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彭楊:單親家庭長大,因于馨出圈,母親離世太心痛,37歲也不懼單身

侃人吃瓜記 2024-05-19 15:25:44

可以說,在《新生》這部高開低走、導演挖的坑全靠觀衆的腦洞彌補還不出所料走向“爛尾”這個國産劇通病的電視劇裏,最值得稱道的是飾演蘇倩的演員彭楊。

“心機女”、“蛇蠍婦人”,蘇倩是妥妥的一個“惡女”形象,表面冰清玉潔,拒人于千裏之外,宛若高嶺之花,但其實毫無底線和原則:

一個不惜用身體換取利益,將自己工具化,將自我物化的人,很難稱得上是什麽偉光正之人。

她尤其豁得出去,初登場,就依稀可窺見其身上隱隱約約透露著一股狠勁兒和瘋勁兒。

爲了謀取工作和戶口,“以身伺虎”“委曲求全”“做小伏低”,她傍上大款,“忍辱負重”委身于老男人之下,她如願以償過上了平穩富足的富太太生活。

然而,太過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會被人所珍惜,超出自身能力範疇的所得最終也會失去從而回歸到自己原有的認知水平線上。

人性禁不起考驗,蘇倩的胃口不是一般的大,既要還要,面包有了,她還想要愛情。

死氣沉沉的婚姻,一潭死水的生活,需要激情和波瀾來打破僵局——與費可的邂逅徹底攪亂了孤獨寂寞冷的蘇倩心中的一池春水。

人總是得隴望蜀,站著這山望著那山,因著長久以來的在身體以及精神層面的空虛,蘇倩讓費可輕而易舉地鑽了空子。

一個埋線千裏、步步緊逼,一個逐漸淪陷、失去理智,一場騙局就悄然而至了。

人欲無窮,食髓知味,再加上沉沒成本的作祟,蘇倩有如飛蛾撲火一般掉入了費可千方百計織就的甜蜜陷阱,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千金散盡,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然劇中,蘇倩的丈夫義無反顧替她頂罪而擔上牢獄之災這個純愛橋段在全員惡人的視角裏顯得過于懸浮和抽象了點。

更合理的應該是,蘇倩與其丈夫應該是利益共同體,兩個人會是相互制衡的,蘇倩握有其把柄,最後的局面必然是其兩個人協商一致的對他們利益最大化的結果。

而最後蘇倩锒铛入獄,難逃法網,完全是其咎由自取、作繭自縛,冤枉不了一點。

不得不說,演員彭楊給蘇倩這個角色加分不少,不僅是其一整個的對其心理狀態轉變的細膩刻畫之下的如行雲流水般的演技爲人所啧啧稱贊,而且其給角色以錦上添花的加成作用的不俗氣質也讓人眼前一亮。

彭楊的氣質堪稱一絕,演好人知性優雅,演壞人刻薄腹黑,倒是給其做演員增加了不少可塑性。

《裝腔啓示錄》裏的Ada;

《我的姐姐》裏的陳老師;

《玉骨遙》裏的魚姬;

《三悅有了新工作》裏的徐世聰妻子;

《東八區的先生們》裏的白冰苧;

《星漢燦爛·月升滄海》裏的桑舜華;

《關于唐醫生的一切》裏的吳敏敏;

《錦心似玉》裏的頂怡真;

《香蜜沉沉燼如霜》裏的長芳主;

《幻城》裏的月照/月冷;

《人生》裏的黃亞萍;

《新京華煙雲》裏的曹麗華;

《我家有喜》裏的韓芷苓;

《絲絲心動》裏的韋玲;

《一起來看流星雨》裏的于馨......

只是彭楊盡管顔值出衆、氣質出塵,但其影視資源並不占優,能排得上號的基本上都是戲份寥寥的配角。

所以如今的她甚至“不溫不火”都談不上,而是一直以來都很“糊”。

出道15年,今年37歲的彭楊最出圈的角色還是她在出道作《一起來看流星雨》裏那個氣質溫婉大方又知性優雅的和端木磊相愛的于馨老師。

雖然當年才22歲的她長相偏成熟,卻完美契合了這個角色,驚鴻一瞥讓人念念不忘。

彭楊如今的沉寂,深刻反應了“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

來自四川成都,她其實一直與媽媽相依爲命——母親是她最重要的人。

“我算是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我的媽媽很偉大,她很努力地把更多的愛給了我。”

不過,雖然不是同在一個家庭,但她的成長過程還是有父親的痕迹的。

在彭楊剛開始有記憶的時候,父母就因性格不合離婚了,按理說,兩個人從此形同陌路是理想情況,但因爲有共同的女兒,所以免不了在生活有所牽扯。

彭楊與父親

父親會時不時來參與女兒的成長,這時,母親通常情況下是不在場的,在彭楊的腦海裏,他們仨沒有任何在一起的畫面。

盡管離異的父母已經全力以赴去“亡羊補牢”了,但這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還是客觀存在也防不勝防的,彭楊的性格和感情觀都因此受到了影響。

自覺原生家庭存在缺憾,她不免養成了安全感匮乏,謹小慎微也自卑敏感的性子。

而如果這樣的話,她可能無緣與表演這個行當,但舞蹈重塑了她。

彭楊從小學舞,但並非天賦異禀,相反,因爲姿態太過畏縮,她一直是班上最不被看好的孩子,而且11歲考入四川省舞蹈學校的舞蹈表演專業時,她是以吊車尾的成績“壓哨過線”的。

但5年後的一場比賽讓她實現了逆襲。

2012年,在報名參加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第七屆桃李杯舞蹈比賽時,彭楊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氣,因爲當時所有人都覺得她不行。

只有媽媽鼓勵她:

“無所謂,就跳給自己看,就當是對這六年努力成果的總結。”

然後彭楊付出了超乎自己也超乎常人的努力——她不僅要證明自己的實力,更要證明媽媽沒看錯人。

人只能得到自己所要的,而只要真的想,最後也真的能要到。

彭楊真的如願以償了,她憑借群舞《歲月如歌》獲得了群舞金獎,更憑借個人舞《黃孩子》獲得了個人優秀表演獎。

次年,她還獲得了中國國際廣告模特大賽四川賽區總決賽的十佳廣告之星。

這是一個轉折點,舞蹈刷新了她的人生底色——在一次次的正向反饋裏,她獲得了從未有過的自信,由內而外的,她煥然一新,彭楊的人生開始螺旋式上升。

原生家庭帶給她的自卑與怯懦被淡化,而賦予其的對情緒的敏銳捕捉能力讓其找到了繼舞蹈之外的新出路——彭楊以第三名的成績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音樂劇專業。

然後順理成章的,她成了一名音樂劇演員,遊走于國內外的各個舞台,再後來,因著《一起來看流星雨》這部熱劇而水漲船高,她開始在影視圈嶄露頭角。

只是彭楊在演藝圈的走勢並非扶搖直上,而是呈“高開低走,逐漸啞火”趨勢。

按照其不落下風的資質,被加以小捧,她本該有機會能火一把的,可無奈其本人著實過于佛系也隨遇而安。

事實上,一個人沒有足夠的野心和欲望,確實很難達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而如果沒有那件事情,也許彭楊就一直沉寂下去了,可能就沒有了其如今在電視劇《新生》裏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了。

2017年,母親的驟然離世令其猝不及防也一度陷入萬念俱灰之中。

這對彭楊的打擊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但禍兮福所倚,至愛之人的與世長辭卻也令她得以飛速成熟了。

沒有了倚仗和依靠,她不得不自己支棱起來。

起初只是想在工作裏尋求一個精神寄托,轉移一下厭世的情緒,就投入了電影《跳舞吧!大象》的拍攝,沒想到,她卻歪打正著借此得以蛻變和綻放。

15次個人健身課,10次鋼管舞個人訓練,17天集體表演課,27天集體舞蹈排練,冒著腰椎間盤突出複發的風險,彭楊第一次對自己如此之狠。

而不破不立,因此脫穎而出的她實現了事業小飛躍——簽約了新公司的她在表演上擁有了更多的機會。

37歲,彭楊獲得了新生。

對事業更執著了,但相應的,她對感情就放下了,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年歲漸長之後。

一個人一旦認識到時間和精力有限,就必須優先做自己想要或者應該要做的事情。

在戀愛的遊戲場上,人能夠深入學習自己和他人。

戀愛會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欲望、嫉妒、控制欲、利己心、寬容和超脫,在這個鬥爭的平台上,要奪取對方的自我,也要讓渡自己的自我,直到摸清自己和對方無法逾越的自我防線,達到最終的平衡。

只是雖說如此,可在戀愛這種遊戲中,男人與女人的賭注從來都不對等——女人拿自我下注的時候,男人只押上了很小的一部分。

退一萬步講,這種戀愛遊戲只有在兩個人都旗鼓相當得時候,才格外趣味橫生也才令人受益匪淺,而這樣的“對手”實在難求。

過了被“浪漫愛”所蠱惑的年紀,彭楊現在更致力于專注自己,享受單身。

平和是時間的懲罰,也是時間的饋贈。

不是說彭楊生活裏缺失了感情這一部分,只是說就目前而言,事業的騰飛給她帶來的價值感更強。

不得不承認的是,如果想拼事業,就不能被情情愛愛給絆住腳,這對女性來說尤甚。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1 阅读:78

侃人吃瓜記

簡介:聊聊那些你感興趣的人和瓜,歡迎關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