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拒絕“庸俗”的張譯,才明白這輩子活成他這樣,到底有多難得

人物會說話 2023-12-24 16:58:19

圈裏人都知道,張譯有兩“不幹”。

不上綜藝,不接真人秀。

但誰也沒想到,這次張譯又多了一項。

那就是拒絕庸俗!

而正是這次拒絕,讓世人再次看到,獨屬于張譯的體面和風骨。

01 不分場合的娛樂,才是最大的庸俗

經常追影視劇的人,都聽過一個詞兒——“明星路演”。

“明星路演”是幹什麽呢?

其實就是一種主創團隊們,一起奔赴各地,在現場向觀衆們宣傳作品的手段。

原本,這是演員跟觀衆近距離交流作品的機會。

但不知從何時起,“明星路演”變成了一場娛樂大衆的庸俗鬧劇。

且看當下“明星路演”時遇到的狀況:

有要求男演員跳“女團熱舞”的;

有八卦演員們感情傳聞的;

還有要求男女演員現場“還原”劇裏“親密戲”動作的;

一句話總結,“什麽八卦問題都有”,“什麽要求都提”,就是跟宣傳作品沒啥關系。

那麽,遇到現場這些“無理”請求時,一般主創們是怎麽做的呢?

要求“跳女團熱舞”的,男演員們也都會跳,跳不好沒關系,把台下人逗樂就行;

問“八卦绯聞”的,如果無傷大雅,女演員盡量回答一下,不能掃了現場觀衆的興;

更有甚者,主創們可能還會許諾,“票房”破多少億,“播放量”到多少,後面會來場直播互動,或者“小露肌肉”等等。

盡管這些許諾,不像從前“票房過多少,演員直接裸奔”那樣直白大膽,但性質都差不多,一切都是爲了票房和播放量!

可張譯偏偏,就是要“掃興”,就是不慣觀衆這個壞習慣!

電影《三大隊》路演,深圳站。

張譯和主創團隊們,被現場觀衆提要求,希望跳一下熱門舞蹈“科目三”。

結果沒想到,直接被張譯“婉拒”!

盡管是“婉拒”,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張譯此時壓抑的情緒和克制。

他說:我們還是很想聽聽,深圳朋友對這部電影的深度解讀,如果我們把時間放在跳舞上,我希望閑暇的時間陪大家玩。

當看到拒跳“科目三”的張譯後,很多人都大吃一驚!

有感慨張譯不近“人”情的,跳一下說不定票房更高;

但大多數人,都是力挺張譯,覺得這才是演員應有的尊嚴和體面。

用一位網友的話說:“這種事如果再沒人提出異議,以後所有路演只會做得更順理成章,更滑坡,更脫離作品,當下已經是一個電影路演沒有電影問題,電影營銷不營銷電影,電影院裏沒電影的階段了。”

而在花生看來,張譯的“拒絕”,不僅合理,而且非常正確!

且不說,演員的本職是演戲,不是作“跳梁小醜”,只爲博君一笑。

那些試圖通過“跳跳舞”,“露露肌肉”,以此引起轟動和關注的團隊,才是真的不尊重作品,不尊重合作的演員。

要知道,不分場合的娛樂,不僅是最大的庸俗,更是當下影視圈最大的悲哀!

就拿近期熱映的電影《三大隊》,但凡稍微了解一點作品的人,都不會提出讓主演們跳“科目三”的要求。

因爲這部電影的背後,是一個無辜女孩的無妄之災,是犯罪分子的滔天惡行,更是一個警察的血淚堅持!

電影《三大隊》,原著是作家深藍寫的《請報告局長,三大隊任務完成了》。

這不是普通的小說故事,而是以真實案件爲原型,電影裏的每個角色,對應的是現實中活生生的人。

原著裏,有一段對受傷女孩的描寫:

“17歲女孩,赤身躺在臥室地板上,頭上有一處明顯傷口,鮮血伴腦組織流了一地,後女孩經醫院全力救治,女孩雖然挽回生命,但因腦部重創,成爲植物人。”

我們看到的是一段文字,但現實卻是一個花季女孩,在最美的年紀,遭遇了一生的噩夢,並且這個噩夢,伴隨終生。

面對故事的原型,你說,張譯會跳“科目三”嗎?

當犯罪嫌疑人王大勇被抓後,整個“三大隊”無比憤怒。

因爲憤怒,他們沖動了。

沖動的後果,原著如此描述:

因故意傷害致人死亡,三大隊一共判了五個,程隊長8年,小劉5年半,張海子3年零9個月 ,老徐最多12年,其他不構成刑事犯罪的,也被紀律處分脫了“衣服”。

電影《三大隊》,講述的就是這群正義警察的故事,其中張譯飾演的程兵,更是在出獄後,爲了抓捕另一個嫌疑人王二勇,堅持了整整12年。

當飾演的角色,是一位爲了心中的道義,顛沛流離12年的警察,你說張譯他能跳“科目三”嗎?

而最最感人,也最令人震驚的。

是程兵在這12年裏,到底經曆了什麽?

原著裏,程隊長出獄後,擺過夜市,當過搬運工,開過夜班出租車,做過快遞員,網吧保安,小區門衛,最後在當搬水工時,抓住了王二勇。

不僅如此,爲了把犯人抓捕歸案,他從貴州,去重慶,輾轉德陽,跑過湖南益陽,去過長沙,最後又回到貴州。

這12年的辛苦,12年的顛沛流離。

豈是一個故事,一部電影,能夠表達出的尊重和敬意?

你說,張譯看到這樣一位孤膽英雄,他如何跳得出庸俗又歡快的“科目三”?

02 他是演員,就只做演員

縱觀娛樂圈,如果張譯放話上綜藝和真人秀,恐怕找他的節目能踏破門檻。

因爲張譯除了影帝的實力和頭銜,他經曆的那些人和事兒,可能編劇都寫不出來。

先說,他入行。

一般演員入行,要麽童星出道,要麽科班出身。

但張譯入行,宛如“九曲十八彎”。

他最初的夢想是當播音員,中間他經曆過2次高考落榜,當過一段時間“無業遊民”,後來進了哈爾濱話劇院,因爲放不下演員夢,最後又去北漂,曆經10年龍套生涯,這才走到今天!

就這些經曆,隨便拿出一段在節目上說說,張譯就能讓觀衆深深共鳴!

可除了早些年的采訪,現在的張譯除了宣傳作品,壓根不上任何訪談。

再說,他成名。

張譯曾說,自己永遠記得拍《喬家大院》時,導演胡玫告訴他, 如果一個男演員28歲還沒出頭,那就“洗洗睡吧”,那一年張譯27歲。

後來,他拍了《士兵突擊》,演了史班長,這才有了“出頭”的機會。

再後來,觀衆對張譯的印象,越來越深刻,因爲他戲越來越多。

但觀衆不知道的是,從出道到被大家記住,張譯總共走了10年。

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如果他想打“情懷”,隨便挑幾個“淒慘”片段講一講,估計早就把觀衆感動得一塌糊塗。

可張譯,從來沒做過。

還有,他本人的生活。

多少明星,爲了保持熱度,恨不得把私生活“鋪開了”給人看。

大到“戀愛,結婚,生子,離婚”;

小到“早餐吃了什麽,今天去了哪兒”。

只要能引起網友注意,只要能保持熱度,什麽都能“奉獻”。

如果張譯也願意,他身上的話題可太多了,不管是去世的“初戀女友”,還是和太太錢琳琳如今的婚姻,都能直接轟動全網。

但張譯,不僅從不拿這些炒作,更恨不得媒體遠離自己的私生活。

他說,我只是一個演員,不是明星。

因爲只想當演員,所以張譯只會做跟演員相關的事。

他願意拍電視劇,也願意拍電影。

如果角色需要,唱歌,跳舞,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他二話不說;

如果導演要求,暴瘦,增肥,扮醜,搞笑,他可以豁出一切;

爲了表演,他可以演小偷,演流氓,演警察,演壞蛋,好的,壞的,美的,醜的,在他這裏都沒關系。

可因爲他只做演員,所以有很多他做不到。

他做不到在“真人秀”裏上演生活;

也做不到迎合網友喜好開直播;

更做不到不分場合就跳舞,只爲逗觀衆一笑;

對此,他曾說自己“修爲”不夠,不能去肆無忌憚的娛樂大衆。

後來才明白,他不是“修爲”不夠,而是不願意去破壞自己內心的底線和原則。

03 拒絕的是庸俗,保住的是風骨

在這個一切都以“利益”爲重的年代。

“張譯”這樣的人,總是顯得格格不入。

比如,身在商戰迷局,卻依舊信奉“士爲知己者死”的董宇輝;

比如,甯肯在寒冬裏“冷死”,也不願意屈服資方去演戲的張頌文;

比如,在歌手們忙著開演唱會賺錢,卻獨自專注自己音樂領域的李健;

再比如,不管外界紛紛攘攘,依舊只願待在表演領域的張譯;

或許,在很多人眼裏,他們這些人都是“另類”。

認爲他們,孤芳自賞,自诩清流;

認爲他們,不入世,不合群;

更有甚者,覺得他們就是“傻”,有錢不掙,有名不圖,只要“清名”何用?

如果以“金錢”論處,他們的確不是行業精英,畢竟比他們掙錢的“網紅”,比比皆是;可如果抛開外界名利,他們的自由和心境,卻無人能及。

張譯的快樂,來自飾演一個個喜歡的角色,所以即便不合群,卻依舊能維持演員的尊嚴和體面;

董宇輝的快樂來自讀書,正因他從未追求過“黃金屋”,所以他能讓大衆體會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真谛;

張頌文的快樂源于表演,所以即便是蝸居在北京郊外寒冷的出租屋,他也有心情曬太陽看流雲;

李健的快樂是做音樂,所以他能驕傲的說出,自己即便沒有房子,可是他有很多吉他;

正是因爲有了“這些人”,才讓我們看到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那就是不以“外在物質”,衡量自己是否成功,他們追求的是精神的豐盈,還有靈魂的自由。

對于他們,我們普通人只能仰望,我們從內心敬佩他們,同時我們心裏也清楚,當面對“五鬥米”時,我們大多數人的選擇,不是挺直脊梁,而是不得不折腰!

1 阅读:107
评论列表
  • 2023-12-24 21:39

    張譯,我永遠追的偶像!

人物會說話

簡介:用一個故事,傳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