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甯:丈夫因誤診去世,提前退休有無奈,去世後讓兒子留遺憾

帥的飄飄然 2024-05-09 22:26:51

關注我,每天帶來名人感動的故事!

有這樣一句話:凡是有成就的人,離不開兩點,一是喜愛,二是刻苦。除了著迷和喜愛,隨之而來的就是刻苦努力。著迷是動力,努力就會有成果。

這句話彰顯著無數人的人生,其中就有著名配音演員劉廣甯,在她的人生中,就是這樣一個成長的過程。

劉廣甯是上海電影譯制廠配音演員,爲《絕唱》、《生死戀》、《尼羅河上的慘案》等影片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聲音形象,獲得過金鷹獎最佳女配音演員獎,備受觀衆尊重的老藝術家。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著名的老藝術家,爲何會提前退休,前往香港?2008年,丈夫不幸去世,將她推入了悲傷的深淵。2020年6月25日,劉廣甯因病不幸去世,享年81歲。她的離去,讓兩個兒子留下了一生的遺憾.............

01.

劉廣甯,1939年出生于中國香港的一個書香門第,祖父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曾是外交官。因爲當時環境的問題,一家人爲了能夠安穩的生活,也選擇遷居去了上海定居。

成長在書香門第的劉廣甯,也有著一口標准的普通話,語言的天賦,使得她上學後,也得到了老師的賞識,經常讓她在課上朗讀文章,加上家庭教育,這也讓她愛上了文學。

在當時,祖父和文藝界交流頗多,認識很多名人,如同梅蘭芳、劉海粟都與其有著密切的往來,文藝的熏陶,也讓劉廣甯耳濡目染。

因爲喜愛文學,這也使得劉廣甯喜歡看書,更是在家裏人的文學教育下,打下了紮實的文學語言基礎。爲此,在學校的她,也是大展身手,成爲了學校的學霸人物。

本以爲劉廣甯也會在文學界上有所建樹,可不料,在中學時期,劉廣甯卻愛上了電台的廣播劇、小說,更是迷上了譯制影片,那語言的魅力,仿佛時時刻刻都在沖擊著她。

1960年,高中畢業後的劉廣甯,聽到有人說上海電影譯制廠在招聘配音演員,這讓她很是開心和激動,便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封自薦信。她懷著期盼的心,等待著譯制廠的回信。

不久後,譯制廠真的給她回了信,邀請她來廠裏參加面試。從小就有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劉廣甯,也發揮了自身的優勢,成功的考入到了上海電影譯制廠,也讓她推開了一扇新世紀的大門。

在成爲著名配音演員之前,劉廣甯也曆經過諸多的艱辛和坎坷。劉廣甯配音的第一部影片,是保加利亞的《第一課》,這也是讓她印象深刻的第一課。

因爲剛做配音演員,這讓她站在錄音棚後,十分緊張,腦子也是一片空白,就連腿也是一直打哆嗦。別看她是老藝術家,但在剛進入到這個行業的時候,也會緊張、害怕。

所幸的是,身邊的老演員們,一直都在她旁邊加油鼓勵,給予她幫助,在老演員們的幫助下,才順利將第一部戲配音成功。

有了這一次的機會,這也讓劉廣甯邁出了第一步,再次站在錄音棚上的她,也一點點擺脫了緊張,配音事業走向正軌,成爲了一名專業的配音演員。

不過,剛開始的劉廣甯,因爲是新人,所以被邀約的戲份並不多,雖然戲份不多,但每次都會認真對待,而且每次她都會靜靜地待在錄音棚外,聽著老演員是怎麽配音的。

對照老演員的配音,想自己的不足,看看自己有什麽要加強的,一邊觀摩,一邊琢磨。哪怕是回到家,她還會回想起各種畫面,來增添自己的配音能力。

一直以來,劉廣甯都信奉一句話:“笨鳥先飛,勤奮總會有收獲”。就這樣,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劉廣甯的業務能力穩步增長,戲約也越來越多,在配音界站穩了腳跟。

02.

隨著戲約的增加,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努力,加上聲音好聽,所配音的角色都是溫柔善良、純潔天真的姑娘,這也讓大家記住了劉廣甯的聲音,尤其是在電影《天鵝湖》的配音,更是讓無數觀衆覺得“公主”的聲音是這麽動聽。

正是因爲這樣,劉廣甯的配音事業也邁入到了輝煌,先後爲《尼羅河上的慘案》、《生死戀》、《白衣少女》、《魂斷藍橋》等電影。

走入巅峰的劉廣甯,只要每次有她配音的電影上映後,都能收到觀衆的來信,在傳達室的桌子上,堆的滿滿的。

不過,這些贊揚信,不單單只有劉廣甯的,還有李梓等著名配音演員的。這些來信,除去贊揚,還有一些觀後感,甚至還有被劉廣甯影響,堅定了要走配音演員的道路。

對于一些來信,劉廣甯也會認真回信。有一次,她就給以爲女粉絲加油:想要成爲一名配音演員,首先要將精力放在學習上,等到高中畢業後再去考藝術院校,到時候再來考上海譯制廠,歡迎你來這裏,我們一起做同事。

然而在這輝煌的背後,劉廣甯除去堅持不懈的努力,還有知識的補充,只有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時刻讓自己“充滿電”,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將聲色更貼切實際。

還有作爲配音演員,一定要有感情。只有理解了角色,將感情投入進去,才能符合劇情。哪怕是嗓子喊啞了,也要將角色的心情展示出來。

有的時候,角色是多變的性格,劉廣甯也要將其展示出來,甚至要用聲音來形容人物內心的活動,這樣才能夠讓電影更加出彩。一部電影的成功,不單單要演員有精湛的演技,還要有配音等幕後工作的配合。

所以作爲一名配音演員,單靠一副好嗓子是不夠的,要有豐富的知識,隨時能將角色充滿感情色彩,才能用語言和聲音,塑造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盡管在配音界有著很大的名氣,但劉廣甯卻也有了不同的想法。當處于人生的不同階段,使命也不同。成爲母親後的她,將重心也慢慢轉移到了兩個孩子的身上。

爲了孩子有更好的發展,劉廣甯也只能無奈的選擇提前退休,離開熱愛的配音舞台,去了香港。不過,在那個時候,離開上海譯制廠,也有一些其他原因。

當時,第一代配音演員也逐漸退休,離開了配音的舞台,他們的退幕,也給廠裏的後輩影響很大,甚至于那種和諧的氛圍,統統被打破了。

沒有和諧的氛圍,這也使得劉廣甯不能正常發揮才能,有很多好的劇本和角色,都不能夠如約配音,這讓她的心情很是不好,加上孩子的發展,這也讓她選擇了離開。

03.

雖然離開了配音的舞台,去了香港後的劉廣甯,依然從事著語言相關的工作,在香港搞教學工作,推廣普通話。她的學生,有律師、醫生、護士、企業家等等......

爲了能夠讓普通話成爲國際流通的語言,劉廣甯很是認真對待,更是買了不少語言相關書籍,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讓每個學生都很敬佩。

爲此,劉廣甯在香港也有不小的名氣,經常被一些普通話比賽拉去擔任評委,甚至一些學校都會邀請她,去教導或是指導朗誦的活動。

而在這一切的背後,劉廣甯都要很感謝丈夫潘世炎,丈夫是她堅強的後盾。潘世炎比劉廣甯大5歲,熟練掌握各種樂器和舞蹈,曾是上海歌劇院管弦樂團的隊長。

劉廣甯和潘世炎是1963年結婚的,婚後不久就有了生下了兩個孩子。有孩子後,家庭也變得忙碌起來,爲了劉廣甯能夠在熱愛的配音事業發展,潘世炎主動承擔起了家務。

有一手好廚藝的潘世炎,讓劉廣甯回到家後,都能吃上一頓可口的飯菜。爲了不讓劉廣甯因爲家庭分心,潘世炎將精力轉移到了家庭上,除去工作以外,家務、教育孩子,他都包攬了。

當孩子們長大後,有了自己的事業後,在國外發展,這也讓劉廣甯夫婦想要回到上海。2008年,劉廣甯夫婦回到上海定居,准備在上海安享晚年。

可沒有料到,一場災難降臨,因爲潘世炎被誤診,導致他在短短的3個月就被病魔奪去了生命。丈夫的離去,將劉廣甯推入了悲傷的深淵,對她的打擊很大。

送別丈夫,劉廣甯陷入巨大的悲痛中,每天以淚洗面,精神有些恍惚。短短幾天,她仿佛蒼老了10歲。

爲了緩解劉廣甯的悲痛,兩個兒子在陪伴她身邊,將她接到國外生活,希望全新的生活環境能夠抹去母親的悲痛。

然而劉廣甯與丈夫感情太深,那些情和事,那些風雨歲月是無法忘懷的,所以她拒絕了。丈夫走了,劉廣甯的感情也空了。她在感情上心理上,依然依戀丈夫。

不但兩個兒子一直在安慰,引導她走出悲傷,還有諸多朋友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爲她介紹配音、語言相關的工作以及一些朗誦活動,就是想讓她盡快從悲痛的陰影中走出。

在親朋好友的熱心幫助下,劉廣甯也將淚和悲痛埋在心底,一個人堅強地生活著。爲了讓余生充實,她也繼續活躍在熱愛的事業上。

2020年,因爲疫情的緣故,這也讓她在上海獨居。在國外的孩子們想要回來看看她,都成爲了一種奢求。本來因爲年紀大了,劉廣甯的身體也不是很好,這也導致她有著不小的危險。

2020年6月25,劉廣甯被病魔奪去了生命,永遠的離開了人世間,享年81歲。因爲疫情的緣故,這也讓孩子們沒能見到她最後一面,這也成爲了兒子一生的遺憾。

所幸的是,上海譯制廠的同事、學生以及好友,爲劉廣甯處理了身後事。

雖然劉廣甯離開了人世間,但她的聲音成爲了電影界不可磨滅的印記...............

-END-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0 阅读:131

帥的飄飄然

簡介:娛樂領域的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