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官園小學開展語文學科基地展示活動

中教優創 2024-05-17 16:05:59

九層之台,起于壘土;

千裏之行,始于足下。

爲進一步貫徹落實“新課標”,探索小初語文教學銜接的有效路徑,打通小初銜接的壁壘和盲區,實現學段之間語文教學的連續性和整體性,提升核心素養,打造思維課堂,提升通州區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2024年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區官園小學開展了以《聚焦小初銜接 落實核心素養》爲主題的語文學科基地展示活動。全國模範教師、國家級名師、著名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正高級教師陳延軍,研修中心課程部武海深老師,小學部語文教研員鄭美丹老師,首師大附中通州區校區語文組備課組長耿愛華老師,官園小學張利華校長,官園小學西馬莊校區李春葵校長,全區六年級語文教師參與了本次活動。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本次活動由研修中心研修員鄭美丹老師主持。

活動共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青年教師展風采

第一節是官園小學宋燕豔老師執教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兩小兒辯日》一課。宋老師設計了讀辯論故事、知辯鬥內容、探辯鬥智慧、展辯鬥風采、延辯鬥之理這五個層層遞進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充分了解《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各自的觀點,知曉他們說明觀點的依據。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理性精神。同時也揭示了兩小兒善于觀察、愛思考、敢于堅持自己觀點和孔子實事求是、謙虛謹慎都是科學精神的體現。

第二節由秦元英老師執教《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後》一課。秦教師從教學內容和學習過程兩個方面落實小初銜接這一理念。秦老師以與文體相適切的圖像化的表格這一閱讀策略作爲教學內容。圍繞表格三進三出設置疑問不斷追問,啓發學生不斷思辨,提高學生分析文本和辯證思維的能力。

第二階段,同仁研討啓新思

這兩節課既注重小初銜接,也關注核心素養,給老師們帶來很多思考和啓發。課後,小學、初中的語文教師們,進行了聯合研修。

宋燕豔老師圍繞《聚集小初銜接 落實核心素養》,結合《兩小兒辯日》的教學設計進行了說課分享。老師們在設計單元整體的學習任務時,除了要關注本單元在小學階段的橫縱向聯系與銜接,更要關注本單元學習目標與第四學段(初中)知識點、學習方法等的連續性和進階性。

秦元英老師以《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後》爲例,借助表格進行橫向和縱向的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觀點和事例之間的關系,體會科學精神,提高學生梳理信息的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思辨能力。在默讀課文和梳理表格的過程中,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議論文文體的特點,從而爲初中學習議論文打下了基礎。

首師大附中通州校區語文組備課組長耿愛華老師對兩位青年教師的課堂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提出了誠懇建議。耿老師建議語文教師從興趣永遠是不滅的火種,閱讀積累是能滋長的源泉,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關鍵三方面深入思考,構建語文高效課堂。鼓勵我們要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爲學生的成長蓄力。

通州區第二中學小學部陳馳老師說,兩節課讓她學到了很多很多,《兩小兒辯日》一課讀得非常紮實,非常到位。面對《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後》這篇難度較大的議論文,老師敢于放手,能夠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深入學習,難能可貴。同時向專家請教了兩個問題:一是六年級學習文言文要不要把他翻譯成白話文?二是如何在課上發展學生思維?

鄭美丹老師、武海深老師、耿愛華老師結合兩節課例回答了陳馳老師的問題,把研討推向了高潮。

第三階段,權威指路啓新程

全國模範教師、國家級名師、著名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正高級教師陳延軍老師對本次活動給予充分的肯定。稱贊兩位愛徒備課精心,磨課用心,用課堂說話,爲我們呈現了兩節精彩的課堂。稱贊通州區“聚焦小初銜接 落實核心素養”項目活動站位高,接地氣,非常好。充分展示了課程理念,注重培養了學生的朗讀、閱讀和思辨能力。

陳老師誠懇地給老師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一是讓學生多讀。要多閱讀,多朗讀。“讀”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成爲一個自信、受歡迎的人,用語文學習來獲得幸福的源泉。教師也應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爲孩子多做優秀的朗讀示範。

二是做到“舍得”。俗話說得好,有舍才有得。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把繁瑣的、重複的、老一套的和分析破碎的內容舍去,讓學生得整體、得素養、得興趣。教師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終身的素養,舍小求大,舍碎求整,舍講變讀,讓學生的互動交流取代老師單純的教。

三是開闊眼界。教師要不斷開闊自己的眼界,努力創造一個開放的、思辨的課堂。老師們要站在未來教孩子,走在學生的前面,不做教材的“二道販子”,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語文看語文。

第四階段,領導引航啓新篇

研修中心課程部武海深老師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此次多元的展示活動既關注了語文學科素養,又關注到了小初銜接的站位。既看到了學校課程的成長,又看到了教學的不斷提升,還看到了老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變化,感動滿滿,感受頗多。武老師結合兩節課從課程支架多、跨學科閱讀、貫通課程、開放性課堂、語文學科基地等方面進行了精彩的點評指導。鼓勵我們聚焦學段銜接,開展課程教學研究,以點帶線,以線成面,以面擴體,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基地的輻射引領作用,真正做到造福于學生,受益于老師,受益于課堂,更好地實現小初銜接的過渡,達到促進教育質量提升的目的。

官園小學校長張利華全程參加了本次展示與研討活動,指出語文課堂教學要落實新課標精神,聚焦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也對語文教師提出更高的期待,要落實好小初銜接,還要有多學科融合意識。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爲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助力。

活動最後,鄭美丹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高度贊揚學校在全國特級教師陳延軍的帶領下成爲語文學科基地的樣板和示範學校。鄭老師提出:做老師要敢于舍,才能得;教師要敢于示範,在閱讀上有所追求。語文老師身上的擔子很重,我們應該把語文教好,讓學生用語文來獲得幸福的源泉。

“銜”而有道,“接”而共融。此次小初銜接語文教學研討活動給兩個學段的語文老師提供了交流、溝通的機會,有效促進了小初語文教學的溝通交流,爲實現小初順利銜接邁出了堅定一步。此次教研活動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官園小學全體語文教師將以此次學科基地展示活動爲契機,砥砺深耕、笃行不怠!

0 阅读:4

中教優創

簡介:發現優質教育時訊,展現學校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