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次真的怒了,胡塞背後的布局

商賢老侯 2024-02-08 09:21:19

超預期

最近,胡塞武裝上熱搜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把全世界最重要的蘇伊士運河給斷了,影響的可不是只有歐洲,包括我們中國也是很被動的。

大家不要忘記,我們大量出口還是要通過這個地方運過去。現在這麽一斷,我們這生意還怎麽做?

因此,近期,村裏跟阿訇開會了,大意是:如果再打跟我的利益有關的船只,我會很失望。

請大家注意,不是不打我們的船,而是跟我們的利益有關的。

試問,現在還有多少集裝箱船上面沒有我們家的貨?

但是,反過來,如果跟我們家的利益沒有關系,請君隨意,我們不管。

據說,這次談下來的意向性很不錯,也讓我們又有了新的“進攻”方式。

試想,如果隔三岔五中東這麽一鬧,歐洲經濟怎麽辦?叫囂隨時可能要跟我們搞事的英國又該怎麽辦?

企業的庫存快速下降,航運周期延長2~3周,成本翻倍,未來還有大量的不確定性。

最關鍵的是,所有玩過海運的朋友都知道,這航運的保費是要漲的,這東西就要命了。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強化對“對岸”這裏的航運巡查,隔三岔五也去搞點事情,甚至是登船檢查違規物品。那所有去“對岸”這裏的航運保費會漲成什麽樣?不要以爲只有ECFA可以玩對手,工具多的是,就看用不用。

同理,如果這麽搞下去,很多船公司在歐亞間進行轉運的保費可能也要提高。對于坐享其成的享受全球航運保險的倫敦而已,這未必是好事情。畢竟,真的這個狀態扯久了,中歐鐵路還有一定的競爭力呢。

此外,中國這裏也在努力推全球航運保險業務。只要跟中國的利益有關的都不能打,這裏面的含義還不清楚嗎?這就是想著搶倫敦的飯碗。

很多年以前,上海這裏就內部討論過,我們是全球第一大港,可我們的航運保險定價權是倫敦的,這很有問題。可人家是幾百年沉澱下來的實力,你要改,談何容易?除非,那裏被戰爭影響了。

最近,我們跟日本又在東邊海域有沖突了,很明顯,東邊和南邊的海域我們已經開啓了區域拒止行動。

也就是說,以後這些地方就是我們的全球經濟版圖,你要爭,那就看看誰家的實力強。

我們一直強調,全球技術革命紅利消失的階段,往往也是這一輪全球化自動解體的階段。因爲,全球化是建立在技術革命紅利基礎上去構築的。當技術革命這輪到頭了,那眼下的全球化也就到頭了。

很可惜,如此簡單的道理,我們國內竟然沒有幾個財經聲音去談,反而大談什麽“去全球化的逆潮”。

看問題不看根本,往往是我們國內學術界的通病。

聰明的朋友應該已經知道,如果誰家可以先搞出下一輪技術革命,誰家就有了重塑全球下一輪新的全球化結構的主導權、定價權、國際儲備貨幣的尊享權。

所以,就問你一句,産業升級重不重要?

你以爲美國人爲何要圍堵我們?種族,價值觀,國際秩序?錯!就是防止全球下一輪技術革命在我們這裏先出現。

但是,這東西要出現,有很多因素,其中2個因素非常關鍵:

龐大的全球經濟版圖,讓你可以隨意調動全球資源爲己所用,還可以有龐大的市場去消化新的供給;

制造業要牛,因爲任何創新再厲害,沒有制造業把它做出來,那也是空中樓閣。

所以,大家就會發現,我們裏面是拼命産業升級,往死裏砸錢,不惜血本;可是,外面我們也在努力開拓合作圈,甚至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全球經濟版圖,比如一帶一路、金磚峰會、上合組織等等。

那麽,中國到底想要什麽?還不清楚嗎?!!!

很多老外說,中國人沒有信仰。

事實上,我們的信仰:

王侯將相甯有種乎?!

你白人是人,我們就只能生産襯衫,只能被你們金融收割?

當我們選擇“不吃這套”的時候,美國人的憤怒自然是順理成章的。

不過,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波胡塞這麽幹,對于我們進一步整合歐亞大陸的經濟版圖意義重大?!

不要忘記,美國目前希望我們出面調停,因爲他們承認發不上力。

美國這次是真的很憤怒,這並不完全是中東的混亂以及航運的停滯。

最重要的是,美國也看出,俄烏沖突、中東混亂、朝鮮半島嘴炮、中菲南海博弈等,看上去美國好像是強勢方,其實每次都被中國反將一軍。

而中國的頂層戰略,今天我們可以歸納一下:

經濟混合戰進入區域拒止

也就是說,凡是我們中國可以插手、想要插手的地方,就開始同步讓美國的影響力逐步被排斥出去。

這就像今天美國要援助我們對岸,真的動起手來,你美國人真敢靠近?

你不敢靠近,那這個地區就跟你沒有關系,美國人就被逐步排斥出去,以後這片區域就是我們說了算。

大家都知道,原本這個概念是用于軍事鬥爭的,然而,現在經濟混合戰也可以用。

既然美國喜歡在歐亞大陸到處搞代理人戰爭、搞顛覆、搞拱火,那我們就順勢拉他們下水。

這個時候,美國就要評估自己入場的投入産出比了。

如果巨虧,那就不得不撤出,這個時候,我們的影響力就可以趁虛而入。

就像中亞很牛的一個經濟體,烏茲別克斯坦,以前日美都想介入,那爲何現在被我們牢牢的把控?因爲,這個地方在我們苦心經營後,現在就是我們的經濟版圖。

另外,東南亞地區,中國經營的是最密、最頻、最深,那將來這個片區美國要再強勢進入,已經很難了。

現在,我們又開啓了對中東地區的苦心經營。美國在這裏支持以色列是爲了制衡,現在反而成了我們拉攏阿拉伯世界的最好理由。

考慮到美國自己的財力、精力、資源調動能力的瓶頸,中國穩紮穩打的推進,是很好的利用了陸權的優勢,從而不斷跟美國進行局部比較優勢的對抗。

不要忘記我以前說過,陸權的特征是,擴張慢,但是一旦控制住那就可以保持長期統治;海權的特征是,擴張快,可失去也很快。

今天,我們中國已經在歐亞大陸逐步進入戰略反攻,尤其是亞洲地區,中美近乎是攻守易勢。

後續大概率我們會不斷示好歐洲、經濟套牢歐洲,即便很難,我們也一定會這麽幹。

因爲,這將是美國最爲郁悶的!

接下去,就看特朗普上來後能不能主動跟北約說拜拜了。如果可以,那巨大的權力真空出現,將是中國重大地緣機遇。

所有的地緣經濟學都有一個共識,誰擁有對歐亞大陸的統治,誰就是世界級的霸主。

寇可往吾亦可往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