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鄉村的青春旋律,知青宣傳隊驚豔登場,三年巡演輝煌傳奇

曆年壹沫 2024-03-24 09:15:29

1969年的雲南邊境地區,一股濃郁的革命熱潮正在肆虐蔓延。在這片苦難而又不失美麗的土地上,一支由昆明三中知青組成的文藝宣傳隊就這樣應運而生。

這支隊伍的誕生,源于芒拉鄉黨支部的決策。除了上級有關"到處莺歌燕舞"的號召之外,當地知青文化程度較高、藝術才華橫溢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首批加入的有音樂天才王澤彤、舞蹈活雷霆騰銳、歌手姣姣者肖雯婷等。王澤彤曾在昆明市演出中多次獲獎,一雙矯健有力的長腿讓他的舞蹈動作幹淨利落。

肖雯婷生性離群清涼,即使在最平凡的田間也能用她空靈的嗓音撩撥人心;吳孟達雖然個子矮小,卻鍾愛打擊樂器,擅長敲鑼打鼓。

其他人才濟濟的知青還有沉著冷靜的編導趙怡然、歌手梁朗、口技了得的群口詞手李悅華等。一時間,這些曾經對藝術場景虎視眈眈的年輕人們爲之一振,個個躍躍欲試、熱血沸騰。

原本散落在芒拉鄉四個生産隊的宣傳隊員,從此開始每晚都會像魔鬼鎮日一般相聚在一座簡陋的竹樓裏排練節目。

從煞是讓人期待的打擊樂手吳孟達的激情一呼,到編舞大師王澤彤、趙怡然指揮若定,從歌者肖雯婷、梁朗、李悅華的曼妙詠歎到舞者們飽含熱情的翩翩起舞,這座昔日冷冷清清的竹樓變成了一片無垠的藝術熱土。

當肖雯婷高亢的嗓音在夜空下回蕩,仿佛就能聽到鄉親們遠處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叫賣聲與之隔岸輝映。

當王澤彤英姿飒爽翩翩起舞時,身後就仿佛跟著家鄉舞台的追光燈;當吳孟達用盡力氣在鼓面上虛擊實擊,整個芒拉鄉就好像成了他的大舞台。

要實現一個又一個夢想,道路注定是艱辛的。然而在這份藝術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面前,一切困難和汗水都黯然失色了。

爲了演出質量,宣傳隊獲准在一處廢棄的蠶房裏進行爲期一周的統一彩排。于是,這群知青們就像聚精會神的武士,全身心投入到了磨砺自己的過程中。

王铄铮作爲隊長,和王澤彤、趙怡然一樣嚴厲挑剔,對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只要力求完美就絕不手軟,對有失水准的人毫不留情地訓斥。

于是,一個舞步不到位就要重練數遍,一個曲調哪怕跑了個調都不能放過。台上台下,處處是他們的戰場。

大夥兒在劇烈的汗水之中漸入佳境。中場休息之際,從肖雯婷溫柔的歌喉到吳孟達激昂的鼓點,他們唱著革命戰歌,爲自己打起無比精神。

就這樣,在整整一周的日夜兼程之下,宣傳隊終于呈現出了讓所有人無比振奮的節目編排。

萬衆期待已久的首場演出終于在芒拉鄉的一個傍晚舉行了。當晚,鄉親們早早就來到這個僅僅是一塊籃球場的"劇場",那兒已經熙熙攘攘、座無虛席了。

當宣傳隊長王铄铮和編導王澤彤身著盛裝緩步走上舞台,熱烈的掌聲就響徹雲霄。隨著王澤彤一聲震天的"開場",舞者們搖曳多姿的身軀就躍然于場中央。

肖雯婷高亢的歌聲伴著吳孟達的震耳鼓點,優美的旋律配合動感的舞姿,演繹出了開場曲"紅太陽照邊疆"。

接下來是梁朗的獨唱、李悅華帶領的群口詞表演、樂隊奏響激情燃燒的民族樂曲。

趙怡然編排的舞蹈"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將現場氣氛一次次炒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壓軸的大戲"圍繞紅太陽轉"無疑更是讓全場瘋狂。

回到簡陃的住處,誰也沒有感到疲憊。大夥兒興奮地盤算著下一站的行程安排,就連睡夢中也會浮現這次成功演出的場景。青春就該如此燦爛奪目。

首演的巨大成功讓宣傳隊成了芒拉鄉的驕傲。很快,他們就展開了長途巡演的旅程,將這份青春的活力和革命的火種帶往更多的地方去。

旅程首站便是章鳳公社和鄰近的幾個鄉鎮,接下來則是部隊和林場。無論是廣袤田野還是軍墾哨所,哪裏有觀衆,他們的舞台就在哪裏。每每到一地,宣傳隊員們都會被當地各族群衆的熱情好客所感動。

記得有一次在永興社演出,落幕後鄉親們硬是拖住大夥兒在村裏就餐。擺在粗糙竹桌上的極盡當地特色和土著風情,豐盛得令人垂涎三尺。待到吃完那盤久違的臘味紫糯米血腸後,不少隊員都捧著鼓馥的肚子感動落淚。

走進苗嶺和邊疆,他們用歡樂和藝術溫暖了這片貧瘠之地。而在接受各族人民的熱情擁抱時,宣傳隊的這群知青更被深深打動了。他們當時只是懷著對黨的熱忱前來,而後卻被這裏質樸的群衆深深吸引了。

一轉眼,穿梭在芒拉鄉與各地之間的巡演就持續了兩三年時光。這其中,有人被調往縣宣傳隊,有人遠赴軍墾報到,有人回到家鄉,也有少數人選擇紮根在這裏,過上了平凡而又熱愛的生活。

就在曾經熠熠生輝的宣傳隊漸行漸遠之時,他們的青春歲月也就在不知不覺間行將遠去。那濃郁的藝術氛圍、朝夕相處的兄弟姐妹情誼,還有最寶貴的芒拉記憶,這一切都將永遠定格在每個人的腦海裏。

就像一首經典的歌謠,在歲月的長河中被反複吟唱;就像一捧明亮的火種,在漫漫長夜裏耀眼燃燒。

從那時起,他們便放棄了明星夢,或安分爲良民百姓,或重操舊業繼續藝術道路,各自在生命的路上尋找屬于自己的那個未來。

但終有一天,他們會重新聚首,追憶芒拉歲月。彼時,或許頭頂已然花白、面容已添歲月的痕迹,但他們的內心依舊是那個燦爛而不朽的年代。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