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劇本被“封殺”,還有多少人和她一樣?

早起看天 2024-04-23 11:51:59

近日,微博、微信、抖音官方對“Thurman貓一杯”進行封號處置。“Thurman貓一杯”的抖音賬號、微博賬號皆已顯示被封禁。

封號前,“Thurman貓一杯”在全平台粉絲超3700萬,其中抖音1868萬,B站474.3萬,小紅書699.8萬,快手581.9萬,微博121.3萬。

事情經過:

2月16日,“Thurman貓一杯”在抖音、快手、新浪微博、哔哩哔哩、百家號、優酷、小紅書、西瓜視頻……等平台發視頻稱,從巴黎帶回兩本小學一年級寒假作業尋找失主。

同時引發各大主流媒體跟風報道,成了當時的熱搜事件。其實這個視頻一出來,就有人懷疑是劇本,但由于沒法求證,加上各大主流媒體轉發,許多人確信這件事情是真實的,引發全網尋人行動。

“Thurman貓一杯”也成功通過這件事情吸引了大量粉絲。

2月17日,抖音評論區一IP屬地爲江蘇的網友“楊柏屹”自稱爲秦朗舅舅,表示其外甥就讀于西場小學。

2月19日,“Thurman貓一杯”再次發布視頻稱“已聯系到秦朗母親”,已保護對方隱私爲由聲稱,對方不願出鏡,學校也不是網傳的西場小學,此事“圓滿結束”。

4月12日,西湖區分局稱該事件系編造,對其和涉事公司處以行政處罰,並責令公開道歉,隨後對其賬號予以階段性禁言。

4月13日,根據中央網信辦《關于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及平台相關規則,對@Thurman貓一杯 在新浪微博、微信視頻號、抖音與哔哩哔哩等多個平台進行永久封禁。

@Thurman貓一杯被全網封禁這件事情也引發了網絡巨大爭議,爭議的焦點不是貓一杯的對錯,而是處罰是否過重。

思考一,“殺一儆百”式的處罰,是否過重?

有些人替@Thurman貓一杯感到可惜,畢竟是全網擁有超3700萬粉絲的大V。可以說正是因爲她擁有這巨大的影響力,才應該對自己傳播的信息負責。

大家知道狼來了的故事,這次傳播的只是一個小學生丟作業玩笑,如果是其實事情,造成的後果可能十分嚴重。

尤其是其在遭受質疑的時候,不僅不澄清,反而借助網絡爭議越大,流量越大的,吸粉越多的潛規則,多次編造謊言炒作。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現在自媒體平台上這種情況很普遍,這也是爲何有些自媒體大V在替@Thurman貓一杯喊冤。他們真的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現在有些網絡大V已經開始悄悄的撤掉一些不實視頻和做相關作品。

思考二,自媒體平台“爆眼球”式的推薦機制,是否適合現在自媒體的發展?

千萬粉絲的大V還要依賴造謠博眼球?是因爲自媒體賽道太卷?還是這就是遊戲規則?

現在的自媒體平台推薦機制,基本上就是依靠“搏眼球”來吸引流量。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消息傳播本身就有一定的“負面規則”,在推薦機制的引流下,一些未經證實的負面新聞可以很快形成熱點登上熱搜。

說實話,這種情況很難改變,現在的自媒體推薦機制已經嚴重落後自媒體的發展。我們每天都被大量的垃圾信息圍繞。

許都形成熱搜的事件都很無厘頭,比如最近爆火的“成都迪士尼”,真不知道這樣事情有何意義。許多人都感慨抖音已經不是最初的樣子,這背後有太多的無奈和不甘。

自媒體平台的推薦機制需要創新,現在的推薦機制本身就是爲“搏眼球”而設計。在這樣的有些規則下,類似“小學生巴黎丟作業”這類虛假事件還會層出不窮。

思考三,主流媒體的跟風是否有責任?

這次“小學生巴黎丟作業”之所以引發這麽大爭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主流媒體的盲目跟風。

現在只要已形成網絡熱點,主流媒體都會選擇盲目跟風。在自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主流媒體的話語權正在消失,這讓主流媒體感到壓力巨大。爲了跟上所謂的時代潮流,主媒體在熱搜事件中幾乎不辨是非,選擇盲目跟風。

有些所謂的爆火事件,如果沒有主流媒體的推波助瀾基本上不可能想成那麽大的影響力。

看看現在主流媒體的關注點就知道,新聞學已死不是調侃是現實。

0 阅读:0

早起看天

簡介:一個天天做夢的人,希望每天過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