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未使用的百達翡麗、勞力士能賣多少錢?

凝天看時尚 2024-05-17 20:15:17

在2023年佳士得無論是春拍還是秋拍,都獲得了非常搶眼的成績。隨著4月表展過去,隨之而來的就是佳士得的春季拍賣會,今年的香港春拍將在從5月24日開始持續到5月27日,名酒、手袋、腕表珠寶等盡數包攬,不過我們最關注的,還是5月26日的《精致名表》拍賣,這次佳士得也爲我們帶來了珍貴無比的腕表作品總共242件,總最低估價達到港幣129,241,000元,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這次佳士得的《精致名表》專場,其中特別呈現兩個單一藏家收藏。一是彙聚了百達翡麗、勞力士等世界級現代腕表傑作的《世代珍傳》,其中包括了不少保存狀態極佳的未使用品。而另一個單一藏家收藏是以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代近代腕表爲主的《曆久常新》,包含了江詩丹頓、百達翡麗及Daniel Roth等品牌的佳作。

拍品2256

百達翡麗 Ref.2523J

HU DE,Cloisonné Dial 'Eurasia'

估價:HKD39,000,000 - 78,000,000

首枚世界時間腕表是爲珠寶商Baszanger所生産。其後世界時間被多家制造商采用,包括Agassiz、勞力士、江詩丹頓,以及百達翡麗。在1950年代,Louis Cottier對原有機制進行改良,增加了第二個表冠,令這項複雜功能更易于使用和調節,就是在1950年代這個技術發明之後,百達翡麗推出了最重要的曆史作品2523。由于後來百達翡麗不斷推出各種世界時及複雜功能腕表,時至今日,提到世界時間功能亦往往令人首先聯想到百達翡麗。

百達翡麗的世界時産品從懷表開始,一直到腕表産品至少可以分爲五代,最早期的515、96是素盤,之後的1415開始出現琺琅盤與世界地圖,從2523開始算第三代,大約時間是1950-1965,也這是從這時起采用雙表冠設計,城市時區圈可以直接調節了,也正是這一代,讓百達翡麗在1959年取得世界時的專利。

百達翡麗 ref.5110P;ref.5110J;ref.5110G

(拍品2418;拍品2419;拍品2420)

2002年左右百達翡麗開始推出新一代自動機芯的世界時産品:素面的5110,之後是5130。再之後再次引入掐絲琺琅工藝,再次受到藏家熱捧,每一款5131都以超公價成交,甚至遠超。再之後改變表耳與表殼殼型的5230、5231,疊加計時甚至帶三問的品種不斷推陳出新。

百達翡麗 ref.5575G;ref.7130G;ref.7175R;ref.1415HU

(拍品2224;拍品2250;拍品2251;拍品2255)

本場百達翡麗世界時家族濟濟一堂,拍品2224的5575G和拍品2251的7175R是品牌175周年的限量款式,拍品2250是入門女表款式7130G,拍品2222、2223、2252、2253、2254都是5131或者5231琺琅世界時,分享一個私人經驗:這種同類紮堆的拍賣通常對買家有利, 前幾塊出現時很可能大家都不著急,于是稍有猶豫就會落槌,喜歡的朋友可以趁人不注意悄悄下手,很可能底價成交。拍品2255是1415HU,估價120萬-240萬港幣,居然還都不是頂峰。

百達翡麗 ref.5131J;ref.5131/1P;ref.5131G;ref.5231G

(拍品2222;拍品2223;拍品2253;拍品2254)

當然要說的是本次其中最頂的還是拍品2256,百達翡麗2523J。

配掐絲琺琅表盤的雙表冠2523實屬首屈一指的世界級珍品之一;與鋼制1518和第一代的2499齊名,一同占據著百達翡麗殿堂中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Ref.2523數量總共只有26枚,多以黃金或紅金制成,以及一枚白金。當中約有十多枚腕表配備掐絲琺琅表盤,其中包括本表在內,只有三款腕表帶有歐洲地圖,被收藏家稱爲「歐亞大陸」。

此枚2523手工掐絲琺琅表盤出自當時最重要的琺琅藝術家Marguerite Koch之手,表殼編號306'201,由日內瓦表殼大師Antoine Gerlach于1954-55年間制造,本表在2002年最後一次公開亮相。

拍品2257

Louis Cottier 懷表

估價:HKD500,000 - 800,000(無底價拍品)

本場拍賣一個特別重要的拍品家族是百達翡麗的世界時,其中甚至包括發明者本人的原始作品。

Louis Cottier(1894-1966)出生于卡魯日,憑借在鍾表界的技術地位,他首先被勞力士創始人Hans Wilsdorf 聘請維修私人藏品。1931 年,Cottier發明了「Heure Universelle」世界時間機制,從此聲名大噪,該系統無疑是20世紀制表業中最具革命性的技術成就之一。

這枚Cottier懷表並不是世界時功能,但是出自世界時之父Louis Cottier之手。精美的雙色銀表盤帶有粗體阿拉伯數字和小秒針,沒有商標。表殼由當時日內瓦最出色的表殼商Antoine Gerlach制作,他也是百達翡麗的重要供應商。機芯上有「L. Cottier Genève」的簽名,並刻有兩個日內瓦印記。作爲20 世紀最重要的瑞士制表商之一。研究顯示,Cottier爲腕表、懷表和時鍾所制作的機芯總共只有約455 件。順便一提,這是一件無底價拍品,意味著只要出價就能成交,不會出現流拍的情況。

拍品2213 《世代珍傳》

百達翡麗 REF.5101P-010

估價:HKD700,000 - 1,400,000

長方形鉑金陀飛輪十日鏈,同時獲得COSC認證和日內瓦印記,真正的天文台時計,曆史上的“方表之王”,除了百達翡麗5101P還有誰?

5101P誕生于2003年巴塞爾表展,在2004、2007、2008年等少數年份間斷生産,于2009年初停産,據信只有少于100枚存世。長方形鉑金表殼,兩側ArtDeco風格的三層階梯式設計,側面呈現圓潤流暢的弧度線條,讓長達51毫米的表殼並不呆板。鲑魚色面盤,黑色指針搭配黑色寶玑字立體時標,面盤12點位置小圓標示10天動力儲存,對稱6點位置圓形小秒盤內書寫TOURBILLON字樣和機芯編號3361137,表面優雅大方,波瀾不驚,實際上卻是陀飛輪十日動力腕表,翻看背面,長方形機芯,日內瓦波紋,紅寶石軸眼搭配黃金套筒的配置在百達翡麗曆史上也極爲罕見,整個夾板呈現出那個年代手工潤飾才有的溫潤光澤,下方巨大的陀飛輪直徑接近1厘米,光彩奪目,代表百達翡麗手工潤飾的最高水准。

當年的陀飛輪懷表並不是在表盤正面開洞的,爲了防止機芯內的表油被陽光照射揮發,陀飛輪機芯都是放在背面,並不會露出。到了手表年代,某些品牌爲了滿足浮躁的消費心理把表盤正面開洞,將陀飛輪放到正面供人觀賞。而極少數品牌仍然堅守傳統,將整個陀飛輪機芯完全置于表背,而百達翡麗正是至今還保持這一高貴傳統的品牌之一。表王的位置,正是由這樣頂級的點點滴滴塑造而來。

十年前這表每次成交都在200萬以上,2015年之後逐漸下滑到150萬左右企穩,本場這一枚估價70-140萬港幣,有機會能以好價買到。

拍品2218《世代珍傳》

百達翡麗 REF.5070R-001

(配LEMANIA機芯)

估價:HKD300,000 - 600,000

拍品2290

百達翡麗 REF.5070J

(配LEMANIA機芯)

估價:HKD300,000 - 600,000

拍品2291

百達翡麗 REF.5070P-001

(配LEMANIA機芯)

估價:HKD800,000 - 1,600,000

百達翡麗5070的面殼脫胎自品牌1950年代的Art Deco風格大型飛行員表型號2512,2512孤品現存于百達翡麗博物館。雖然和表徑35的型號1463一樣使用13-130機芯,但是表徑達到46.2毫米,它的面盤設計很巧妙,內外兩層圈圈疊加縮小了內盤,外圈是60秒計時,內圈是測速計,因此機芯偏小子盤偏小的問題被優雅地化解。而5070表徑達到42毫米,非常有2512的神韻,同樣沿用了這個高明的設計,兩個子盤剛好居中,除了3和9被子盤遮掩,其他10個與表殼同色的數字立體時標與五根大小指針同色,交相輝映。面盤壯闊,簡潔有力,是我最喜歡的現代百達翡麗之一。

本場一次三枚現身,黃金30-60萬,粉紅金30-60萬,鉑金80-160萬港幣,特別推薦紅金,這價錢太好啦。

拍品2227 《世代珍傳》

百達翡麗 REF.5074P-001

估價:HKD3,500,000 - 7,000,000

百達翡麗Ref.5074最迷人之處一是在于舒展的表殼和均衡的面盤設計,一是在于雄渾的“教堂鍾聲”。Ref.5074于2002年問世,最初是黃金版本。2005年推出玫瑰金款式,2009年推出鉑金款。作爲自動機芯的三問萬年曆,5074的上一代是3974,5074尺寸從上一代36毫米一舉擴大到42毫米,最大的變化就是配置了兩根音質宏亮的教堂鍾聲音簧,加上增大的表殼共鳴腔,讓聲音表現達到新的高度。5074總産量據信少于100枚,其中鉑金可能最少,本場這一枚産于2013年,是非常後期的作品。在近年的拍賣市場上,我只記得2014年、2017、2021年見過三次,分別是黃金銀面或紅金黑面,這款鉑金黑面似乎更爲罕見。

拍品2284

百達翡麗 REF.5050R

估價:HKD240,000 - 400,000

5050第一次出現是1993年的巴塞爾表展。對于當年的消費者來說,新穎的5050J黃金萬年曆具備飛返日期、開放式窗口,和當時同期推出的大複雜5016同宗同門,同氣連枝。當時的少數頂級玩家要在3940的基礎上,加上近10萬塊港幣,才換一只黃金的5050戴,但特別驕傲。

到了1994年,5050開始出鉑金款式,之後又推出白金和紅金款式,百達翡麗近代的表,大多數都是紅金最後推出,然後停産,所以紅金的存世數量通常是最少的。一直到2002年,5050消失在産品目錄中,據說曆史總産量大約在1,100只左右,而紅金的大約在150只左右。

這裏還有個秘密,據說5050和3940最早期的月相盤都是琺琅燒成的,夠幽深的藍,有手工的韻味,90年代中期之後,改成印刷版本,規整了很多,但也沒有了當時的味道。這一枚是1994年的紅金,算是最早的一批紅金,就不知道是否還是月相琺琅盤。

拍品2302

百達翡麗 REF.3979J

估價:HKD1,000,000 - 2,000,000

百達翡麗曆史上公認音色表現最好的四款三問分別是3939、3979、3974和5074。其中3979和3974誕生于1989年,是爲慶祝品牌誕生150周年所做,3974是三問萬年曆,而3979是純三問作品,自動機芯。3979從1989年到2002年間生産,軌道面搭配羅馬字時標,總産量約100枚,大部分是黃金表殼版本。3979早期表殼由當代最偉大的表殼大師JPH哈格曼手工制作,讓三問機構得到最好的共鳴腔。本場這一枚正是1991年的早期作品。相比3974,我更喜歡3979的純粹,可能因爲機芯結構單純,它的聲音表現可以說是超過3974。我不止一次親耳聆聽過3979雄渾有力的敲擊,屬于三問腕表之中最接近三問懷表的音色與音量表現,余音悠遠,驚爲天人。

拍品2305

百達翡麗 REF.5104P

估價:HKD3,200,000 - 6,500,000

功能是三問萬年曆陀飛輪,機芯是Cal.R 27 PS QR LU。表徑43,算是個大家夥。在拍賣市場中這東西我好像第一次見。名字是鉑金,實際上是雙色金表殼,中殼是玫瑰金的,表盤和側面半镂空,能夠露出複雜的機芯結構甚至三問的運行,背面看機芯擺陀也做了雕花。

看了一下佳士得的資料,已知這是10枚中之一。估價320-650萬港幣,問了一下行情,一般報價現在是700萬+。

拍品2335

海瑞溫斯頓 & F.P.JOURNE OPUS ONE MODEL

估價:HKD2,000,000 - 4,000,000

Maximilian Büsser先生畢業于洛桑的瑞士聯邦技術學院,擁有微型科技工程學的碩士學位。初次踏入職場是爲積家表工作,在爲積家工作七年之後,因爲傑出的管理才能,1998年,年僅31歲的他被日內瓦頂級珠寶鍾表公司Harry Winston 聘用成爲旗下Rare Timepieces的董事總經理。千禧年開始,經過秘密謀劃籌備,他天才地提出設想,每一年與一位才華洋溢的獨立制表師合作,打造一款創新、革命性的Opus産品,通過HW的産業鏈制作並銷售出去。這其中包括FPJ、Vianney Halter、Greubel Forsey、等人都通過這個舞台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的才華與獨創性,逐漸成爲制表業最重要的名字,而HW也通過這一系列成功奠定自己在專業制表領域足夠高度的先鋒地位。

本場這一枚是Opus系列的第一款,合作者是今天如日中天的F.P.Journe,孤品,鉑金陀飛輪。

拍品2368 《曆久常新》

羅傑杜彼 SYMPATHIE

估價:HKD110,000 - 220,000

Sympathie系列是品牌早期最有識別度的作品,自1996年推出經曆了好幾代的變化,尺寸逐漸變大,外形逐漸變得豪放粗曠,而最早期的34和37毫米口徑成爲今天藏家最喜歡的優雅特別款式,超過同時期圓形表殼的Hommage。

Symoathie家族醒目獨特、品類繁多,包括三針、計時、萬年曆、萬年曆計時和三問等多個款式,其中萬年曆又有窗口式和逆跳兩種。本場這一枚屬于窗口式,但有趣的是,通常的版本無論白金黃金都是限量28枚,采用楔形刻度加寶玑字時標,但是這一枚卻是紅金,其刻度是和同系列三問腕表一樣的條鑽。在現存資料及證書顯示,這是曆史上僅存一枚的孤品,配鑽石時標,而估價也只是和正常版本接近的11-22萬,忽然感覺吸引力陡增,吊足了胃口。

拍品2384 《曆久常新》

江詩丹頓 REF.43060

估價:HKD110,000 - 220,000

約翰·詹姆斯·奧杜邦(英語:John James Audubon,1785年4月26日—1851年1月27日),美國畫家、博物學家,法裔美國人,他繪制的鳥類圖鑒《美國鳥類》被稱作“美國國寶”,對後世野生動物繪畫産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除了繪畫作品,奧杜邦在他的日記和隨筆中流露出的保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尊重生命的理念,對整個社會産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在英語世界,奧杜邦的名字就是環境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的象征。

這一系列來自江詩丹頓在1990年代Métiers d’Art 藝術大師系列,表盤上以大明火及掐絲琺琅描繪John J. Audubon《美國鳥類》,當年由琺琅大師Muriel Sechaud親手創作,總共選取了10款,一共限量生産了100枚左右。表盤由淺色大明火琺琅作底,表盤中央由掐絲琺琅工藝制作Audubon的手繪鳥類插圖及植物背景。金色劍形指針,時標刻度爲鑲嵌在琺琅表盤上並且打磨光滑的金色圓點,在光線下反射出耀眼柔和的光澤,僅僅這一工藝都令人驚訝。本場這一枚是斑尾鴿,表盤上有他的簽名以及96年的日期。本表附有全套配件,狀態幾近全新,甚至仍保留著底蓋上的原裝貼紙。

看今天的藝術大師系列琺琅作品動辄上百萬的售價,這種手工痕迹明顯、審美超卓、數量稀少的作品顯然更吸引我。相比曆史同期的其他産品,38.5毫米表徑是最合適的正裝表尺寸,也比較符合當代人的口味。1120超薄自動機芯,镂空雕刻擺陀,可揭式底蓋內刻INSPIRED BY JOHN J. AUDUBON字樣。

都寫完了,繼續翻目錄發現一個有趣的東西。

彩蛋 拍品2357

勞力士 DAYTONA

估價:HKD2,000,000 - 5,000,000

一枚勞力士的彩虹迪,爲什麽目錄把保卡拍了張照片發上來?定睛一看果然內有乾坤,表主人原來是著名搖滾樂手:Eric Clapton。

紅金,約2018年制,附原廠 證書、盒子及外包裝。通過附件得知原表主腕圍約175毫米。證書確認Pragnell于2018年8月1日售予“Eric Clapton”、Pragnell購買收據副本上款標明至Eric Clapton,吊牌、 産品資料、盒子及外包裝。

彩虹迪于2012年首次推出,首枚腕表以黃金制作,其後推出白金版本,並在2018年推出帶有彩虹時標、搭配黑色或密鑲鑽石表盤的永恒紅金版本。

有一說一,同樣是英國人,搖滾樂手,Clapton的表品可比如今黃老板好多了,可能當年的大環境就是好些吧。

張帆

新浪微博:@張-帆上海

鍾表愛好者,獨立評論人,爲華語區各大鍾表媒體撰寫專欄多年。喜好家具、設計、音樂、美食、咖啡,對古董百達翡麗、FPJ、古董勞力士、古董積家情有獨鍾,審美外貌協會資深會員。

2 阅读:375

凝天看時尚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