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嘗試

商賢老侯 2024-04-15 17:39:03

再有十天,就要參加我的第二場全馬比賽了,可近來的幾次熱身,成績都不怎麽理想,平均每公裏用時均在6分鍾以上,比起一個月前的兩次30+的每分鍾5分50秒以下相差太遠。照此下去,今年的比賽若想“破四”,希望渺茫。産生今年全馬“破四”的想法恰恰是因爲一個月前的這兩次30+跑出的好成績。我記得,一跑完,我立馬就把這兩個成績發到微信朋友圈。我的好友兼馬拉松引路人陳振清專門從南通打電話給我,誇獎了幾句以後,對我說,以這樣的速度,今年的全馬比賽“破四”沒問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好友隨口說的一句話,點燃了我今年春天淮馬比賽全馬“破四”的激情。在此之前,跑全馬“破四”我連想都沒想過。我參加馬拉松訓練四年半以來,“迷馬”不算,正規比賽只參加過兩場。一場是21年秋天在河北衡水的“半馬”,一場是去年春天在淮安本土的“全馬”。“衡馬”我跑得不錯,壓在兩個小時之內,成績比我預計得要好得多。正因爲“衡馬”“半馬”比賽成績超過預期,讓我輕視了去年春天的全馬比賽,結果跑崩了,跑到36公裏,左腿嚴重拉傷。到達終點時,成績點格在5小時12分鍾。參賽前,依“衡馬”半馬的成績和平時訓練水平,我保守估計,跑得好,能跑進四個半小時,最差,也應該在五個小時之內。結果連最差的都沒達到。在我看來,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慘敗。慘敗的原因有許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跑量不夠。爲了今年的全馬比賽能有一個好成績,一年來,我加大了訓練力度,成績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達到甚至超過巅峰時的“衡馬”“半馬”水平。這也是好友電話中說我全馬能“破四”,我大體認可的原因。但同時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馬“破四”絕不是一件易事。不要說我這個只有四年半跑齡的66周歲的老人,即便年輕的業余選手,全馬“破四”也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它是馬拉松大衆選手成爲精英選手的一個標志。我身上有做事特別認真、特別要強的基因,做任何一件事,喜歡給自己定目標,爾後奔著這個目標去追逐。人們都喜歡說,重在參與,尤其是業余馬拉松選手嘴上一般都是這麽說的,可現實生活中並不真的就是這樣。在不在意比賽成績、給不給自己定目標,動力、壓力和樂趣還是不一樣的。人這個高級動物和其它動物不同的地方有許多,做事爭強好勝是其中之一。哪怕不和別人爭,自己定一個目標,和這個目標去較勁,一旦實現,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幸福感。

像是要和我開玩笑似的,定下今年春天全馬比賽“破四”目標後,我的訓練成績卻在下降。眼見離比賽開始時間不多了,我有些著急,心想,如果不作些改變,“破四”的夢想很可能實現不了。

今天早上,做完拉伸,下了樓,我沒跟著往常那樣等跑幾公裏下來,身體全打開以後再提速,決定打破老節奏,試著從邁開雙腿,跑第一公裏開始,就把速度拉起來。這個想法立即有了成效。很快,手機“咕咚”軟件就發出“第一公裏用時5分52秒”的聲音,我爲之一震!自打跑馬拉松以來,我還是第一次第一公裏就破6。大多數跑馬拉松業余選手開始跑前幾公裏,光靠十分鍾拉伸,身體的關關節節,包括心肺功能很難馬上打開,因此,速度一開始通常都上不來。只有跑了幾公裏,身體全打開,進入興奮狀態,速度才可能上來。可我前一階段的訓練並沒有出現這個節奏,即便跑了十公裏下來,身體已經打開,速度卻始終上不來。這是我近階段成績不好的重要原因。

第一公裏的成功讓我興奮起來,精神一興奮,反過來又提升了速度。第二公裏比第一公裏還要快,僅用時5分48秒。在接下來的八公裏,除了有一公裏因爲轉彎多,用了6分零一秒,其余都在6分之內。最快的在5分半之內。

平時跑步時我喜歡聽手機上“雲聽”軟件裏的“央視新聞”,今天,我執意沒開,讓自己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跑步上。我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呼吸,二是每公裏用時。第一公裏跑得比平時快了大半分鍾,身體不太適應,我就運用深呼吸的方法,逼著自己快節奏跑。跑了一小會兒,心肺適應了,我不再深呼吸。前三公裏,我運用深呼吸的方法使得每公裏壓在6分之內。後幾公裏,身體完全跑開,這個方法便用得少了。可不久,另外的挑戰又來了。由于從沒有在前十公裏跑得如此快,中途,我有幾次呼吸變得不均勻。所謂不均勻,其實就是呼吸急促,而呼吸急促到一定程度就變成了上氣不接下氣,甚至喘起來。這個狀況說明,我的心髒不適應如此快的速度。剛開始踏上馬拉松征程的時候,我出現過這種情況。可我一直不去管它,繼續按照原有的節奏跑下去,過了沒一會兒,呼吸就恢複了正常。今天,我如法炮制,結果跟以往一樣管用。十公裏全程出現呼吸急促很快又恢複的情況總共也就三到四次。

回到家以後,我一邊爲自己取得的新突破高興,一邊總結經驗教訓。我發現,今天之所以能成功,在于自己密切關注跑步,對每公裏用時,對身體狀況,進行恰時的評估。當某一公裏速度掉下來時,就讓自己沖一沖,速度沖上後,如果還不是很累,心肺、四肢尤其是雙腿、雙腳包括臂部都能承受得了,感覺正常而又良好,我就繼續按這個節奏跑。我想,到了比賽那一天,我依然按這個方法,如果均速始終保持在每公裏5分40秒左右,全馬”破四”的目標就可能實現。當然,我也明白,馬拉松是一項複雜而又艱巨的運動,能不能跑出好成績不僅對跑者的跑量、體能、經驗、臨場狀態要求很高,而且跑者的禀賦、技巧、智商乃至天時地利人和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