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2》:賴名成錯就錯在,慶帝給了3個台階,他非做道德精!

東來影視小跟班 2024-05-25 23:49:12

《慶余年2》中,禦史的賴名成下線了,很多觀衆看了之後,都覺得他是一個忠臣,慶帝那樣做太過于昏庸。不像曆史上的某明君,不殺忠臣!像這種類型的話題,永遠都很有爭議性的,一向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

對于公衆而言,公衆會更偏向于同情弱者,但哪天自己利益真的被觸碰的時候,又真的不像慶帝那樣無情嗎?其實,放在現實裏,職場本身也是一門學問,它本身就不是說你會做事,你忠心就可以得到大老板的賞識的。

觀衆之所以對賴名成的事情意難平,無非就是這個角色折射了很多職場上的打工人。像賴名成這種情況,放在現實的職場裏,還不會有3次機會。覺得殘忍嗎?是呀,很殘忍!可是,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無動于衷?

撇開大老板會不會賞識你,就算老板真的會賞識你的時候,你又會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老板嗎?只能說,人都是怕被辜負,不管是打工人還是老板!而現實生活往往存在的現象就是,如果你過度大度,那你就是吃虧的那個,不管你的身份到底是打工人還是老板!

那像在劇裏,賴名成下線,真的很無辜,慶帝很無情嗎?其實還真不見得,不要老是用做領導就得多大度去綁架做領導的人。因爲放在現實裏,做領導的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讓自己一味地與自己對著幹?

像在劇裏,賴名成本來就有機會活命的,慶帝給了他3次活命的機會,他卻不會適可而止,就連初入職場的範閑,都覺得他後期失控了,他卻還要滔滔不絕,到最後把自己逼上了絕路。所以說,他的下線,很可惜,但他自己何嘗不是害死自己的呢?就好比:

第一次,:他參了範家父子,參了二皇子,因爲他也沒有明確的證據,而慶帝自己也說了沒有明確的證據。爲了平息衆人的猜測,他也已經罰了範家父子半年的俸祿,二皇子半年禁足了。在第一次的時候,慶帝已經做出了明確答複,足以說明了他已經不想再追究下去!

第二次:在慶帝都已經開口處罰範家父子之後,他非得不依不饒,覺得對範閑父子的處罰太輕,非得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逼著慶帝改口。試問,他是君,你是臣,他怎麽可能因爲你的不依不饒而改口?如果這次是他,那下次呢?讓他顔面何存?而這次,慶帝又說了一次他累了,要退朝了,但賴名成依然還是不願意!

第三次:到這次的時候,慶帝依然還說累了,要退朝了。但他依然還是不肯停止,繼續參監查院!有些人覺得,監查院相當于慶帝的眼睛,他這裏就碰了慶帝的逆鱗!但事實又是那樣嗎?

一句話說白了,他都已經參了監查院了,而且證據同樣也是不充分,慶帝也已經給了台階。一頓操作後,在慶帝的眼裏肯定會覺得,到底你是領導,還是他是領導?就在這裏的時候,哪怕他是對的,慶帝也會覺得他有問題,更何況在這裏慶帝還給了他第三次活命的機會!都說事不過三呀,人家可是大BOSS咧!

而到第四次的時候,賴名成就把自己作到了死局裏!他不要命去參慶帝,還說什麽上梁不正正下梁歪,最可笑的是還打著天下的旗號,去指責慶帝!說得直接點,他那樣做,只會讓慶帝覺得他一來道德綁架,二來覺得他眼裏無他!

事情都發展到這個地步了,慶帝還有什麽理由放過他?哪怕在場被參的大臣們也發現了場面的失控,爲了保住他的性命,也紛紛站出來爲他求情。但那個時候,已經沒用了!這次慶帝可以不管是非對錯,哪怕是爲了自己的臉面,他也必須下線。

所以說,賴名成其實還是太過于固執!在職場都活了那麽多年了,還是沒懂得什麽叫做適可而止!範閑是後悔了,他後悔就在于,他沒有想到,賴名成會參得那麽透徹,他只是想讓他查貪,參貪而已,萬萬沒想到,他什麽都參了!

而且,他私下本身跟範閑就有合作,慶帝的立場,怎麽也會懷疑他是範閑的人!慶帝一心想著讓範閑當孤臣,他下線當然也就是一件很理所應當的事情!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