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不要惦記有錢親戚的錢:舅舅身價百萬,我們四千元都借不到

愛月感感 2024-05-14 03:42:24

文章來源于生活,用第一人稱講述,更簡單直接。

在我八歲那年,媽媽問舅舅、大姨借錢,只收到兩只書包,就讓我明白了:親戚再有錢,也和我們沒有半毛錢關系,尤其是有錢的親戚,他們巴不得離我們遠遠的,哪怕是兄弟姐妹,也沒有例外。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變成有錢人。

當初我們老家鎮上大開發,家家都分了門面房,但是我們老房子有點偏,所以只分了一個門面,爸爸的其他兩兄弟都分了兩個,爸媽覺得,一個門面房,面積太小了,樓下門面不住人,樓上只能有兩個房間,客廳都沒有,根本不好住,所以還是想買一個。

但是門面房並不便宜,一個門面房,需要4000元,這下讓爸媽爲難了,畢竟他們在老家種地,手裏沒什麽錢。爺爺奶奶也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壓根拿不出來什麽錢。

但是媽媽的娘家,還是比較有錢的,外公是個手藝人,其他兄弟姐妹,還有幾個做生意的兄弟姐妹,她覺得借點錢並不是什麽難事。

媽媽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哥哥,也就是我的舅舅,他在市區做生意,生意做的很好,掙了不少錢,還有大姨,掙得比舅舅還多,可以說是舅舅生意上的師傅,想著問他們借點,到時候她和爸爸去市裏面打工,把借的錢給還了就行。

當時爸媽一起去找大姨和舅舅借錢,拎著家裏的土特産,被他們熱情的接待,但是一談到錢,大姨支支吾吾的訴說著自己做生意的不容易,不想借錢,但是礙于姐妹情面,給了媽媽一個主意:媽媽可以選擇去大姨家幫她帶孩子,一年給4000元,那就等于著4000元,給了媽媽是不用還的,需要在她家工作一年。

媽媽猶豫了,畢竟我和弟弟年紀不大,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她也舍不得和我們分開,所以她沒有同意。

她想著和舅舅關系比較好,舅舅多少能借點給她,然後她再找別的親戚湊湊,看看能不能湊到4000元。

沒想到舅舅和媽媽說:我沒錢,我給你家兩個孩子一人買了一個書包,我的錢都投在貨物上面了,壓根拿不出來。

媽媽心灰意冷的回了家,覺得很難過,畢竟感情這麽好,但是爲什麽一到借錢,就變成了陌路人。

但是一想到這個門面房,思來想去,最後還是答應了大姨的想法,大姨給了4000元,最終買下了這個門面。

結果媽媽去了大姨家,雖然是親姐妹,但是大姨家的孩子,卻當著大姨的面,喊媽媽是他們家的保姆,讓媽媽十分難過,差不多幹了兩年,媽媽就去了外地的工廠打工。

從那以後,媽媽和娘家兄弟姐妹之間,再也沒有了經濟上的往來,更不會去提借錢的事情,媽媽知道,即使他們再有錢,也不會借一分錢給我們家,因爲他們覺得,我們壓根還不起這筆錢。

所以,我們和媽媽娘家親戚的關系,一直屬于可有可無的存在,過年不用相互拜年,只是偶爾誰家辦喜事喪事會出席一下,其他時間,都是不見面,不聚集的。

現在,弟弟靠著自己的努力,也成了老板,大姨和舅舅的生意,因爲觀念的原因,開始走上了下坡路,所以大姨、舅舅和媽媽的聯系,變得越來越頻繁了,大姨不止一次的邀請媽媽去她家玩玩,都被媽媽婉拒了。

畢竟當初媽媽生病,醫院就在距離大姨家兩公裏的地方,但是她沒有打過一個電話,更沒有提出來看看,也讓媽媽徹底寒了心。

這樣讓我漸漸明白,親戚再有錢,其實和我們是沒有什麽關系的,大姨和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我的錢也是辛辛苦苦掙來的,所以我也舍不得花。

大姨雖然上千萬的資産,但是穿的永遠都是幾十塊錢的地攤貨,甚至女兒出嫁,都舍不得給錢陪嫁,更不要說借錢給我們了,我們作爲親戚,不要想著去沾有錢人的光,他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利益,你想到的是借了會早點還,他們想的永遠都是還不起怎麽辦?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距離,不惦記,才是最大的體面!

0 阅读:0

愛月感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