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南通禁止制作銷售紙錢,這是想幹嘛?

雜談世界 2024-03-29 07:11:22

援引央廣網南通3月27日消息,

近日,“南通禁止制造銷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一事,迅速登上熱搜榜引發網友熱議。

老百姓認爲在清明節前後下發這個文件就是想讓老百姓的祭祖傳統文化淡化或消失嗎?

負責人表示是從環保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方針來下發的這個通告,再說他們們是禁止銷售和生産,沒讓大家不去祭祖。

很多網友認爲:“既然都禁止銷售和生産了,那跟不讓用不是一樣嗎,從源頭禁止了,想用也沒有呀。

還有網友評論說,祭祖幾千年是文化,平常也不燒,就每年的幾個節日燒,跟汙染有什麽關系。

給逝去的先人燒點紙錢,是千百年的傳統,不應該一棍子打死說是封建迷信”“‘一刀切’似乎有些太不近人情了”“建議還是倡導爲主”……,再說汙染環境更是東拉西扯的一刀切,搞環保應該多規範規範好企業,他們才是汙染的大頭,不要只盯著老百姓那點兒事。

3月27日,記者來到南通南方市場,走訪了部分銷售冥幣紙錢的商家。任先生從事這個行業有六七個年頭了,他說,這個禁令如果實施下來,他就會失業,並且會有一批人失業。“清明祭祖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大家都通過不同形式來祭祖,這種‘一刀切’的禁令我不能理解。”

“這是市場的需要,我們才會賣這個東西。現在政府不讓弄了,我們又能怎麽辦?”另一家店鋪的商家張先生說。

3月27日,南通當地媒體刊發一條消息《市殡葬協會秘書長:提倡清明祭掃移風易俗》。文中,南通市殡葬協會萬志光秘書長說:“慎終懷遠、清明祭祀作爲傳統習俗,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重視和尊崇。文明、低碳、安全祭掃是時代進步的要求。近年來,多地因不當燒紙引發火情,且對環境也造成一定影響,教訓深刻。我相信,各地會尊重民風習俗,廣大民衆正常祭祖掃墓不會受到影響。”

民俗文化經過千年的演變更是多種多樣,大城市一般都是新式掃墓祭祖,比如送鮮花,但是廣大農村還是傳統的方式居多,但是隨著時間都推移,和社會文明的發展,傳統的方式已經慢慢的有所變化。所以倡導民衆往新形勢方法祭祖,需要慢慢引導,而不是一刀切了之。

部分內容援引央廣網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 阅读:32

雜談世界

簡介:聚焦社會,淺談社會,增漲知識,提高認知能力。