年周莊旅遊節上,一人分飾了三位偉人的角色,給觀衆展現了不同時代領袖對話的神奇表演。

他用心總結三位領導的不同,抓住特點,將偉人們的形象表演得入木三分,贏得廣大觀衆一致好評。

追求事業的道路,只有更遠沒有盡頭

這一次創造性的演出,讓人們更加認識到彭江的實力,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但彭江一直堅持決不能給偉人丟臉的原則,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做事踏實做人。

2003年,全國人民陷入非典的困境時,彭江又一次站到舞台上,在給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的慰問演出中,分別扮演了毛主席和江主席,給工作人員送去了溫暖和能量。

彭江並不會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2013年毛主席誕辰120周年之際,恰逢距離徐霞客首遊天台山400年,他又做出了突破性的表演。

爲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彭江和費衛元聯手,讓徐霞客穿越百年給毛主席當向導,實現了兩人的夢幻聯動,讓曆代名人故事得以更廣泛地流傳,也將當地的旅遊業推上一個新的台階。

因爲扮演的偉人形象深入人心,彭江無論走到哪都格外受人尊敬,但他沒有因爲這些迷失自己。他時刻提醒自己,能受到人們地歡迎,只是因爲百姓對領袖的愛戴,享受這種待遇,就要做到更好。

彭江認爲自己的表演就是把偉人帶給觀衆,偉人是屬于人民的,他從沒有追求過金錢,他曾因“演毛澤東不要錢”被廣爲報道。

彭江是幸運的,他有能“碰瓷”偉人的外貌優勢。但是彭江的成功決不只是因爲外貌,外表是基礎,堅持不懈地努力是必要條件,心存善念才是根本。

0 阅读:3

娛樂淺談談

簡介:用文字記錄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