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南巡至山東德州,術士色膽包天,竟敢攝魂太子寵妾

野狐奇談 2024-03-25 15:07:41

乾隆四年(1739年),十六歲的紀曉岚來到滄州東光縣,在未來老丈人馬永圖開辦的生雲精舍讀書。

當時執教的乃山東德州名士,時年已七十歲的宋清遠。老爺子學問贍富,可畢竟年歲已高,是以常讓已考取舉人功名的兒子宋弼代爲授課。

這父子二人跟紀曉岚甚爲投契,尤其是宋弼,雖然比紀曉岚大二十一歲,卻始終對他以友弟相稱,兩人因此也成爲終身的朋友。

乾隆十二年(1747年)八月,紀曉岚在奪得順天府鄉試解元之後,便赴京師備戰會試。而當時已經考取進士成爲翰林院編修,業已移居北京的宋弼家,自然成爲紀曉岚經常光顧之地。

在這裏,紀曉岚不僅都能見到住在兒子家安度晚年的恩師宋清遠,而且還結識了諸多德州名士,如田白岩、董元度等。大家常常湊在一塊,品著德州的羅酒,吃著樂陵的小棗,大談狐鬼故事。

在此期間,已年近八旬的宋清遠老爺子仍然精神矍铄,講了幾個自己親身經曆的故事,而其中尤讓人啧啧稱奇的,就是這篇《幻術》。

一:山姜先生,榮歸故裏

這件事發生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距今已近五十年了。因爲當時場面太過震撼,宋老爺子回憶的時候仍然宛在眼前。

那年正月,曾經主持江南學政,巡撫江甯(從二品)的田雯,從戶部侍郎任上稱病致仕,榮歸山東德州故裏。

田雯不僅是當朝名臣,政績彪炳,更是位文壇大家,時人稱之爲“山姜先生”。“山姜”就出自其所作的《移居詩》,其中有“雨淋屋塌堆瓦礫,牆腳殘立山姜花”之句。

回到家鄉後,田雯除了捐資助學、赈濟貧民,還常在自家的“山姜書屋”召集文人雅士,獎掖提攜家鄉士子。

山東德州:田雯紀念館

當時三十出頭的宋清遠已在德州嶄露頭角,自然都在邀請之列。而就在山姜書屋的某次雅集中,他親眼目睹了這樁匪夷所思之事。

二:惡客登門,擾人雅興

時值仲春,朱藤花開,田雯又邀請德州文士,共去他家會賞。

山姜書屋庭院中,一片姹紫嫣紅,大家席地而坐,據桌而飲,觥籌往來,詩詞唱和,本是懶困春光,陶然忘機,可惜,這番閑情逸致很快就被一陣擾攘打破。

朱藤花開

原來,這次文人雅集中,不知道怎麽混進來一個暴發戶,言辭粗鄙,喋喋不休,聽者無不掩面而逃。

放現在本也尋常,那些搞工程的老板,不都喜歡攀附圍獵地方官員?不然怎麽攬項目賺鈔票?對上眼了,再來個桑拿K歌一條龍,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惜這是幾百年前,爲官求官的都自诩文人士大夫,公衆場合至少還要點臉,所謂士農工商,商爲最末,就算想貪汙受賄,好歹也找個沒人的地方呀!

大家都是成年人,呵呵一笑離他遠點就是。可有個少年才子,看著這幕眼睛都在冒火。年輕人畢竟沉不住氣,終于忍不住跳出來,對其大聲怒斥,無外乎是有辱斯文,讓他哪涼快哪呆著去。

暴發戶自然不樂,老子住別墅、開大奔,左擁右抱,妥妥的社會成功人士,你除了會吟兩句酸詩,就連老子的一根腿毛都比不上,哪還輪得到你個毛頭小夥來說我?當即也毫不客氣地回擊。

這兩人越吵越凶,有個老儒想要息事甯人,下場勸解,結果兩邊誰也不給他面子,搞得老儒也是臉紅脖子粗,和事佬沒當成,似乎還被拉進了這趟渾水。

三:羽衣星冠,燃符三道

這邊三國混戰,鬧得人人側目,滿座不樂,就連田雯田老爺子似乎都被驚動,擡頭看了看,眉頭微皺。   

陪在田老爺子身邊的,個個都是德州地面上的大佬,在座的德州知府只能自稱學生晚輩,見田老爺子面露不虞之色,德州知府眼皮一跳,當即就要站起來去把這些貨擺平。

旁邊卻有一位羽衣星冠的中年道士,見此只是呵呵一笑,對諸人道:“大家稍安勿躁,不值得爲這點小事敗興。”

說罷,他對旁邊侍立的童子耳語一番。

這道士也不知道是何來路,見田老爺子對其颔首微笑,大家這才按捺下來,看他到底有何手段。

不一會,童子就取來一些筆墨紙硯。   

只見道士在紙上畫了三道符箓,畫好之後,他對著符箓念念有詞一番,隨即就將其一張一張焚燒。

四:旁若無人,醜態百出

這邊剛燒完,就聽此前的爭吵聲戛然而止,三個人突然一聲不吭的在院子裏來回走動,如此繞了三四個圈子。

隨後就見那暴發戶直奔院子東南角坐下來,在那自言自語。旁觀好奇者湊上去一聽,原來竟然是說自己的家事,好像他的妻妾就在眼前。

只見那暴發戶一會左顧右盼,好像要調解妻妾之間的爭吵;一會又勃然變色,好像妻妾都將矛頭對准了自己。

突然,他又勃然變色,自我辯解,過了一會,又好像被抓住了證據,辯無可辯,這暴發戶“噗通”一聲就跪倒在地,一邊不停叩頭,一邊指天發誓,說下次絕對不會再出去偷吃了。

至于那少年才子,就爬到西南角的花欄上,自顧在那唱著一首小曲,聽來是最近德州很火的《浣紗記》。

只見他翹著個蘭花指,自個給自個打著拍子,一會謙謝,一會嬉笑,流目送盼,妮妮軟語,那妖冶浪蕩的姿態,真是騷氣沖天。

看不出來方才這小夥子火氣那麽大,原來還有這等嗜好!

昆曲《浣紗記》舞台照

相形之下,還是那位老儒正常點。

只見他旁若無人地坐在一個石凳上,開始講起課來,講的乃是《孟子》裏面的《齊桓晉文之事章》,字剖句析條理分明。

講完一段,就開始在那指掠顧盼,好像下面坐著四五個學生,讓他們站起來回答問題。

老儒一會搖搖手說:“不是不是,非也非也”;一會突然怒睜雙目喝道:“你還不明白!”可能動了肝火,吼完學生,自己就開始幹咳不止,這邊還忍不住繼續教訓。

五:雕蟲小技,明皇覽月

見三人如此情狀,圍觀群衆又是驚駭,又是好笑,還有厚道人不忍他們繼續鬧笑話,想上前提醒,見此,道士走過來搖手示意道:“現在還不宜打攪他們,來來,我們繼續喝酒。”

席間大家哪還有心思吟詩作對,如此非常手段,又有誰能忍住好奇之心?紛紛圍著那位道士問東問西。

道士也不多言,只稱自己姓呂。至于問到這是何手段,呂道士更是擺擺手道:“雕蟲小技,不值一提。”

問得多了,呂道士這才稍加解釋道:“諸位可知唐明皇夜遊月宮的典故?凡愚之人以爲真有仙人廣寒,至于一些腐儒又以爲不過癡人說夢,二者不過都是井底之蛙。其實不過是道士葉法善、羅公遠之流的小手段而已。而當年,他們用的就是此符!”    

《唐明皇遊月宮》,民國周慕橋月份牌作品局部

大家聽了,一時不由更加神往。

直到杯盤狼藉,酒闌散場之時,呂道士又焚燒了三道符箓,先前那三位才停止了自己的行爲表演,在原地呆頭呆腦地坐著,好像失了魂一樣。

過了一會,三人才仿佛大夢初醒,恢複了點神智,不過卻都眉頭緊皺、惘然若失,似乎想努力回憶點什麽,卻怎麽也想不起來,總覺得不是什麽好事,最後只能紛紛向諸人致歉,說方才醉酒失態,不覺沉睡之類。

看他們現在一本正經的模樣,聯想方才的表演,大家都努力憋著笑,背過身一哄而散。

六:康熙南巡,人去樓空

此事過去後一年多,呂道士又鬧出個大新聞。

當時有位從京城來的貴人經過德州,前呼後擁,氣派非常,最讓人豔羨的是,其隨身帶著的一房小妾,長得國色天香,見者無不狂咽口水。

江湖傳聞,呂道士竟然色膽包天,在夜闌人靜之時,運用符法將小妾的魂魄從客棧給攝走了,至于幹了什麽,就不足爲外人道也。

結果小妾蘇醒之後,還記得夢中情境,急告貴人後,發德州滿城官兵前往緝捕。

小妾親自登車指示門戶路徑,結果呂道士住處早已人去樓空,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見過他了。   

至于那位貴人是誰呢?清代筆記都含糊其辭。不過呂道士出事的那段時間,根據《清史稿》以及《德縣志》記載,當時的德州發生了一樁大事。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康熙皇帝攜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祯、皇十三子胤祥等南巡,准備視察黃河工程,十月初四駐跸德州。

本來南巡隊伍准備第二天就開撥,結果太子胤礽突然說患了急病,無法繼續隨駕前行,康熙皇帝因此在德州多盤桓了幾日。

在此期間,康熙皇帝特意去看望了在德州的老臣田雯,並在田雯家的山姜書屋住了一晚,臨走還禦筆親書“寒綠堂”匾額賜予他。

山東德州田雯紀念館

如果你喜歡看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敬請關注:野狐奇談。

3 阅读:46
评论列表
  • 2024-03-26 20:40

    先生故事引人入勝![點贊][點贊][點贊]好長時間沒更新了!

    野狐奇談 回覆:
    謝謝老鐵喜歡!不過好長一段時間事情多,爲了混個肚飽,忙活工作去了。最近消停下來,又可以跟大家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