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M9“異”軍突起的背後是華爲更高的格局

小琦哥玩車 2024-01-19 16:05:24

繼M7以後,華爲智選車的又一力作,問界M9“異”軍突起,成爲業內焦點。

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問界M9被稱爲“1000萬內最好SUV”,上市僅一周,其銷量就突破了3萬輛,到底吃了誰的份額,也成爲了車界的一個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在華爲智選車總裁汪嚴旻的眼中並不算問題,在和他的對話中 ,汪嚴旻展現出更高的華爲格局。

以人爲本,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我們團隊正好發揮了我們的優勢,産品定義最核心的就是你要能洞察人性,因爲你定義的産品是三年後出來的,那你三年後要領先對手,那就需要團隊有很敏銳的洞察和分析。”汪嚴旻說。

對于用戶體驗的洞察和分析,體現在細節之處。

比如,問界M9上最受歡迎的功能是電動門,除了豪華還具備遠超主流水准的安全性,車門在打開的時候,它能清楚地感知到錐桶、石墩、高路肩等各種障礙物,發現障礙物的時候電機就會秒停,完全不用擔心車門會碰到物體。完美解決了過去電動門容易誤開,容易不動,或者有個東西一擋就停了這些問題。

還有每個座位還配備了獨立的充電口、杯托、手機槽和HUAWEI MagLink插口,這樣再也不用有無法充電的煩惱,都配備的是華爲快充,這些人性化的易用性的設計,確實也獲得了用戶的好評。

有時候,車企容易陷入一種宏大的設定中。比如,我是智能駕駛開城最多的,我是第一個800V平台。

但真正打動用戶的,可能並不是那些宏大的功能和設計,而是更懂用戶,相比之下,問界M9用智能化技術解決了易用性的問題,讓這些技術變成老百姓願意分享的,從體驗上做到極致的細節。

底盤領域投入研發 迎接傳統生態的智能化

對于一輛智能汽車來說,底盤域才是真正的執行器,只有打通底盤域才能實現真正的智能化。故此,華爲開發了途靈底盤。華爲的這套途靈底盤有著“先知先控”的優勢。

途靈底盤可以與華爲ADS 2.0智駕系統互相配合,通過192線激光雷達,擁有全場景道路預瞄的能力。每秒20次的掃描讓系統識別到前方路況,再通過懸架100次/秒實時調節,做到更平穩的駕乘體驗。

華爲深刻懂得:如果要實現真正的、未來的自動駕駛,真正要實現對車的全域控制,必須要在底盤上投入很多人力研究,打通多輪桎梏,才可以統一來控制這些東西。這是從現在傳統汽車走向未來智能汽車的必由之路。

做擅長的事情,優勢互補

大家都知道,在手機時代,華爲就不做屏幕、攝像頭、電池等硬件,而是發揮自己最核心的優勢。如果沒有優勢,垂直整合成本並不比專業供應商低,某些時候弊大于利,垂直整合並不代表高利潤。

華爲對一項技術、一款産品做與不做的標准是看壁壘,如果壁壘高,技術很容易被別人控制,或者這個技術點能帶來更多創新空間和能力,這種技術和零部件一定要想辦法去投入。反之,難度比較低、外部供應環境比較卷的技術沒有必要投入過多。

汪嚴旻表示,“不管是跟賽力斯也好、跟奇瑞也好,華爲主要投入到對産品的把握、智能化技術、産品定義,以及在品牌、零售渠道的優勢。”

雖然華爲很多技術都是自研的,但不會所有的都自己做。華爲主要投入到對産品的把握、智能化技術、産品定義,以及在品牌、零售渠道的優勢,並跟傳統的車廠進行互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多贏,一起共同在新的生態模式上前進。

未來,華爲會投入更多的研發精力,讓産品做的更好。不固步自封,不斷突破智能出行天花板。如此看來,M9搶了誰的份額,可能都不意外。華爲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就,更在于其背後的高瞻遠矚以及對正確原則的堅持不懈。

1 阅读:931
评论列表
  • 2024-01-24 11:25

    一大半利潤都被花爲拿走了

小琦哥玩車

簡介:聽我說車,圓你跑車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