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冰》徐勵:高群書禦用演員,如今有張頌文護航,這回能否一飛沖天?

侃人吃瓜記 2024-03-05 20:25:57

你可以說《獵冰》算不上什麽精品佳劇,畢竟其豆瓣評分不足5分,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具備一股讓人瘋狂上頭的別樣魔力。

不是走什麽“高大上”的路線,故事也不複雜,更不見各類五花八門的元素堆砌,不能說嚴絲合縫,說它考究更是一種擡舉,這部劇處處都顯露出一種野性、原始與粗粝之感。

這導致了愛的人很愛,厭惡的人也很厭惡的兩極分化的極端爭議。

肉眼可見的“成本低廉”,《獵冰》用四個字來形容再恰當不過,它就是“放飛自我”,這個詞是隨處可見地貫穿其中,包括其中出場時間不長但都令人印象深刻的各個角色們。

大家好像都在以一種最稀疏平常的態度來做著對他們而言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所以作爲看客的我們,既感覺到一股撲面而來的荒誕不經感也常常在咂摸幾下欣然接受後甚至捕捉到了不少真實感和現實感。

就像阿龍這個角色。

他可以上一秒上演著“英雄救美”的戲碼,對冰冰死心塌地,宣誓著愛情的海枯石爛,也可以下一秒就禁不住生死對愛情的考驗,親手將初戀抛入大海。

甚至冰冰屍骨未寒,阿龍就能“化悲傷爲食欲”立即大快朵頤地享受美食起來。

這樣的情節太過荒誕,全然不見國産劇的老套路,並且一氣呵成,不留給觀衆任何反應與消化的時間。

令人直覺意料之外也感情理之中,讓人哭笑不得也領略到了人性的黑暗面。

與其說是愛情禁不住考驗,不如說人性禁不起考驗,如果沒有遇到巨大的難以抵擋的利益誘惑、沒有到達生死關頭,一個人就永遠不知道人性的最低處能下滑到哪兒。

所以人家說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

一個人不是扁平的,不是能單一地進行標簽化的,一個人是有很多面向的。

就像阿龍。

你剛信誓旦旦地覺得他是純愛戰神,但他可以搖身一變成了對愛人痛下殺手的劊子手,你正要覺得這個人狠厲冷漠到讓人膽寒,但緊接著做著“吃播”的他又回歸了人畜無害的模式。

只能說,黃宗偉的眼睛是尺,挑選阿龍當唯一的“小弟”,他真真是“慧眼識珠”,可以說,阿偉有著能把人用好的“伯樂”之姿。

沒被納入麾下之前,他是來自邊陲小鎮的一個沒有文化也沒見過什麽世面的遊手好閑的無業男青年。

阿龍像一張白紙一樣,單純淳樸是他的性格底色,沉默寡言,呆愣純粹,一下子就能讓人一眼看到底。

這樣的生瓜蛋子和菜鳥,一般人可能會棄如敝屣,但他卻正對了黃宗偉的胃口。

一方面,他是中叔的兒子,將他放在身邊可以有效牽制中叔而對其進行封口,另一方面,做著虧心事不免心性多疑也遭過背叛的黃宗偉需要一個能對他忠心耿耿,本性也純正的可控之人。

阿龍正中其下懷。

黃宗偉于他而言恐怕是和自己的老爹同等甚至超越老爹的地位,對這個帶領他闖出一番天地,在情義和金錢上都對其有厚待也富有領袖氣質的兄長,阿龍心悅誠服,投之以絕對的盲目的無限的崇拜、信任和忠誠。

而本就詭計多端的黃宗偉不需要會來事的精明手下,阿龍的單純、軸勁兒與不懂變通反而適配了阿偉的需求,好好調教一番很能爲其所用。

成果可見一斑:從始至終,阿偉讓他做什麽他就做什麽,視死如歸,即使違背本心也在所不辭。

單線性思考不會舉一反三的阿龍很輕而易舉地被黃宗偉洗了腦也被籠絡了人心。

所以阿龍呈現出了一種傻又不傻,正直又不正直的矛盾態勢。

似乎他在黃宗偉面前和在其他人面前遵運用的是兩套截然不同的認知系統。

助纣爲虐之外,阿龍重情重義,也義正詞嚴地勸告別人不做害人之事,甚至嫉惡如仇,呵護女性,對欺負弱小之事所不齒,其不時顯露的紳士作風在一衆宵小之輩裏尤其格格不入。

這個角色是具有多面性的,也因此能令觀衆印象深刻。

演員徐勵的表現可圈可點,呆愣感渾然天成,時時刻刻都能保持“有戲”,幾乎做到了日常化而沒有表演痕迹,這是他即使面孔生疏也依舊能讓人眼前一亮的關鍵。

不愧是高群書導演的“禦用演員”。

2014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如今三十多歲的徐勵的演藝生涯遠遠稱不上平步青雲,反而仕途多舛,畢竟他著實籍籍無名,《獵冰》之前,他在演藝圈基本屬于“查無此人”的狀態。

出道十年,徐勵所能攀上的角色幾乎清一色都出自于高群書或導演或監制的作品。

《三叉戟》裏的夏彪;

《刀尖》裏的程小驢;

《罪業搭檔》裏的和牛;

《國家行動》裏的錢凱;

《極速救援》裏的趙凱;

《她們的名字》裏的老白......

作品屈指可數、角色也大體上往十八番開外走,但依著高群書導演的鼎鼎大名,徐勵還是被外界冠上了“高群書禦用男演員”的美名。

不過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沒有高群書,他恐怕早就在這個圈子裏銷聲匿迹了。

“我何德何能說是跟導演合作,是高導一直在給我機會,他要是放棄我,沒喊我,我現在肯定不會再演戲了。”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高群書對徐勵有著知遇之恩。

不僅僅只是拘泥于給他一碗飯吃,更是身體力行也言傳身教地在表演上對徐勵進行了賦能。

“通過他,我深刻了解到,演戲最好的狀態就是你不覺得自己在演,忘掉機器,忘掉觀衆,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才能讓觀衆信服。”

《獵冰》裏的阿龍一角就是他厚積薄發的結果,是其久久爲功也锲而不舍地鑽研演技的證明。

兩個人之間的人際關系能實現長久地良性持續,靠的一定是雙向選擇,如果徐勵“坐吃山空”,不思進取,那他不會一直能接收到高群書抛出的橄榄枝。

放棄與逃避永遠是輕飄飄般地輕而易舉,堅持與面對才是沉重且叫人步履維艱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者行爲。

因爲不放棄,他熬了十年,所以徐勵得到了“阿龍”這個角色。

“我和阿龍都是比較軸的那種人,認准了一個事情就不罷休,做就完事了。”

這部劇不言而喻地簡陋——阿龍全程沒換過衣服,不管國內還是在境外都是一雙人字拖鞋走天下,甚至徐勵爲此還專門練就了“怎麽穿夾腳拖鞋快跑而不會把鞋跑丟”的“絕活兒”。

不過,這也歪打正著地成爲了角色的一個鮮明特征,一個深入人心的記憶點,反而引起了不少討論度,讓角色實現了出圈。

當然除了本人的用功之外,跟徐勵有著大量對手戲的張頌文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飾演阿龍最大的困難就是要讓自己能接住張頌文老師的戲,他真的非常非常厲害,我必須保持絕對專注,不能有一丁點的掉以輕心。”

開機前是他提前建議徐勵不要有健身痕迹,所以常年逼著自己每周五天去健身房的徐勵開始了心安理得也毫無負罪感的“擺爛”——兩個月沒有進行鍛煉。

拍戲中,收工後淩晨兩三點張頌文還會給他發消息與他討論複盤當天的戲,商量著如何改進兩人間的對手戲以做到盡善盡美。

劇裏張頌文靈機一動的很多即興發揮都助力了阿龍這個角色的“躍然紙上”和“力透熒屏”,比如其脫口而出所補充的“一線天”的內容。

“他是一個非常好的老師,很會引導演員的狀態,比如一場戲,他會給出不一樣的即興反應,我也會據此來調整我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我受益匪淺。”

對于有進取心的徐勵而言,遇上張頌文這樣爲對手演員著想也能帶動對手演員的資深演員是能讓他更上一層樓的幸事。

張頌文爲其保駕護航,徐勵能不能就此一飛沖天是不能下定論的,但“阿龍”這個角色將成爲他的一個代表角色是毋庸置疑的。

這對一個真正的演員來說,是比一夜成名、大紅大紫更值得慶幸的事情。

有的人快了卻慢了,有的人慢了卻快了,沒有什麽捷徑,徐勵一路走來很踏實。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0 阅读:865
评论列表
  • 2024-03-06 14:58

    阿龍這個角色演的的確很出彩[點贊][點贊]

  • 2024-03-06 21:06

    一件花襯衫一雙拖鞋,貫穿全劇,無論販毒多有錢,風格永不變[捂臉哭][捂臉哭][捂臉哭]

  • 2024-03-06 12:50

    穿著雙人字拖跑得還賊溜,沒誰了[笑著哭]

侃人吃瓜記

簡介:聊聊那些你感興趣的人和瓜,歡迎關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